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经有蛮长一段时间了,在档案界,"征集"一词满天飞.前往他省他市他区的,奔赴台湾香港日本的,远征西欧北美俄罗斯的,征集"达人"的足迹写满蓝天白云,密集得简直让人目不暇接.在许多国家级、省市级会议上,甚至专题研讨会上,"征集"已成当令热词,在一些同行的嘴皮子上,脱口秀似的信口而出,满桌子跑马.一些档案专业报刊也是不甘寂寞,大力鼓噪,跟风喝彩,让"征集"一说(臆说?)扯开篷帆,乘势招摇.一时间,众声喧哗,好不热闹.让外界、让行政区划内的主管领导,让许多不了解内情的人,信以为真,艳羡不已,误以为咱们档案界当真从全国、全世界搬回来不知多少好东西呢.  相似文献   

2.
已经有蛮长一段时间了,在档案界,"征集"一词满天飞.前往他省他市他区的,奔赴台湾香港日本的,远征西欧北美俄罗斯的,征集"达人"的足迹遍布蓝天白云,密集得简直让人目不暇接.在许多国家级、省市级会议上,甚至专题研讨会上"征集"已成当令热词,在一些同行的嘴皮子上,脱口秀似地信口而出,满桌子跑马.一些档案专业报刊也是不甘寂寞,大力鼓噪,跟风喝彩,让"征集"一说(臆说?)扯开篷帆,乘势招摇.一时间,众声喧哗,好不热闹.让外界、让行政区划内的主管领导,让许多不了解内情的人,信以为真,艳羡不已,误以为咱们档案界当真从全国、全世界搬回来不知多少好东西呢.  相似文献   

3.
面对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我国网民迅猛增加,"政府上网"紧锣密鼓地进行,一些档案界的开拓者也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兰台网站.但仍有许多档案馆对于上网顾虑重重、举棋不定、裹足不前,主要原因是担心档案上网危及档案安全.档案上网有必要吗?  相似文献   

4.
老马 《北京档案》2002,(7):40-41
在档案部门经常听到"没钱"的叫喊声,你要他开展活动吗?"没钱";你要他订阅刊物吗?"没钱";你要他上等级吗,还是"没钱";你若再问他,为什么工作上不去,他自然仍是那句话,"没钱".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钱"二字竟成了某些档案人用来挡"兵"的"将",用来挡"水"的"土",实在叫人可悲可叹.不过听多了,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5.
1 档案工作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教学轻档案工作"的现象.在进人上,学校对教学人才是不惜代价,"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对档案岗位的要求则是"有人干就行",至于水平高低则在其次了.在用人上,学校经常要对教师进行考核测评,"优者上,劣者下",把真正优秀的人才放在教师岗位上;而档案岗位工作人员无论能力大小、工作好坏则是"终身制".其结果是高校档案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远低于高校教师,直接影响了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他既是我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言论界的骄子",又是我国近代学术巨匠.其关切时代脉搏,"笔锋常带感情"的风格,曾为无数知识分子所倾慕,连胡适这样的通才巨才也一度"望之若在云端".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矣!治近代学术者,无论哲学、史学、文学等等,不可不谈梁启超.治档案学者,我们也惊喜地发现,他是目前所见记载近代最早从海外抄录档案文献的先贤,而且在<中国历史研究法>等著述中还有不少关于档案的议论.这些议论不仅作为"治史所持之器"的重要内容在其"新史学"的方法论中颇值得重视,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档案工作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档案文化"一词在档案界很流行,应该居于档案界的"高频词语"之首.以CNKI为检索平台,将"档案文化"分别按照主题、关键词的检索方式,对2006年至2016年的文献发表情况进行检索后得知,论文总计达到3420篇,其中2012年达到731篇,再加上档案网站和行政文件,"档案文化"一词出现的频率就更高.  相似文献   

8.
在档案界有这样一个人:他寒来暑往,呕心沥血,在从事档案征集工作的38年来,用足迹丈量了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征集和接收了83万余份军事档案,被称为“军档收集第一人”;他老有所为,恪尽职守,虽身患癌症却一直奋斗在中美军事档案合作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9.
提起吴永发,在阜新市及辽宁档案界,许多人会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因为他所在的阜新县档案馆,是建国五十多年来,在辽宁档案界第一个被省政府和国家劳动人事部、国家档案局命名的先进集体.而他,是这个集体的带头人,被同志们誉为"头雁".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丹阳市档案局"越界"征集档案资源取得喜人成绩。一是"越国界"。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征集了孙、汪、沈氏等谱牒档案,26卷计2200多页,有效地丰富了馆藏。二是"越行界"。完成了历时2年的征集丹棉集团档案工作,接收原丹棉集团档案2000余卷件。跨越了企业和机关单位之间的行界。为国家和改制工人妥善存留了宝贵的档案信息。三是"越部门界"。  相似文献   

11.
有次坐车路过省档案馆,开车的师傅大概把笔者当成外地人,特别介绍说,"这是省档案馆,里头大得很,咱们的档案全在里头."笔者装模作样地"唔"了一声.他所说"咱们的档案",指的就是记载个人一生的人事档案.其实,有不少人都同这位师傅一样,他们也把人事档案看作是"个人档案".  相似文献   

12.
档案征集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复杂而艰巨,完全依靠档案馆自身的努力,往往效果有限,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笔者认为,"借力"开展档案征集工作,是现阶段拓宽档案征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如何做好档案工作、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受到档案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常州市档案馆围绕红色档案工作,在积极征集收集、助力党史研究、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展览展示、加强资源整合、挖掘档案价值、丰富叙事方式、开发文创精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体现了新文科背景下的"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王超 《兰台世界》2005,(14):10-12
近年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对于我们档案工作者来说,"办公自动化"、"E-mail"、"虚拟"等新鲜词汇的背后,带来的可能就是"没归档"、"泄密"、"数据无法读出"等让人追悔莫及的事.一次一次的教训提示人们,"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在网络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档案工作者为此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延庆县档案馆征集到一份非常珍贵的档案,一页留有雷锋同志亲笔赠言的纸片,上面写着:"王茂春同志:愿您作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您作温室中的弱苗.战友雷锋6015/12".日记页显然曾经用作他途,页面上有一些被擦掉的字迹,由于岁月的侵蚀,纸张有些发黄变脆,但仍可以看出雷锋独特的字体和有力的笔锋.  相似文献   

16.
在档案界,人们对滕固这位先辈档案学者既熟悉又陌生.说对他熟悉,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在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中心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中,滕固作为行政界知名人士,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整理处副处长,积极致力于档案工作改革,为中国早期档案学思想的形成作出了贡献.说对他陌生,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材料,我们对滕固的生平了解甚少,多年以来他基本是作为一个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中的符号性人物出现.最近,笔者在读书中获得一些有关滕固生平事迹的材料,这些资料不仅让我们充实了对这位档案界前辈学人的认识,而且令人深为感慨:一个搞艺术的留洋人士,在档案学史上流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是很发人深省的.本文将滕固先生的这些在档案界比较陌生的经历和贡献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与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7.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红安县档案局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实际,做到早计划、早安排,确定开展"八个一"的系列活动: 1、开展一次专题档案征集活动.已通过多种形式发布档案征集公告.重点征集反映红安建国6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成就的照片、实物等特色档案资料.以国庆60周年为契机,着手实施红安60年"记忆工程".  相似文献   

18.
论文新作     
李馆长坐在电脑前,正为完成一篇论文而苦苦思索.该起个什么题目呢?他想说的是技术职称贬值问题,因为时下社会上谁也瞧不起"研究馆员"这个职称.他也想凭这篇论文换个"信息分检师",这是当今档案界最时髦的超高级职称.搜肠刮肚之际,忽然想到小儿子使用的"写作助手"程序,顺手打开,"您想写点什么?"一个清脆的声音."档案问题",馆长回答."请写第一个字",馆长刚打出一个"制"字,助手就打出一个"约"字.他接着又打出一个"档"字,助手就打出一串:"案事业发展的三大要素".李馆长高兴了,又点了一下"提纲",助手便打出"人的素质问题""经费短缺问题""设备老化问题".妙!正说到心坎上.按动"继续"键,一篇8000字的论文顷刻完成.馆长从头至尾一读,还真是文从字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为了给论文加点"分量",他又抄了几段<人民日报>加上去.明天早上送职称中心,馆长长长呼了一口气,喊了一声"冲澡!"哼着小曲,进了卫生间.  相似文献   

19.
他,足迹遍布全国,亲手征集和接收军事档案83万余件,为建设我军档案资源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深入探索档案工作特点规律,在形成军队档案收集工作制度规范上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被誉为"军档收集第一人";他,身患绝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档案界的许多同仁对怎样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进行了若干大胆的探索、尝试,极大地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但是,也出现某些偏差和错误,走入"怪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