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抒情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说重,是因其语言精练、手法巧妙,对激发学生爱好语文、习得语言大有裨益;说难,是因其意境深远、笔法灵活多变,让学生一时难以掌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主要体现在对散文审美特质的把握上。散文的审美特质主要有三点:内容上有抒情性、结构上形散神聚、语言上富于文采。因此,散文教学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下面结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来谈谈抒情散文的教学,即诵读作品、分析结构、品味语言,在这儿称之为“三部曲”。  相似文献   

2.
幼儿散文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幼儿散文具有短小精练、内容生动形象、意境优美的特点。让幼儿学习一些简短的散文,可以唤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生活、大自然和文学作品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尤其是散文艺术化的语言,对幼儿语言的学习有着特别的意义。作品艺术的语言构成具有一般语言表达、理解不能达到的特点,可增强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能积极促进幼儿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散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1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乐意欣赏作品。2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培养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3理解作品内容,学习用…  相似文献   

3.
季羡林先生是学者散文家中对散文用情最深、用力最多的一位,其散文创作历经六十年而不辍。质朴单纯的个性造就其素朴的散文风格;其作品借助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和独特传奇的内容吸引读者,以真挚的情感表达感染读者;其文中丰厚的学养显示其学者散文特色。  相似文献   

4.
以散文教学带动记叙文写作利辛一中高玉翠初一学笠刚入学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写的记叙文像写流水帐,抓不住主要内容,语言贫乏,干巴巴的,写来写去,总离不开那儿句话。怎样拓开学生们的思路,让学生学会使用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呢?我反复思考,觉得以散文教学带动...  相似文献   

5.
研究何其芳的散文创作(尤其是《画梦录》),对当前及其以后的散文创作,意义深远。首先,何其芳对散文创作的态度,严谨、自觉;其次,其散文作品的内容,是作者心中眼里的真善美,有思想,有性情,同时,其散文作品的构思与表达,力避平庸和因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出令人钦佩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学欣赏的基本规律,根据散文的特点,提出散文教学要善于设置情景,引入意境。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总体思路,抓住文眼,理清文脉;从微观上进行必要的表现技巧分析和细致的语言品味。从而达到提高散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 ,差不多都是艺术精品 ,其语言精练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特别是抒情散文尤为突出。而散文所抒发的感情只有通过读 ,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所以 ,加强散文的朗读教学 ,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作品思想的感受 ,提高独立阅读欣赏的能力 ,又可使他们更好地领会作品的语言 ,提高运用艺术语言从事写作的能力。要读好一篇散文 ,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刘勰《文心雕龙》)任何一篇好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注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  相似文献   

8.
散文是一切文体的基础,诗有很多的暗示,散文明白如话;小说的人物对话是特色,散文则多自言自语的独自;散文家把作品直接呈现给读者,剧作家写成剧本.交给演员,由演员表演给读者看。散文,不论形式或内容,是最自由的文类,最不受限制、拘束。  相似文献   

9.
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以自读课文,新入选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这些散文,注意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这学习的任务不可谓不重。另一方面,《道士塔》作为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的精品,内容上是大题材、大场景、大主题;题材涉及文化遗产,场景横跨古今中外,主题切中民族悲剧。而文本形式上又别开生面,以诗化语言传情达意,以漫画笔法勾画人物,以对比手法切进事理。课文无疑是文质皆美,言警意深。如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自读课时内,面面俱到,只会是面面不到;如要让教师代学生深挖透析,于他们多半是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10.
赵丽宏是当代散文名家,《雨声》是他早期的作品。他这个时期的作品构思精巧.语言清纯,意境优美,抒情味较浓。在一次访谈中.他说:一篇优秀的散文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情、智、文。情就是要有真情实感,感情自然流露,不掩藏,不矫饰,不虚伪;智是指智慧的内涵,思考的深度:文则是语言的个性化表达,也即作者表现出的文风。《雨声》是他三十多年前的作品。我想,散文作品要经受时间的检验,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真情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1.
西方结构主义诗论认为,诗歌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系统违反,诗歌手法在总体上显出一种普遍的反常规特征。诗歌较散文所受语言限制较多,而诗歌语言的限制越多,它表达的内容越丰富。诗歌在语言上与散文有明显不同,这突出表现在散文中必不可少的虚词上。如“之”“乎”“者”“也”等,而诗中能省略的也不止于虚词。事实上一些通常字的大量精减,也丝毫不让人感到不方便和不自然,相反的却更集中、更灵活、更典型。这样一种省略,也就是对常规语言规律的违反,其结果怎样呢?是诗歌语言一方面更加整饬了、铿锵了;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为寻求现代散文的突破,他在散文创作中融入了诗的元素,形成了以诗为文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将诗的语言和结构用于散文创作中;二是大量使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三是坚持诗言志的理念,以丰富散文的题材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小品文概念的模糊,给小品文的研究带来了非科学性。小品文就其文体而言,指体制短小、形式自由、题材广泛、语言隽永、笔调闲适,文以自娱的散文作品;其精神内核是自娱性和闲适性。小品文当起源于西汉滑稽短文。晚唐小品不属于小品文范畴;现代散文中的“匕首”、“投枪”式小品文当属于杂文。  相似文献   

14.
优秀散文语言的美,能使作品内蕴的思想更加深邃,感情更加深挚,意境更加深远,因而给读者以强烈而鲜明的美感享受。本文拟从散文语言的特点、品尝的手段以及作品、作者用语言的独特个性等三方面,就如何分析散文的语言,谈谈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论述了老舍散文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上的特色,作者认为:老舍三十年代的散文虽基本上属于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之流,但也有时代的折光;随着老舍思想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后他的散文创作,由表现“自我”演变为以反映大众的、民族的斗争生活为主的“社会的”、“时代的”记录。在艺术表现上,老舍的散文抒真情,写真性;体物入微,微中见大;诙谐幽默;语言朴素简练。在现代散文中,老舍的散文可称得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刘敞是江西古代散文史上有成就但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作家。其散文体式多样,内容丰赡,涉及面广,思想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是北宋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散文的基本特征有四:见博识高,长于议论;征引广博,说明力强;巧于谋篇,曲折多姿;言简理畅,片语破的。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7.
<正>翻译中国古典诗词和翻译散文一样,首先必须吃透原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忠实地把原诗的意思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还须注意遵循归宿语言的语言规律,使译文与归宿语言的作品相比,尽管有某些异国色彩,但就语言而言却和外文作品一样规范,也就是说,译成外文的中国诗词,其外文应是地道的外文而不是中国式的外文。其次,译诗和译散文不同,译  相似文献   

18.
散文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较多的一种文体。它一般篇幅短小,行文飘逸,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拘一格。它往往以其生命激情和优美的语言魅力深深打动读者,陶冶着读者的心灵。散文教学应抓住散文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散文中感受散文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怀美。  相似文献   

19.
【考查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范围,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以及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课程标准要求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因此对语言运用的考查,重点不是对概念和术语的识记或解释,而应从品味和运用语言的角度考查语法、修辞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宋洁 《小学语文》2014,(6):57-59
赵丽宏的散文清新而有诗意,晓畅而又耐人寻味,语言优美,细腻而不琐碎,清新却不晦涩,婉转多情却又明白晓畅,非常适合青少年『蒯渎、学习积累。他的散文作品先后有十余篇被选人各个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