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拾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证近代汉语词语“挣扎”、“扎挣”、“度用”、“明透”、“放开”、“事物”、“承担”、“解劝”、“添加”、“告禀”、“调教”、“考查”、“细心”、“心细”、“透明”15条。其中“挣扎”、“扎挣”、“度用”、“明透”5条《汉语大词典》未收,“放开”、“事物”2条《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全,以下作补正,并就教于方家。一、词语失收[挣扎]用力支撑。始见于元。例如《全元杂剧·高文秀·须贾大夫谇范叔》:“且待我慢慢的挣扎起来,只索逃我这性命去。”《全元杂剧·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俺公公撞府冲州,挣扎的铜斗儿家缘百事有。”《全元杂剧·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您这些富产业,更怕我顾恋情惹,俺向那笔尖上自挣扎得些豪奢。”《全元杂剧·马致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痛哀哉,身遭残害,他如何敢挣扎。”[扎挣]挣扎。始见于元。例如《全元散曲·刘庭信》:“嘴脸迷稀,身子儿扎挣,眼脑儿乜斜。”《全元杂剧·贾仲明·铁拐李度金童玉女》:“我怎么这一会也昏倦起来,扎挣不得?”《全元杂剧·无名氏·包待制陈州粜米》:“只见他金锤落处,恰便似轰雷着顶,打的来满身血迸,教我呵怎生扎挣。”《全元杂剧·郑光祖·梅香骗翰林风月》:“忙哀告膝跪着,强...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的长河中,杂剧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明清杂剧是在元杂剧的衣钵上发展而来的,对元杂剧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与创新,但雅化使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异,脱离舞台、群众而走向了案头。重新思考和商榷明清杂剧对元杂剧的改革与创新,从语言方面探讨元杂剧"活"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元代戏曲包括南戏和元杂剧。南戏中有很多描写负心书生形象的作品,而元杂剧中此类题材的作品却比较少。比较南戏和元杂剧中书写负心书生的作品并分析其思想历程,可了解当时人们对书生的态度以及当时的环境下书生负心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著.作和传记文学著作,它影响了元杂剧的戏剧观念和审美取向,为元杂剧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来源,影响了元杂剧情节结构的设计,影响了元杂剧的人物塑造.元杂剧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无不显现出<史记>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小说。自19世纪问世以来,其译本语种多达数十种,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小王子?中角色众多,情节离奇交错。作为故事主要叙述者的圣。埃克苏佩里,时而参与故事发展,时而跳出局外点墨评论。其文本动态多变的叙事视角极具代表性。本文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小王子?的叙事视角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史记》不仅开我国纪传文学的先河,而且对我国叙事性文学元杂剧有深远影响。《史记》所表现的司马迁的正直精神,激励并鼓舞着元杂剧作者们面对黑暗的现实敢于为民呐喊。元杂剧继承了司马迁的“爱奇”审美观,不仅描写了“倜傥非常”的英雄,而且描写了大量有奇特个性的平民形象,突破了儒家的中和之美,具有壮观的悲剧美。在人物塑造上,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在戏剧情节的安排上,元杂剧无处不显现出《史记》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的结构向来有固定模式。本文以臧懋循《元曲选》为例 ,介绍元杂剧中各处破例之处 ,以显示元剧的丰富多彩及文人创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作为特定的  相似文献   

9.
上场诗是元杂剧体制重要的构成部分,以浓缩的笔墨和生动的表现力形象多维地描画了元杂剧众生相。同中有异的类型化、妇孺皆晓的通俗化、讽刺调笑的滑稽性共同构成了元杂剧上场诗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元杂剧的现代研究引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视角,新出版的《文化视角下的元杂剧》是元杂剧和元代文化结合研究的重要成果.它以“新的视角”对现存、残存、佚目的650多种剧目,从“关系”学角度重新分类研究;以“深的开拓”对元杂剧的兴衰、思想内涵、艺术形式、演出、批评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开拓;以“全的根基”广涉中国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戏曲文献,以及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技艺等,给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1.
作为清代乾嘉文坛的盟主,袁枚倡导的性灵说独树一帜。在汉学风潮中,袁枚基于文人的立场,反汉学的立场尤为激烈。其与汉学家的两次交锋,正鲜明地表明了袁枚对汉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袁枚是激进主义诗论家,又是深知创作甘苦的诗人。所以他的"性灵"诗学一方面讲究性情、灵机和天分,另一方面还要求博雅,广泛汲取前人艺术经验,对音节、体格等艺术法度也颇有讲究。融会"性灵"说和诗法论使袁枚诗学呈现出复杂性与矛盾性,也使他异于明代公安派而呈现出清代诗学特有的综合性特征。应从"性灵"说与诗法论的矛盾与综合角度对袁枚诗学作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3.
元散曲的时代旋律与元代文人的生命感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存元散曲中写得最多的题材可分为四类怀古、叹世、隐逸和情爱.这四大主题形成元散曲的时代旋律.元代文人在思考现实时习惯于以历史为参照物,以古探今,寻求生存的最佳方式.他们对历史人物屈原、陶渊明、韩信、伯夷等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元散曲叹世之作普遍流露出一种仕途险恶的意识,表现出对功名富贵的否定.在对现实和历史的观照中,元代文人认为人生最高的生存境界是“适意”,倘佯山水,留连诗酒,沉醉情爱是“适意”的最好方式.这使得元散曲中隐逸和情爱之作最耀人眼目.可以看出,怀古、叹世、隐逸、情爱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崇盛唐而薄中晚的唐诗观,高棅对元和诗人总的评价不高。然就各人各体而论,元和十大诗人之品级又颇有差异。其中柳宗元五言古诗最受重视,其次为刘禹锡、韩愈、张籍、王建的五七古和绝句;至于孟郊、白居易、贾岛、李贺、元稹诸人之作,则较难入其法眼。探源溯流,高棅此种态度及其选诗标准深受元人杨士弘《唐音》之影响,而南宋严羽及其《沧浪诗话》则是杨、高二人元和诗观乃至唐诗观的总源头。高棅在杨士弘之后,将严羽的相关诗论在《唐诗品汇》这一大型选本的选诗实践中予以进一步落实和张扬,遂对整个明代的诗学趋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州集》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金代诗词集,是研究金代文学极为重要的文献之一。其编纂者为金代最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元好问。其体例是为每位作家都写有小传,而且小传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但包括作家的姓名字号、籍贯里居、科第仕历、生平事迹等内容,而且还记载了许多金代文人的诗文著作。给我们了解金代文坛实际情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后人补撰的几种金代《艺文志》,都是以《中州集》作家小传为基本材料来源的。  相似文献   

16.
元曲作家普遍地具有隐逸情怀,或是表现为宁静淡泊,或是表现为放荡不羁,但总体上都表示出对功名的不屑,对自适生活的向往。这种隐逸情怀的大量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元杂剧中的英雄形象大致有历史英雄、草莽英雄与侠义英雄三种类型。这些英雄形象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大义之勇”、“至爱之仁”和“忠信之义”,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作品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民间从自身的观念出发对伦理道德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李晖 《池州学院学报》2011,(5):74-79,104
澄心堂纸,是南唐时"百金不售一枚"的特制纸。经北宋时仿制,历近千年复兴,终于走进国际市场。究竟是谁第一次将澄心堂纸仿制,至今还是一个谜。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众诗中寻觅,钩沉出:此事始终由梅尧臣策划并提供样纸,由歙州刺史潘夙组织纸匠队伍,艰辛制作而成。此文不仅提示出澄心堂纸的再生奥秘,还为当今"运用现代科技手法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的创建者们提供了蕴意深邃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李红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4):49-51,78
节院使在辽代得到了大范围长时段的设立,它属于辽双轨制政治体制的南面官系统,沿袭唐制并具有唐代节院使的职能。石刻文献中的节院使材料丰富了辽代官制研究的史料基础,有助于对辽代官制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