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80后”女性择偶观发生的变化与他们这一代自身的关系、受社会的影响程度,以及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哪些特征影响“80后”女性的择偶观,以揭示这个群体的择偶标准是否是理性的选择,力图找到正确的引导价值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80后”女性择偶观发生的变化与他们这一代自身的关系、受社会的影响程度,以及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哪些特征影响“80后”女性的择偶观,以揭示这个群体的择偶标准是否是理性的选择,力图找到正确的引导价值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师范院校是女生高密集区,研究80后女大学生的名字特色对于了解学生家长的民俗价值取向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仅以汉族取名的风俗习惯为参照,以四川某高校为例,对该校80后女生名字进行统计分析,寻求我国80年代后广大女大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民俗价值取向及其培育女儿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英美文学中,有很多很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用自己的作品一次次地证明着自己的价值。在英美女性文学中,总是有那么一两位女性作家显得是那么地出类拔萃,她们有非常显著的女性主义和女性价值观。我们虽然不是与这些著名的作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她们的作品,她们的思想同样影响着读者,特别同样身为女性的当代女大学生们,虽然时代不同,但同样都是女性,在很多问题上,英美派女性文学都能提出一些颇有建树的意见,让女大学生能够随时借鉴和反思,特别反映在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上,该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深度剖析英美派女性文学与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关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美学为视角,阐述了80后大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的特点,论述了审美价值取向对80后大学生性格意志特征的影响,探讨了增强80后大学生性格意志力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杨南丽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1):66-69,79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民众的婚姻家庭的状况。通过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考察云南高校大学生的婚恋观。调查分析表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并呈多元化趋势,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偏差,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尤其有必要对大学生增强婚恋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网络词语“经济适用男”的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网络上流行着"经济适用男"这么一条反映女性新择偶观的词语."经济适用男"语义所指为特定男性群体,是对"经济适用房"进行仿造而成的新词。"经济适用男"的产生既有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也有语言外部的诸如社会环境变化、女性心理变化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受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的热点也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高校校园文化热点反映了某一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方向和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折射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特点。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校园文化热点异彩纷呈,此起彼伏。透过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不断涌动和变迁,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断调适的轨迹,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调适也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鑫 《文教资料》2011,(8):218-21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经济生活的改变深刻地影响着改革开放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经济生活的改变深刻地影响着改革开放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这里主要探讨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蔡敏 《教育科学》2013,29(2):61-67
本研究遵循心理测量学程序编制了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辽宁省四所大学的1766名大学生实施了测评。结果显示,虽然多数学生婚恋观状况良好,持有比较健康的婚恋价值观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婚恋观出现偏颇,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婚姻本质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反映出值得关注的现象。高等学校应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婚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和性观念,提升婚恋的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帮助大学生理解婚姻的真谛和夫妻的角色,增强婚恋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女大学生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以及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条件下,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教育者必须加强对高校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增强其抵御社会腐朽思想的侵蚀,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已成为现今我国大学生的主体。伴随着社会转型、经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整体上呈积极、健康、向上趋势的同时,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对"9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大学生价值取向教育和引导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90后"大学生正面临着求职择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实现人生价值。"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其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受个人、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考察"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特点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当代大学生的婚恋价值取向看高校婚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当代大学生的婚恋价值取向方面。无论是他们的恋爱观、还是择偶观、婚姻观,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对此现象应予以充分关注,有针对的开展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教育,并在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上不断创新,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大学生恋爱已经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恋爱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婚姻价值判断体系和婚姻行为的相对稳定性。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他们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人才的主体部分,承载着复兴中华民族的希望。而大学生对恋爱以及婚姻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未来中国的婚恋价值取向,一直以来为社会所关注。本文基于电影《非诚勿扰》和《非诚勿扰2》的观后感,针对大学生的婚恋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指出当代大学生在婚恋价值观取向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鸿雁 《考试周刊》2014,(77):155-155
近几年,韩剧汹涌而来,风靡整个中国,深受"90后"女大学生的喜爱。那些光鲜亮丽的男女主角,被赋予了极大的身份背景反差,帅气多金的"王子"迷恋上美丽善良的"灰姑娘",从此抛开世俗的阻绊,锲而不舍、忠贞不渝地追求爱情,最终王子与灰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些浪漫唯美的韩剧剧情对我国当代"90后"女大学生的择偶观、恋爱观、婚姻两性观念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20世纪80年代末黄希庭教授修订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量表”,对437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对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的关注都发生了变化,但价值目标的变化大于价值手段的变化;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正在朝向世俗化、功利化和平民化的方向发展,而人生价值手段正在朝向具体化、现实化和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少数大学生崇尚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取向;女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低于男大学生、低年级大学生;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根据大学生择偶观内在心理结构构想,编制了大学生择偶观问卷,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择偶观主要由择偶标准、择偶途径、择偶抉择、择偶价值评价等4个方面构成;大学生择偶观表现出以下特点:(1)女生较之男生的择偶目标更具理想化色彩;(2)文科生的择偶更具社会现实性; (3)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择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