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天文学家估计,宇宙中存在着质量为太阳数百万倍到数十亿倍的超大质量黑洞,但这些庞大的太空怪物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学家一直议论纷纷。最近,美国一位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超大黑  相似文献   

2.
动态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央300年前苏醒的黑洞欧洲航天局15日表示,日本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个300年前突然苏醒的黑洞,并开始"狼吞虎咽"。这个黑洞位于银河系中央,一直处于沉睡状态。距地球约26000光年的这个黑洞就是"人马座A星",是一个质量为太阳400万倍的"怪物"。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70年代,天文学家就认识到多数大型星系的中心都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其周围的气体和其他物质不断被吸进黑洞中,形成释放明亮光线的环状结构,甚至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这些黑洞也被称为"活跃星系核"。尽管这种环状结构的假设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是直到最近,天文学家才首次直接观测到这种结构。这种神奇的现象能帮助人类揭示宇宙中哪些奥秘呢?  相似文献   

4.
黑洞的质量似乎没有上限,有一些甚至是太阳质量的数亿倍。但是,黑洞最小究竟能有多小呢?美国天文学家日前宣称,他们发现了其自认为质量最小的黑洞——质量是太阳的3.8倍,直径只有25公里(15英里)。  相似文献   

5.
黑洞是个贪婪的家伙,连飞驰的光线都要吞下。不过,黑洞有时也会消化不良,吐出一些射线。最近,美国天文学家研究发现,在太空中非常遥远的地方,有数十个气体云,它们发出闪亮的光芒,但以它们自身的物质密度,似乎还没达到发光的温度。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I0015-I0016
科学家发现黑洞会“打嗝”,实为喷气现象 天文学家日前观察到在遥远的星系中心发生了一次黑洞“打嗝”现象。科学家表示黑洞“打嗝”时所释放出的亮度相当于是星系中最大恒星爆炸时的10倍。上述黑洞“打嗝”现象是在天文学家研究NGC660星系的过程中发现的,该星系与双鱼座星系相距4400万光年,  相似文献   

7.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宇宙中最罕见、最遥远的星系团之一。该星系团距离地球大约100亿光年,质量大约为太阳质量的500万亿倍。在其背后,天文学家还发现了一道神秘、怪异的蓝色光弧。  相似文献   

8.
洞是没有表面的,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洞在宇宙里的“变种”——黑洞而言,此前却还没有相应的证据,直到最近天文学家才予以发现。 按照现有理论,黑洞是没有表面的,它有的是一个能量的水平面——这是一个界面,在其之后哪怕是一束光线也无法从这个宇宙的“咽喉”里逃逸出来。这种现象也说明,黑洞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不过,现在研究人员却借助于此而获得了其他证明这种巨大的天体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黑洞是洞吗     
洞是没有表面的,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洞在宇宙里的“变种”——黑洞而言,此前却还没有相应的证据,直到天文学家最近才予以发现。按照现有理论,黑洞是没有表面的,它有的是一个能量的水平面——这是一个界线,在其之后哪怕是一束光线也无法从这个宇宙的“咽喉”里逃逸出来。这种现象也说明,黑洞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不过,现在研究人员却借助于此而获得了其它证明这种巨大的天体存在的证据。英国Durham大学的Christine Done和M arek Gierlins-ki试图将黑洞和其他一些宇宙中的异类天体——中子星进行比较。这种致密的物体在大质量星体爆炸时…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I0013-I0014
在银河系核心外围有一些超高速恒星运行,银河系的核心隐匿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9日消息。据荧国太空网报道,天文学家近日表示,在银河系中发现的6颗以时速超过200万英里(约合322万公里)高速运行的恒星可能是被银河系核心的巨型黑洞弹射出采的。此次科学家们工作的最大意义在于首次发现了和太阳质量接近的超高速运行的恒星。这项发现于上个月对外发布,这项成果将帮助天文学家们更好地理解恒星是如何在我们银河系尘埃包裹的核心区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际天文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一项最新观测结果,在宇宙中某一狭窄区域范围内,首次同时发现了多达21处却一直深度隐藏着的宇宙“类星体”黑洞群。这一重大发现第一次从正面证实了多年来天文学领域有关宇宙中有数目众多的隐身黑洞广泛存在的推测。充分的证据使人们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定有数量众多、质量超大的黑洞巨无霸,正借助着星际尘埃的隐蔽,在暗地里不断发展壮大着。(摘自新浪科技)宇宙中遍布黑洞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黑洞是大质量的恒星在爆炸后又收缩形成的,因此宇宙早期恒星应该先出现,黑洞则后出现。但是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黑洞视为贪得无厌的饕餮。它无尽无休地将进入它势力范围的星体拽入深渊,撕成碎片。但是科学家通过对银河系中心的一个超大黑洞进行观察发现,这个家伙很可能正在孕育着恒星的新生。人们常常认为,黑洞附近的物质高速运动,恒星很难形成。然而在距离银河系中心的那个黑洞还不到一光年的轨道上,却运行着一批大质量的年轻恒星。它们是怎么起源的呢?起先,天文学家们猜测,这些大块头恒星应该是从别的地方迁移过来的。也许它们是在距离黑洞很远的星团中形成的,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迁移到了黑洞周围,并且环绕它运行。但这么大块头的恒…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2007,(8):12-13
只需观察研究黑洞吞并邻近恒星时产生的热气旋转圆盘,即可测量黑洞质量。 5月份科学家公布了这一新方法。天文学家认为,观察到的黑洞合并现象预示了银河系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11,(16):58-58
超大质量黑洞顾名思义是指质量巨大的黑洞,它们往往具有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倍的太阳质量,很多星系的核心都存在这种级别的黑洞。事实上我们银河系的核心就有这样一个黑洞.尽管它正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艾维·利伯和他的学生艾福瑞·布罗德里克以及另外两位合作者一起构建了银河系中央黑洞的模型。根据其他科学家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6.
潘希 《今日科苑》2009,(19):37-38
不论对普通人还是天文学家而言,“黑洞”一词往往是神秘、巨大能量和难以破解的宇宙现象的代名词。天文学家却通过精确计算认为,虽然物体难以逃离黑洞的吸引,但是进入黑洞内部后却永远不会达到引力场的中心。黑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特别致密的暗天体,黑洞中隐匿着巨大的引力场,因引力场特别强大,以至于包括光子在内的任何物质只能进去而无法逃脱。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究竟起源于哪里?天文学家认为,整个地球都是环绕早期太阳的尘埃的杰作,太阳系中的固态物质概莫如此。但是尘埃本身又从哪里来的呢?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解开了这个尘埃来源的谜团,答案就是黑洞。  相似文献   

18.
韦光 《百科知识》2004,(8):17-18
黑洞是一个令人可怕又可爱的字眼。在大众眼里,黑洞是能够吞噬一切的宇宙终结者;在幻想家眼里,黑洞是穿过去就能回到自己童年的魔幻之门;在科学家眼里,黑洞更是一个长久以来还琢磨不透的秘密。日本天文学家发现,在一个遥远的星系里面,居然有一对“孪生”的黑洞,正在一边跳着“劲舞”,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 在人们生活的太阳系里,除了目前已知的九大行星外,是否还存在第十颗仟星呢?天文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推测,认为应该有它存在的可能性。证明这种推测是否合理是今后天文学家的一项严峻的任务。 二、黑洞天体为何物 什么中黑洞?通俗点说,就是在宇宙中有那幺一些点,存这些点上(例如一颗燃烧尽了的恒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本应该会撕碎叫做G2的气体云。但是,天文学家使用强大的望远镜观察了数个月,结果什么也没看到。但是在这几个月的认真观察中,天文学家注意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他们观测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最亮的X射线暴比平时亮了400多倍。他们也发现了一颗新的磁星(一种具有极强磁场的中子星)。事实上,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常常是意料之外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6大意料之外的天文学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