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1927年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和《背影》一起被誉为朱自清散文中的"双壁"。如果说《背影》通过淳朴的叙事,以美德与真情激动着千万读者的心,那么《荷塘月色》则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带给读者是一种美的享受。《荷塘月色》是学生进入高三以来第一篇学习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初中学习过朱自清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在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的写景中运用了许多比喻,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淡淡月色中荷塘上许多美丽的景物,又营造了浓郁的诗的意境,无不把读者的思绪带入了一个理想的、美的“另一世界”里。辨析比喻在《荷塘月色》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可以得出两点认识,一是运用比喻能够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二是运用比喻能够营造出浓郁的诗的意境。发现并掌握比喻的这些规律,将有助于更好地欣赏作品和理解作者。  相似文献   

3.
《荷塘月色》和《绿》是朱自清先生的两篇著名的写景散文.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体会朱自清先生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理解和学习景物描写的手法和语言上.当然,景以孕情,研究景物描写不可能不涉及景物描写的意义与旨趣,因此,除让学生熟读课文,背诵写景的几个段落,自然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外,在必要时对这两篇散文的写作背景与动机还应作适当的交待介绍。《荷塘月色》导读步骤:拟导语——创设意境  相似文献   

4.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意境之美、绘画之美、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5.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意境之美、绘画之美、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6.
【教学思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中的第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多次公开执教这篇课文,我很清楚这篇经典之经典的课文的分量。以往几次的教学都是把景物描写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手法和技巧,进而学会能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文中的写景艺术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文章描写了月下的荷塘如画如歌,荷塘  相似文献   

8.
比喻是一种很好的写景抒情的艺术方法 ,它依赖于丰富的想象来实现。朱自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绮丽、细腻。这与作者对景物的细致观察、独特的内心感受、丰富的想象以及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由于精妙的比喻 ,朱自清笔下的景物充满诗的情韵、诗的意境、诗的凝炼  相似文献   

9.
《荷塘月色》与《我的空中楼阁》在艺术表现上有不少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处。现就两文在感情基调、写景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一.写情抒情基调各异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两篇散文的共同点。两位名家都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景物,抒发不满现实社会,向往超然物外的自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以隽永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美好的语言,将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光描绘的淋漓尽致。而在这素雅、朦胧、静美的景中蕴含着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感情如山中的雾霭缭绕盘桓在荷香月色中,景物如仙葩玉露沐浴在淡淡的情感中,情与景达到高度融合,艺术地再现了身处黑暗中的作者的矛盾的内心世界,本文试从文章的感情基调与艺术成就两方面谈谈《荷塘月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荷塘月色》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本文从散文的诗意这一角度,把《荷塘月色》所描写的诗的意境与三首唐诗的相似意境对比融合,品味名篇与名句相得益彰的浓郁诗意。  相似文献   

12.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名散家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七年的一篇抒情散。一直以来,人们阅读它,赞扬它,无不为它神妙的境界和优美的字所折服。对于《荷塘月色》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六七十年代,以余荩、吴周、马焯荣、张白山等论为代表,以为它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优美的抒情散,论们从艺术构思的精美、景物描写的情致以及巧妙的抒情艺术等方面来论说朱自清散艺术的精湛。八九十年代,论们多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眼入手,寻求作“不宁静”的根源,以为是对人生的感伤或是对国事的忧虑。“人生感伤”说如刘勇民、孙绍振等分析说朱自清当时正处在家庭困苦、父子矛盾的时期,从而肯定“《荷塘月色》的苦闷不是政治性,  相似文献   

13.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叠音词描绘自然景物形态、色彩、线条、光线、质感,构成一种绘画美,表现了作者用文字绘画所特有的散文语言的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写景散文《荷塘月色》的发表为现当代散文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荷塘月色》从意脉结构、修辞语言、意境创造三方面,树立起新的范式和榜样,铸就了其独特的文学品格和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的散文以其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以及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荷塘月色》是他的经典美文,备受读者喜爱,其中的景物描写细腻传神,技巧精湛。对它进行细致地分析,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大致说来,《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名篇,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文。不论是写景营造环境的静、雅、美,描写手段的多样,修辞手法的新奇,抑或是情感抒发的委婉深挚,这篇文章都具有很高的学习鉴赏价值。在多次授课的过程中,《荷塘月色》给笔者愈加强烈的感受在于其"一动一静,化而为工;写景写情,趋于造境"。抓住动静,不论是造句、炼字,还是情景之变化也便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该文是一篇情调别致的抒情散文。作者缘情写景,借景抒情,深沉而又含蓄。忧情愁绪倾注于笔端,美好的希望融会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之中。作者笔下的荷花柳叶识人语,月光小径皆有情,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大师,在古代游记文学的开创上,他杰出的游记散文,占重要历史地位。今天来分析总结他的成功之道,对创造写景散文的意境,仍有借鉴意义。 (一) 人们喜爱柳宗元《永州八记》的景物描写,原因之一就是他写得自然,不显人工雕饰的痕迹,并且能寓情于景,把情与景融为一体,达到了天然浑成的境地。请看《钴鉧潭西小丘记》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抒写内心愁绪和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寻求排解忧愁的散文名篇。其感情是真挚动人的,其文笔是精致优美的。朱自清先生说,写景,就是“以文字作画”(《山野缀拾》)。即写景是用文字像绘画一样将所写之景物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有声、有色、有情、有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给人以美的熏染和感动。因此,在创作中,他经常很精细地用造型性强的语言营构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思绪,可谓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荷塘月色》可谓是“以文字作画”的写景艺术典范。1.清幽的画面基调与苦闷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20.
王静 《衡水师专学报》1999,1(1):112-113
本就朱自清的优秀散《绿》《荷塘月色》的写景特点谈一些粗浅的体会。章着重分析了作个人经历、道德修养及时代特色对景语的影响限制,具体赏析两篇散不同的语言特点、景物风格及表现出的作的不同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