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花非花>这首诗的语言意象及其构思特征入手,结合诗人生平作品进行研究,可以得出该诗关键意象是花和梦,主题是感伤美人如花来去匆匆.  相似文献   

2.
署名"后村居士编集"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后村千家诗》)中,笔者查到几首佚诗,现录如下: 卷七六八韩溉集失收《云》:"轻惹离愁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山头触石应长在,天际从龙自不归.莫向隙窗笼夜月,每来仙洞袭行衣.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琼瑶阿姨,很多女生一定不陌生,这位催泪大师,曾用多少作品来赚取了读者的眼泪。现在,虽已年过七旬,她的笔杆却依然没有停下,近日,由琼瑶阿姨创作的新剧《花非花,雾非雾》正在热播,你是不是早已成为这部剧的忠实粉丝了呢?对琼瑶阿姨而言,每创作一部新剧,演员都是由她亲自挑选,所以,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每个演员。在她眼里,这些孩子们的演绎让她作品的灵魂再现,他们各具特色。《花非花,雾非雾》也不例外,主演李晟、张睿、林心如、刘德凯等都因出演"琼瑶剧"而大红大紫。每一位,都是各持才华,在剧中,更是将每个角色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导言】 何立伟(1954~):湖南长沙人,著名作家、漫画家,现为长沙市文联主席。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白色鸟》、中篇小说《花非花》、长篇小说《像那八九点钟的太阳》等。《白色鸟》曾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相似文献   

5.
无弦 《当代学生》2014,(8):32-33
正日前热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男主人公都敏俊曾提到一本书《九云梦》,并称之为"我的人生之书"。很多"星迷"都很好奇,这个《九云梦》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会让酷帅无比、智商过人的"都教授"如此推崇呢?《九云梦》实际上是古代朝鲜最为经典的小说之一,甚至称之为"朝鲜的《红楼梦》"(注意,这里的朝鲜指的是整个朝鲜半岛,包括现在的朝鲜和韩国)也并不为过。据说韩国大中学生人手一册,被誉为最早的朝鲜文"奇幻穿越"小说。  相似文献   

6.
人生如四季,感受人生的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风景.少年开满缤纷的花朵,如诗如画,如梦如烟,一颗心如天边飘浮的云.不停地变幻着.想什么就是什么.青年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的季节,从梦中睁开惺忪的眼睛,来不及唱完一首自己喜爱的歌,便匆匆上路,去远方寻找梦中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7.
《花非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根据唐代白居易的同名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谱例分析法,通过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调式调性、伴奏、曲式结构以及情感处理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出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抒情性、节奏的从容性、典型D宫调式和单段体曲式结构的运用,以及正确的情感理解和表达,总此这些音乐元素得出歌曲《花非花》的音乐意境。  相似文献   

8.
第二萌 《音乐世界》2013,(15):48-49
油画般的场景,男帅女靓的赏,如痴如醉的故事。一切都被《花非花雾非雾》这部剧一个不落的收入囊中。  相似文献   

9.
《花非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根据唐代白居易的同名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谱例分析法,通过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调式调性、伴奏、曲式结构以及情感处理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出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抒情性、节奏的从容性、典型D宫调式和单段体曲式结构的运用,以及正确的情感理解和表达,总此这些音乐元素得出歌曲《花非花》的音乐意境。  相似文献   

10.
以《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后村千家诗》)作参照系读《全宋诗》,又得佚诗7首,现录如下: 册一卷二一页300杨朴集失收《中秋》:"一年月色今宵好,千里无云秋夜长.宿鹊已惊枝上梦,露萤空缀草头光.清辉霭霭寒侵屋,香雾濛濛影转廊.老子于中非浅兴,披衣起坐据匡床."  相似文献   

11.
从南北朝至明、清各朝代刻写、书写《金刚经》蔚然成风,佛经促使书法的发展,书法弘扬了佛法,特别是《泰山金刚经》刻石书法,结构疏朗空灵,笔势奇古雄秀,体在隶楷之间,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佛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金刚经》是佛教般若类的重要经典,历来为之作注者甚多,"川禅师注"是其中较有特色且比较重要的一种。从文献记载及此种注文的年代与写作风格特征等方面考证了为《金刚经》作注的"川禅师",是宋代的冶父道川禅师,并评价了川禅师《金刚经注》的禅宗特色及其地位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金刚经》是一部中国佛教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经典,所蕴含的丰富的佛学理论和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以及哲学思想、尤其是诗学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许地山一直生活在浓厚的佛教氛围之中,自小就熟读佛教经典,并对佛经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因此佛教情缘便必然成为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创作情结,使得他的作品无不饱含着佛经的元素。佛经对许地山文学创作的影响,很鲜明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佛经话语的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二是佛经意象在作品中的大量出现;三是“生本不乐”、“顺其自然”、“普渡众生”等一些佛教义理在作品中的反复宣扬;四是佛经的变文和譬喻等文体形式的巧妙借鉴。佛经对许地山创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作品的艺术特征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文学创作思想和理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鸠摩罗什译本《金刚经》中"四句偈"一词千年来引起大量文人高僧的阐释,目前均无定论,通过对照《金刚经》其他五种译本,发现"四句偈"一词有不同的翻译,如"四句偈等"、"四句等偈"、"四句伽陀"、"四句伽他"等。综合历代各家关于"四句偈"之解说,并参照五种译本的不同翻译,挖掘该词的多义性,从文字和般若思想两个层面对"四句偈"一词作出全面客观的释义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佛经是《般若经》,而《金刚经》则一直被学界认为是《般若经》的总纲,历代佛家诸大师纷纷论疏《金刚经》,如开善寺智藏、嘉祥寺吉藏等。天台智顗也著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一卷,《疏》中智顗以"无所有"为总纲,用"三观三智"、"二慧三转"及"无所有、不无所有"论疏了"般若"、"波罗蜜"及须菩提与世尊的对话,充分显示了天台宗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7.
乾隆皇帝及三世章嘉判定《首楞严经》并非伪经。乾隆皇帝选择《首楞严经》作一四体文的译制,有一种承自顺治、康熙、雍正各位此前清朝最高统治者对《首楞严经》关注及对其价值肯定的渊源。在乾隆翻译四体《首楞严经》前存有藏文本《首楞严经》,但散失不全。此外,《御制楞严经序》中所述四体合璧本《首楞严经》由汉文向其他语种转译,应当可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敦煌莫高窟第217窟南壁一直被认为是《法华经变》的图像进行重新辨认,找出其佛经依据,并提出整个南壁内容应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新解释。  相似文献   

19.
达摩以《楞伽经》传授心要,而弘忍改易以《金刚经》相授。这种变革,主观上说明了弘忍的独立思考能力,客观上则与修禅主体、禅学内容、禅修方法、持经效果等有关,从中亦可看出南北两宗分化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0.
《坛经》中的出世思想与印度大乘佛经的出世思想可谓一脉相承,强调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如不二,其立足点在于缘起性空理论。这种出世思想也往往被人们所误解,出世被混淆为出家、往生极乐等。为了达到出世的目的,《坛经》强调"直了"此心,这是其出世实践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