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潞城方言属于晋方言上党片的潞州小片。在潞城方言中,完成体表示动作或事件在某个参照时间已经完结或产生了某种结果,常用体标记有“喽1[1 u]”、“啦[la]”、“下[c?]”、“将[tciaη]”。  相似文献   

2.
《百喻经》是中古时期口语色彩较浓的佛经故事集.其中的完成体标记系统包括4类成员;完成体副词、完成体语气词、完成体动词和完成体助词。在细致描写的基础上.结合完成体标记的发展情况对各个完成体标记成员“既”、“已”、“矣”、“耳”、“竞”、“讫”、“得”、“却”等进行溯源厦流的探讨.可以归纳出备类标记体成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关于时体标记“了”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完毕”义动词“了”、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关于时体标记“着”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附着、放置”义动词“着”和表持续的“着”、表进行的“着”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演变关系。汉语史的事实表明,“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1”以后进而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2”,但汉语中尚无充足的证据表明完成体标记“了2”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附着、放置”义的动词“著”同时虚化为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但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后两者之间存在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4.
澄海话的进行体和持续体所使用的情貌词相同,区分的标准是看情貌词的具体位置。当情貌词在动词前时,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当情貌词在动词后时,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进行体搭配的动词是动态动词,持续体搭配的动词是状态动词。澄海话进行体和持续体的情貌词是由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演变而来的。但还没成为真正成熟的体标记。  相似文献   

5.
汉语语法中的“体”多是通过专门表示各种“体”的形态标志来表示的。在对助词“了”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助词“了”与完成体之间有一种对立关系,它可以被称为完成体的体标记。  相似文献   

6.
荔浦方言的"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荔浦方言中,“着”的语义和用法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它主要用作完成体标记,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行为、状态的完成或实现。同时,“着”又可表“经历”义。在同一个上下语境中,“着”的语法意义有时难以分清,可以作多种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所谓体成份 ,即为标记体意义的成份。湖北英山方言中的“倒”,用于动词后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结果的持续存在。本文从“倒”构成的相关句式入手 ,提示其涵盖的语法意义 ,并对其使用条件、适用的语境等作初步的描写分析。“倒”用法灵活 ,还可和其它辅助性体成份 (如“在这里 /那里”、“在”)配合作用 ,它们共同承担着普通话“着”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7,(9):73-77
赣语吉安横江话有两个完成体标记(体助词):"哩"和"刮"。"哩"是横江话中最常用,也是使用最广的完成体标记。"刮"作为完成体标记只出现在后续的宾语或补语有数量或程度量的句子中,一些表结果的"刮"也可以算是完成体标记或表完成的准体标记,"刮"作为完成体标记的同时还是一个主观大量标记。另外,横江话"刮"与"哩"已经出现合并成双音节完成体标记"刮哩"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体”是英语动词非常重要的一个语法范畴,动词进行体除了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意义和功能。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指出进行体的各种意义和用法构成一个原型范畴,具有原型范畴的特点。对进行体用法进行原型化分析,有助于认清各种用法背后所隐藏的认知规律,弄清各用法之间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10.
由时间一维性原则出发考察“着”、“了”、“过”等体标记的同现。体标记助词“着”、“了”、“过”等虽不与具体的绝对时间挂钩,但其表示的动态要在时间过程中体现出来,因而指示动作行为的相对时间,映射句子的语义结构,制约句子的语序表达。体标记的同现是有条件的。多个不同性质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具有有序性。居于语义表达中心地位的动词(结构)是限定动词(结构),通常位于多动词句的末尾。表达伴随状态意义的动词(结构)是非限定动词(结构)。如果多动词句的两个或多个动词(结构)都是限定动词(结构),则是汉语里典型的连谓句。  相似文献   

11.
汉、英完成体标记“有”与HAVE之语法化对比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往研究对汉语口语中业已形成的新兴完成体标记“有”和英语完成体标记have各自的语法化过程、机制和动因关注不够。若从共时层面的语用特点分析入手,能较为合理、全面地勾勒出“有”和have作为体标记的语法化全貌,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语法化进行对比考察,揭示其中蕴含的语用动因。  相似文献   

12.
英语动词进行体除了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之外,还有许多特殊意义和用法。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分析英语动词进行体的多义性,进行体的各种意义构成了一个原型范畴,具有原型效应。隐喻化是进行体多义性的拓展途径,而图形背景理论则解释了进行体的过程性实质。对进行体进行认知语言学分析,有助于理清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3.
人际间的交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一是通过言语行为,二是通过体态语行为。体态语主要是指手势语、身势语、体距和接触行为等。正如David Abercrombie所指出的,“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一般说来.在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冲突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后者。比如某人在言语上夸奖另一人,但一边讲一边摇头。  相似文献   

14.
杨洪艳 《考试周刊》2012,(39):13-14
Langacker认知语法体系中的“发展动力模式”,“参照点”和认知构式理论等理论可以用于对情态动词“要”的解释。“要”既可做根情态,又可做认识情态。情态动词包含的描述场可以由其后的主动词具体化。“要”作为表达义务的根情态.可以与其他根情态连用。“要”所表达的否定概念通过“不”和”“没”实现:“不”可否定情态本身或者其后表达的行为或事件.否定主动词所表达的未来的行为或事件;“没”不能对情态本身做出否定,只能对情态其后主动词所表达的已发生行为或者事件否定。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中以下四种不同的行为体现进行了分析:现实主义的行为体现,即“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从属于国家行为体”;新自由主义的行为体观,即“国家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行为体,其他非国家行为体也发挥作用”;建构主义的行为体观,即“国家是主要行为体,但由文化建构”;“否定主权国家行为体,推崇非国家行为体”的极端的行为体观。笔者认为,对行为体观的多种理论范式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体。  相似文献   

16.
进行体构式表示特定时刻持续进行的活动或进展中的事件,能通过识解将各类动词压制成一致.进行体要么凸显各类动词的动态性中间过程或预备阶段,要么将动词所表示的事件通过总体扫描识解为整体,然后将一个个整体通过顺序扫描识解为过程,从而容纳各类动词.事件结构是进行体构式对词汇体压制的基础,而认知语法的详略度、凸显和扫描揭示了进行体构式对词汇体压制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杨卓 《现代语文》2009,(8):55-58
现代汉语被动句包括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在篇章语义特征和句法语义特征方面均有不同.有标记被动句负载新信息的能力和及物性一般高于意念被动句.叙事语体中的前景和背景在篇章语义特征和句法语义特征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即前景负载新信息的能力和及物性一般高于背景.本文重点考察了现代汉语被动句在叙事语体中的分布,采用了语篇分析的方法统计了有标记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在前景和背景中的分布.得出了叙事语体中前景和背景与现代汉语被动句分布之间的规律:有标记被动句的分布和前景正相关,意念被动句的分布则和背景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河南永城方言的进行体助词"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永城方言的进行体助词“来”,一般用在问答句中,处在句末的位置,表示现在进行的动作行为或过去某一时间进行的动作行为。  相似文献   

19.
樟树位于江西中部,属宜春辖区。樟树方言是赣语宜浏片的代表方言之一,使用人口约60万。本文运用历时比较和共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对樟树方言的体系统和各类体标记进行简单地描写、分析。将樟树方言的体分为动态和事态两种范畴。动态有完成体、经验体、完整体、持续体、进行体、起始体、反复体,体标记分别是"过_1""过_2""过来""哩""倒_1""得""倒_2""在""在+地点指示词""起来""过_3""V一下V一下""V来V去"。事态有将然态和曾然态两种,体标记分别是"来哩""来"。  相似文献   

20.
古今汉语的体系统分属综合式和分析式两种语言类型,先秦汉语的体意义主要隐含在动词情状之中,体意义到近代汉语才由体标记呈现出来。先秦的“矣”“方”等小品词的体标记地位不能得到当时语料的普遍证明,故不是当时主要的体表达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