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对文化理解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促进文化相互理解的活动过程便是跨文化交流。基于此,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与建构,以期为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评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探索"新国标"框架下对高校日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交际,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跨文化沟通视角出发,分析跨文化沟通中存在的一些障碍,并提出消除跨文化沟通障碍的一些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就目前韩剧在中国风靡的现象,剖析韩剧内含的儒家文化,解读传统文化在韩剧中的继承与发展,并揭示出文化创新对当代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如今国际网络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网络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以虚拟的网络世界为视角,探寻教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其在外语教学中的组织、指导、促进和监督作用,提出引导学生多渠道接触西方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了解跨文化网络交际原则、掌握交际礼仪,并创造性地将预制语块理论应用于跨文化网络交际的外语教学策略,希望能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网络交际能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法国思想家米歇尔·德塞都的抵制理论,从跨文化交流视角,探讨杨宪益夫妇译本《红楼梦》中译者在源语文化、意识形态、接受读者等因素的制约下的主体抵制,以期为跨文化翻译中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以及发扬中华文化的译者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彭凤 《华章》2013,(19)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及人们旅游意识的提高,旅游动机已不仅仅是观光休闲或商务交流,而更多的是渴望能与客源地的人们交往互动,去感受异质文化,体验异地风俗民情。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交流与旅游业的关系,基于旅游视角下的跨文化交流形式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几点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促进不同地域间的旅游交流合作,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生态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分析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独特视角,跨文化外语教学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具有生命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共生性等生态特征,同时存在两个层面的信息交流,一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二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详细分析,让我们对跨文化外语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开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如何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交际,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已成为企业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考察了跨文化、跨文化沟通、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障碍表现的层面:即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分析了障碍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消除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障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商务英语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商务英语的语用失误却十分普遍。本文在跨文化交际理论视角下论述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以期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对跨文化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徐宁 《海外英语》2020,(7):148-149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其中各自的国家展现他们文化底蕴的一种特殊方式就是通过语言.语言是人与人,国与国的交流的重要途径.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实质上也是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英语是世界上最长通用的语言,所以国人在做英语翻译中,必须要考虑到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要跨文化感受与其他国家的差异,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对此,该文主要对跨文化视角转换在英语翻译的意义、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化的困境、跨文化视角转换下英语翻译技巧等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却屡屡出现,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为基础,简要分析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涵,阐述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以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对比修辞学为理论基础,以比喻修辞格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视角把英汉比喻修辞格加以对比,阐述了文化与语言和修辞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减少交际失败或失误。  相似文献   

13.
宋威 《英语广场》2023,(3):19-22
要加强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需要做好翻译工作,特别是英语翻译。但是基于跨文化视角下,英语翻译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同国家之间的地域差异、自然环境差异、社会历史差异、文化差异、生活习俗差异等都会给英语翻译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提高英语翻译水平,本文基于跨文化视角来对英语翻译的障碍以及具体的解决对策进行以下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交际,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跨文化沟通视角出发,分析跨文化沟通中存在的一些障碍,并提出消除跨文化沟通障碍的一些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15.
6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主办、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美国中华传播研究学会和中国外国新闻传播史学会协办,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的跨文化交流——人际、组织与媒体视角”的第八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跨文化交流变得日趋频繁。本文介绍了中美之间在做客待客方面的一系列差异,比如做客的时间概念、用餐时的气氛、主人对客人的招待以及人们对待奉承赞美的态度等等,通过对比,借助Hofstede的价值范畴和Hal 的高低语境理论,从而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层次分析,旨在透过交流现象得出文化中的差异。最后,文章给出了一些缩小差距、弥合鸿沟,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交际过程中,因思维方式、价值观不同而导致的语意交流障碍和偏差。因此,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日本文化应从思维方式、价值观,特别是从它们的直接来源——哲学思想方面去把握。以哲学思想为指导的语言文化研究和哲学思想与语言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是中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康太一 《时代教育》2012,(23):255-256,263,1
在全球化日趋临近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经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文化间交流的分歧与摩擦也日益凸显.上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84)便已著成《文化模式》一书,通过对原始部落文化的人类学考察,分析、认知和理解文化的不同形态,并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给予异己文化(乃至文化的各种形态)真诚的尊重和公平理性的新认知.其所提出的跨文化交流与研究中所需的人类学视角和对于异己文化的人文理性态度正是当今处于跨文化交流大潮中的我们所需要的.故而,本文旨在通过浅析本尼迪克特之《文化模式》的价值,审读文化的可能性,以及跨文化交流与研究中人类学视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译者承担着破除文化障碍、避免文化误解、忠实传达原文意义的责任。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把文本的意义对等放在首位,对跨文化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月亮与六便士》第五十章为例,通过对译本中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功能对等理论在小说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翻译存在着异化和同化这一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这个大背景下,如果不能很好的将文化特征仔细的分辨出来,很可能会在交流上产生误解和偏差,因此如何处理好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语翻译中的同化和异化问题,加强英汉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性,是很值得研究和分析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