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勇 《教师》2010,(35):79-79
一元二次不等式作为高中不等式章节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概念和解集、解法等内容是本节知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通过讲解、列表、对比等方法,向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还通过解答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向学生揭示了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含有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绝对值不等式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进一步熟悉集合知识的应用及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教材的设计是“化陌生为熟悉”的思想,通过对“三个一次”的研究,即对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图象和根的探究,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得出有别于用代数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去研究探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进而对“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研究,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相应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从图象上观察读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再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可以简称为图象法.应该说“三个一次”是引子是预备知识,“三个二次”的相互联系和转化才是关键,是研究的核心.(3)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难点是解集的确定.(4)教参书安排了一个课时,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通常要三个课时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2考情分析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一是以集合为背景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是对所含参数的讨论一并考查“三个二次”的知识;三是与其他知识综合交汇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3学情分析这...  相似文献   

3.
正一、内容及目标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该内容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之后进行的,因此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关内容是以类似和相近的学习经验为基础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进行类比,感受类比、化归的思想.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学习为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奠定了很好的认知基础,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学习经验,则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供了方法储备.教学中应关注  相似文献   

4.
讲授高中数学第三册第二章《不等式的性质和证明》之前,我用了四课时,将学生在初中和高一所学不等式的有关知识作了较为系统的复习,特别是对不等式的解法,引导学生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适当的给予了加深和提高,使学生正确、牢固地掌握了各类不等式的解法,因而至少是在解不等式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我的作法是:先让学生回顾了以前所学有关不等式的概念及下列不等式的解法,即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  相似文献   

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教科书中主要介绍了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等.中考时考查的知识点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确定不等式组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和不等式型应用题。其中利用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题越来越多,请同学们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走进中考知识点 本专题内容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包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解法以及实际应用.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的考查,近年考试主要集中在对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考查.其中的考查热点为:  相似文献   

7.
一、把握知识要点1.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解法①要理解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会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②会解绝对值不等式,能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求解.3.简单的线性规划4.均值定理掌握均值不等式的证明过程;能够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能利用均值不等式解答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节课都是在前面已学过的内容的基础上引伸出一个或几个新问题。教师在讲课时要突出新的知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节,现行课本上有三个例题。若按书上的顺序去讲,就要解六个一元一次不等式例题。要在一堂课时间内讲完这三个例题和有关内容,势必灌得多,也冲淡了对公共解处理的讲解。我觉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早已被  相似文献   

9.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与相对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联系紧密,是不等式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涉及到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经常需要分类讨论,更是需要大家仔细处理,以避免解答的疏漏.  相似文献   

10.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这节教材是在学完一元二次函数以后出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实质上可看成是二次函数的一部份,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或全体与部份的关系。这就有可能直接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去探究和发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也就是说,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知识纳入到二次函数的同一结构之中,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的这种内在结构,由旧知去发现新知,同  相似文献   

11.
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不等式解法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本文通过一道例题的变式,对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进行归纳、探讨,供同仁们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中专数学基础模块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学习其他不等式的基础,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性质又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熟练地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的意义和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3.
一元二次不等式最直观的解法莫过于结合相应的二次函数求解.但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研究略有难度,特别是与其相关的知识交汇命题,学生普遍感觉较难,主要是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欠佳.本文针对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进行变式训练,涉及零点、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存在性问题、单调性、最值、定义域与值域等,以求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进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 教学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通过以体  相似文献   

15.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是高中数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学数学的一个基础和工具.由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二次函数联系紧密,而二次函数又是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很多学生对此学习表现出困惑.这里,笔者结合教学中有关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也是学生困惑的问题)作一点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段以下是高一一位教师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一课,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执教者先引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师: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如何?我们可以考察一元一次方程2x-6=0、一次函数y=2x-6和一元一次不等式2x-6>0.学生:方程的根是3,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不等式的解集是{x|x>3}.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不等式应用的极度广泛性,所以不等式成为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解不等式则贯穿在数学解题的始终,所以解不等式能力的强弱,基本决定了学生数学成绩的优劣.因为一切解不等式的问题最后都要化成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分式不等式或绝对值不等式,所以目前高中教材中对以上3种不等式的解法要求较高.下面我们就归纳出它们的解法,使同学们能够快速而又准确地解出不等式.  相似文献   

18.
陈爱群 《初中生》2007,(21):33-3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考试中的难度不大,但容易失分.常考的内容主要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应用.下面就近几年来出现的相关题型进行归类.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2007,(Z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考试中的难度不大,但容易失分.常考的内容主要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应用.下面就近几年来出现的相关题型进行归类.  相似文献   

20.
一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关系很密切,近年它们联合在一起的试题在各类考试中频繁出现,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通过例题讲解说明这类题的解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