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激光致盲武器激光致盲包括人眼致盲和光电传感致盲。激光照射人眼时可造成视网膜永久性损伤或暂时性功能丧失。当激光强度很高时,可使视网膜出血、破裂,甚至造成眼球爆裂,从而使人眼立即失明,使人员立即丧失战斗力。激光强度低时,则可造成持续数秒到数十秒的失明,称之为闪光盲,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力,贻误战机。激光照射光电传感器时,可将其烧毁或造成暂时性饱和,从而使其功  相似文献   

2.
正高山上空气稀薄,太阳光辐射的范围大,没有任何障碍。有的高山上还有常年积雪,白雪对太阳光的反射特别强。太阳光里含有人眼看不到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如果直接照射到人的眼睛里,能够灼伤视网膜,重者会造成眼睛失明。所以运动员攀登高山时必须戴一副特制的墨镜,这种墨镜的镜片里加入了能够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氧化铁和氧化钴。  相似文献   

3.
科学为什么?     
<正>为什么激光笔会损伤视力?如果拿着激光笔玩耍时,不慎对着眼睛直射,可能会造成视力永久性损伤,甚至失明。激光笔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原来,激光笔是由一个二极管和激光生成组件组成的小型激光发射器,光束集中。激光光束进入瞳孔后,高强度的光波会灼伤眼底最脆弱的黄斑区,从而造成对视力的伤害。所以,同学们要避免激光笔光线直接照射眼睛。  相似文献   

4.
上期介绍了有关无线电测向和定位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期谈谈雷达的原理和它在航海、航空方面的应用。人的眼睛能看冕物体,一般是因为物体能发光或反射光,而人眼又能咸受到这些光。若是物体不发光或照射它的光被遮没,那末人眼也就无能  相似文献   

5.
Q我发现,我看着绿色的东西时间久了,看周围的东西都发红色了,这是为什么呢?(山东烟台陈达) A人眼之所以能看见物体的色彩,是由于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该物体会吸收特有的波长,而不被吸收、残留的光线就发生了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人眼的视网膜上有着、  相似文献   

6.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7,(4X):13-13
每个健康人眼睛的视网膜中部有数以百万计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是视网膜内将光线转化成电脉冲的生物太阳能电池,这些电脉冲可以沿着神经元到脑,形成图像。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会失明。  相似文献   

7.
张习义 《世界发明》2002,25(12):14-14
怎样治疗被光致盲的人?用更多的光。用近红外辐射照射损坏的视网膜细胞可以使它们复活,防止永远变盲。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机构正在出资研究这种方法,希望用它治疗眼睛受到激光损伤的人。一些美国军人,包括1998年在波斯尼亚的直升机驾驶员,眼睛都曾经遭受过激光损伤。  相似文献   

8.
增龄性黄斑变性(AMD)会导致视网膜中心附近的椭圆形黄色斑点(即黄斑区)逐渐受损,引起视觉中央部分出现模糊或完全黑暗,这是致使60岁以上的老年人视力减退及失明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中期,世界上第一台晶状体置换手术成功完成。这开启了眼科医学研究之路,奠定了如今最常见的眼科手术的基石。在人们完成第一台手术的时候,科学家们还没有意识到人眼的复杂性。例如,人眼的晶状体具有过滤紫外光线的能力,这一进化中形成的优势有效起到了保护视网膜的作用。想象一下,如果眼睛不能帮我们过滤紫外光线,视力势必会受到损伤。根据光的可见性,人们把其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09,(6):20-21
著名女歌星蔡琴在多年前就患上了眼疾,患有视网膜脱离症,甚至有失明的危险。她在参加某次电视节目时还要主持人扶上舞台中央,原来是眼疾复发,视力受到了影响。蔡琴根本看不清台下的观众,但在台上蔡琴依然有专业精神,在演唱《你的眼神》时,向台下观众说:"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但是我要你们看见我的眼神。"视网膜脱离到底有多严重?您是否了解视网膜脱离的症状?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下面,就请上海市曙光医院眼科的缪晚虹副主任医师,为大家作一次关于视网膜脱离症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1.
刘谊人 《知识窗》2008,(7):62-62
为了防止太阳光对眼睛的刺激,许多人都喜欢戴太阳镜。其实太阳镜只能遮住一般阳光,却无法遮挡有害射线对眼睛的照射与伤害,久之会造成视力损坏。长期戴大框太阳镜的人会出.现一些症状:开始时眼下和面颊麻木,感觉迟钝,后来症状发展到鼻部,呼吸时越加不适,有人还感到齿龈麻木。医生们将它称为太阳镜综合征,其病因是由于宽大的眼镜框压迫三叉神经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水晶镜片虽然很名贵,其实它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很差,相反它有双折射的特性,对眼睛观察物体是很不利的。眼镜片以光学玻璃制的为佳,市场上较普遍地是采用白托力克镜片。这种镜片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不易划痕,经济实用,适合于制作各种度数的眼镜片。在强光下工作或视网膜对光线极敏感的人,宜配戴茶色或皮蛋青色镜片,它对减少强光很  相似文献   

13.
电子视网膜     
生活中,有些人会因病失晚。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失明的主要原因;而色素性视网膜炎在儿童身上就会发病.而且因为潜伏期漫长。确诊时病情往往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使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坏死,最终致人失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能摄影的眼睛医学生理的书籍上都说人眼的构造像照相机。现在经科学家证实,眼睛的构造不仅像照相机,而且还能够摄影呢!德国科学家科伦曾用鸽做试验。在阳光下,把它的眼睛对准窗格,然后立即把它杀死,在鸽视网膜上能发现窗格的影像。国外有的侦察员已能够利用被害人视网膜上的物像,跟踪追击,把杀人凶犯捕获归案。因为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需要认清对方的脸,可是有些人的视网膜严重损伤.还有一些老年人因眼睛出现黄斑而无法看清事物,即使戴上眼镜也不解决问题。现在福音来了,美国的眼科专家通过把微型望远镜植入人眼的方式,让患者可以重新获得清晰的图景。  相似文献   

16.
<正>人到40岁以后,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视力下降。这多是屈光系统、大脑的视觉中枢退行性改变,视网膜、视觉中枢供血不足引起的。如常见的近视、远视、老花、白内障等。我们采用按摩的方法能够激活眼睛周围神经、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维护和改善视力。为此,我长期坚持做眼保健操,所以70多岁的人了,视力仍然不错。一、姿势站、坐、卧都可以,做操之前全身放松,面带微笑,暗示:"我要做眼保健操了"。  相似文献   

17.
盲,并注视着     
失明并不代表人无法用眼睛感知世界,即使大脑中控制视觉的区域被损坏了,大脑依然有办法让人用双眼感受大千世界。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千年转换已经完成,互联网上的贸易使越来越多的用户信服,尤其是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高效的线路上网,使音乐、书籍和照片在可以接受的时间内下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在2001年可能实现医学上的一个突破:第一次给人体植入一个电子视网膜,一部分失明者,即所有那些只是视网膜、而不是视神经受损伤的人,至少可以有限度地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时代》2008,(11):113-113
A:的确是这样。吸烟能引起肺癌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了,但你不知道的是,吸烟还会危害你的眼睛。吸烟对眼睛最常见的危害就是烟毒性弱视。吸烟会之所以会导致弱视,一方面是由于吸烟时人体吸入的氧气被消耗,致使血氧的浓度下降。眼视网膜对缺氧非常  相似文献   

20.
正扇贝可以用来做各种美食,但你知道它有200多只眼睛吗?这么多只眼睛长在哪里呢?眼底有"小镜子"扇贝的贝壳边缘肌肉上整齐码着的小圆点就是它们直勾勾看着你的眼睛,数量达200多只。扇贝的眼睛不仅数量多,其结构还相当复杂。和人眼不同的是,扇贝每只眼睛的眼底都有一面"小镜子"——反射膜,可以将照进眼睛的光线反射,并在视网膜上聚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