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图文并茂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画图,以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本文试从插图的使用现状、作用价值、使用策略等方面阐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插图,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等能力。  相似文献   

2.
韦娜 《考试周刊》2011,(46):71-71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增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相似文献   

4.
朱瑛 《辽宁教育》2010,(4):33-35
一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在小学课文中,有很多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在儿童的记忆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用好这些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直接引导作用。本文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插图,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指导学生看插图对于一幅课文插图,在观察的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展开表象、联想和想象等形象思维,又要指导学生运用概  相似文献   

6.
语文出版社编辑的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共有插图140余幅,这些插图是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本中的这些插图以其栩栩如生、直观形象的特点得到学生的喜爱。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发挥课文插图作用,使课堂教学情趣横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为语文教学营造了一种最佳的状态。本文试举几例,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7.
一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然而,在我们的常态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很好领会教材的编排特点,没有准确把握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没有摆正插图在教学中的位子,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并且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符合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充分发掘,就能让插图"活起来"。巧妙地使用插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培养学生观察、写作、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挖掘这种教学资源,巧妙地进行插图教学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一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然而,在我们的常态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很好领会教材的编排特点,没有准确把握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没有摆正插图在教学中的位子,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10.
发挥小学语文插图作用之浅见□陈增信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画图,以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这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作用。与理解...  相似文献   

11.
课文插图足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打开小学语文课本,我们会发现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课文插图却正越来越被忽视,越来越边缘化。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对课文插图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轻描淡写、一语带过。特别是多媒体课件进入语文教学之  相似文献   

13.
小语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形象、直观、趣味性强,又富有启迪性,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教学中如能重视这些插图,充分挖掘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既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君 《教育艺术》2009,(8):12-1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插图非常的感兴趣,几乎是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无意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课文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等特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活用课文插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具体策略有:以图引文,创设教学情境;以图悟文,解读教学文本;以图说文,提高学生能力;以图忆文,帮助学生复述。  相似文献   

17.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可供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运用课文插图,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为了突出课文的某一部分重点,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某一内容,编印了不少数量的课文插图。如四省市六年制第七册语文,所有课文,配有彩图3幅,黑白图30幅(其中有两幅彩图与黑白图重复),其数量之多,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现就插图的教学问题,谈点拙见,恳望大家指教。一、对插图的认识课文插图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语文的教学规律、课文的具体内容特点精心绘制的。这些插图内容不同、作用各异,或表现课文中心思想,或描绘故事情节,或描摹人物肖像,或突出课文某一重点。  相似文献   

19.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图画,以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这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因此说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文中文字所表现的内容。遗憾的是部分教师忽略了插图的价值,对它视而不见,并没有让它的价值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插图,就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一、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低年级语文课本大部分配的是多幅图,少部分是单幅图,这些插图是为课文内容服务的,其绘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