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美德教育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本刊与吉林省辽源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吉林文史出版社、多省市传统美德教育协作会共同开展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已进行二年,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普遍认为这是当前学校教育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重要形式,是贯彻“两史一情”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反对“和平演变”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该实验已列为国家教育科学“八五”课题,并在出版《传统美德故事》(古代)的基础上,又出版了《革命传统美德故事》、《当代英模美德故事》和《传统美德故事》(小幼用连环画),使实验内容更加系列化。  相似文献   

3.
重新审视《二十四孝》之原因有二:其一,源于孔子两千五百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其二,源于鲁迅先生上世纪20年代说过的一句话:“将孔子及儒家的孝道推至极端的,当数《二十四孝》。”身处经济高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社会,在举国上下都在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重读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并回望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备受国人推崇的“二十四孝”故事,不禁感慨万端。本文从图解《孝经》思想的“二十四孝”故事入手,反观其深远影响,为进一步重估其当代价值取向而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孝"故事存在于三个系统中,分别为《二十四孝诗选》系、《孝行录》系和《日记故事》系。《日记故事》成书于元代,明清时期被大量刊印,其"二十四孝"故事成为明万历以后全国最流行的"二十四孝"故事题材,甚至成为后来"二十四孝"故事的通行版本,也对后世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向父母或长辈祝寿向父母或长辈祝寿或庆贺生日,其形式大致有:一是以家宴聚贺,略备礼品表示心意。这样既符合勤俭办事的精神,又发扬了我国人民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家宴之上,子孙尽表祝福之孝心,父母长辈也尽享“天伦之乐”的快意。二是写礼帖、送庆寿礼。在祝寿人因故不能当面  相似文献   

6.
陈倩赟 《辅导员》2011,(5):48-49
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一直传诵着《二十四孝》的故事。十一前夕,我兴高采烈地从姐姐家捧回了珍藏版的《二十四孝》。我早就听姐姐说,这本图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令她受益匪浅。于是,一回到家,我便如  相似文献   

7.
【主题解读】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难以报答。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一切美德之首,是做人的根本。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代百里负米,弃官寻母的故事(当然,诸如埋儿奉母的故事还是要辩证去看的),让人唏嘘不已;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同样令我们感动万分。  相似文献   

8.
王永兴 《陕西教育》2011,(7):102-102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圣贤们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教育的核心灵魂.它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位于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崂山麓的双星度假村双星山上,我国最大制鞋企业——双星集团建造了目前国内企业第一个大型“孝文化”展馆——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  相似文献   

10.
一位家长利用《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卧冰求鲤”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结果孩子不屑一顾,抄着手说:“别讲了,这孩子有毛病啊!烧一壶开水一浇不就行了吗?弱智、傻子!他妈也是,病了还吃鱼,真馋!”’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孝》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代表作之一,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中国传统孝文化具有的十大特性:1、久远性。《二十四孝》记载了从尧舜时期到北宋后期这段历史的二十四位孝子事迹。其中第一孝便是虞舜“孝感动天”的故事,取材于《史记·五帝本纪》。虞舜是我国上古社会五帝之一,他生活的年代相当于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可见我国孝文化起源具有久远性。2、普遍性。从《二十四孝》人物看,孝子生活的年代、地区、身份、地位、年龄各不相同,因此孝文化在中国具有普遍性。一是孝无年龄大小之分,老莱子七十戏彩娱亲,陆绩六岁怀橘孝母。二是…  相似文献   

12.
张鸣 《教师博览》2014,(2):49-49
<正>眼下,随着儒学的再次复兴,《二十四孝图》也再次走红,好多旅游点,都张挂《二十四孝图》,很多地方,为儿童讲授儒学经典,不仅有《弟子规》,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在好多人眼里,提倡孝道,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好事情。鲁迅先生曾经撰文,特意表达了对《二十四孝图》故事的反感,特别反感这些故事体现的虚伪和残忍意味。"老莱子娱  相似文献   

13.
梁涛 《邯郸学院学报》2013,23(1):86-105
清华简《保训》的“中”是指中道。其中舜的故事是从正面讲积极的中,要求在人与人之间确立恰当的准则、原则,以避免彼此的矛盾、冲突,达到和睦相处。上甲微的故事则是从反面讲消极的中,主张应秉持中道,以直报怨,避免冤冤相报、血亲仇杀对部落共同体的伤害。通过舜与上甲微的故事,《保训》表达了儒家的中道政治理念。早期儒家具有强烈的弘道意识,但对于道的认识是开放的,或以仁、礼为道之核心(孔子),或推崇唐虞之道“禅而不专,利天下而弗利”(《唐虞之道》),或重视仁心、仁政(孟子),或推崇礼义之统(苟子),与后世的道统说有明显的不同。由韩愈首倡、朱熹集大成的道统说则是以“仁义——中”为内容的,其中“仁义”是核心,“中”是针对仁义或心之体而言,其文献依据则是所谓的虞廷十六字心传。孔子之后,主要继承、光大“仁义——中”的是曾子、子思、孟子,故得列于道统之中,而苟子、汉儒则被排除在道统之外。根据《保训》及传世文献的记载,中国古代虽然存在一个源远流长“中”的思想传统,并形成中正、中庸、中和等一系列概念,但古代的“中”源于宗教性的礼仪活动,是古代礼学的重要范畴。孔子之后,真正全面继承“中”的传统的是主要是苟子,而非孟子。儒家道统既非朱熹等宋儒构造的“仁义——中”,也非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礼义——中”,而是二者的结合,是仁学与礼学的结合,儒家之道乃内圣外王之道。因此,统合仁学与礼学,“合外内之道”才是儒家道统之所在。发展仁学,改造礼学,统合孟荀,才能发展出儒家的新道统。  相似文献   

14.
等一等父母     
最近有两则新闻流传甚广,主题都是关于“孝”。
  一则发生在安徽六安。为了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六安市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其中对“卧冰求鲤”“埋儿奉母”等故事的宣扬引发大量争议。  相似文献   

15.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叙事诗。诗中所塑造的女英雄术兰的形象,千百年来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和传颂。“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表现无产阶级革命的主题的红色娘子军连连歌中写进这样的歌词,足以说明《木兰诗》的影响之深广;直到今天,“木兰”这个名字,还常常被人们作为女英雄的象征。《木兰诗》大约产生在我国南北朝时代。它的主题在于歌咏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表达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和平生活的热烈响往。全诗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展开,大体可分为五个段落。诗歌开头一段,从木兰当户织布写起,点明木兰劳动者的身份;从停机叹息引入故事发  相似文献   

16.
从本期开始,我们在《学点教育科学》栏内,设“心理卫生教育漫话”专题,旨在向教师和家长介绍如何搞好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的问题。在这方面,大家有何要求,开展这方面工作有何经验、教训,欢迎来稿、来函。  相似文献   

17.
林婷婷 《文教资料》2005,(36):130-131
我国古代的《礼乐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历史课的教学节奏,就是教学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有秩序、有规则、有节拍的合乎规律和富有美感的变化和运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礼乐记》中谈“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可见,节奏原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也比喻为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在古代法律中早有鲜明体现。例如《礼记》规定八十以上“虽有罪,不加刑”,“八十者一子不从征(服役),九十者其家不从征”;又说“六十杖于乡……八十杖于朝”,到九十岁,“天子如有问”,也得带着美食登门拜访。“杖”不仅指拐杖,实质是朝廷颁给老年人的特权证明。所以叫“王杖”。古书的有关记载很模糊,1959年甘肃武威出土了写在竹简上的“王杖诏书令”,被认定为西汉  相似文献   

20.
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为何称为“重阳”呢?在《易经》中,九为老阳之数。九月初九,月日皆为阳数,是谓重阳。尊老敬老,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千年来,代代相传,并将之发扬光大。据史书记载,舜有“事亲”之德,又有才干,尧就把帝位禅让给舜。成汤时代,“王者养耆老,尊道德。”《诗经》中,也有许多敬老思亲之作。西周之后,敬老开始形成制度。历代王朝,对敬老养老也做出了许多具体规定:春秋战国时期规定,70以上老人免1子赋役,80岁以上老人免2子赋役,90岁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