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纪全艳 《海外英语》2011,(15):238-239
英语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学习,更是文化学习。英汉文化差异使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母语文化的影响产生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给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该文从中西文化词汇、语用、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予以比较、分析,试图从文化负迁移的角度来探析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在英语学习中减少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提高第二语言习得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外语文化教学中要重视母语文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可以使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沈剑锋 《海外英语》2014,(13):44-45,55
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目的语和母语双向交流的过程,文化的输入与输出同样重要。然而在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却出现了过分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引入,忽视甚至无视母语文化的渗透,这种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给我国的英语教学以及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我国的英语教育要重视母语文化的正迁徙作用,立足英语教育的跨文化交际功能,改革调整教材结构,更新教学观念,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母语文化的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学习第二语言同时又是一个学习他国文化的过程.对某中学的部分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学习他国的语言与文化,母语是基础,初级阶段的学习者主要是通过母语材料获得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借助母语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学术界似乎更倾向于学外语不能真正抛开母语进入目的语的语境是永远学不好外语的,本文试图从英语的多元文化教学角度入手证实多种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深刻、持久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母语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母语思维成为接受目的语的障碍,我国学者胡文仲说,“不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不可能真正具备社交能力”。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片面强调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导人,但是实践证明忽视母语文化的影响最终会阻碍英语学习的真正提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克服负迁移作用,是英语教学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对外语学习者而言,一般日常交往的交际文化已不是影响他们交际能力的主要障碍,真正影响他们进一步提高的是知识文化部分或交际文化的深层次部分。  相似文献   

6.
由于过分强调目标语文化的重要性,或过多担心母语及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造成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缺失严重。这不仅影响优秀外语人才的培养,而且阻碍中国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由此,建议增强学习母语文化的意识,加强母语文化的教学和研究,采用对比的方法将母语文化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教学并重。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外语学习者通过目的语的世界图景去理解异文化,实现“文化拓展”。但母语的世界图景又巩固了本族语的“文化核心”,故而也不能轻视。外语教学的过程不应该长期停留在方法论的阶段.它不仅应该成为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更应该成为一种异文化导入、母语文化推介的过程,从而形成多元文化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的“母语文化失语症”表现为母语文化知识的缺失、母语表达能力的低下和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欠妥.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失语症”的三大病源是自身文化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文化输入不充分和课外文化环境不积极.要根治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失语症”,应充分考虑影响他们文化信息输入和文化观点形成的各个因素,大力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和支持性文化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失衡和母语文化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母语文化知识测试和民族优越感调查,可以有效了解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学习需求。基于Moran的"文化认知框架"的教学模式,尊重学习者的文化学习需求,强调文化比较和文化反思,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和母语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文化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外语学习中,对待母语及母语文化,人们通常比较关注它们的负面干扰作用。然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英语文化学习的正面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建立在他对政治文化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有利于维持民主制的稳定”。阿尔蒙德通过对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政治文化的实证研究,认为公民文化是一种混合文化、平衡文化和参与者文化,它能够促进民主政治的良好运行。他的公民文化理论对于政治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广泛,对高校建设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其核心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基础是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外部形象.坚持创新是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精神.在多元文化大背景下,受历史、民族、宗教等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新疆高校的校园文化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维护新疆高校校园文化安全有其特殊性,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在创建校园阅读文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简要论述了校园文化的现状及阅读文化与其的关系,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创建校园阅读文化中的优势与作用,并提出了阅读文化建设的几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扬州大学作为成功进行合并办学的典型之一,其校园文化经历了从趋同整合到交融提升的实践探索过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扬州大学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历程、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对合并类大学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化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作进一步思考,即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校园文化建设,以民主平等的先进理念培育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以人文关怀为着眼点凝练大学的校园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校园文化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文化管理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其功用在于"不治而治"。文化管理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无为管理、人本管理及柔性管理。文化管理是大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Advertising penetrated every corner of our lives.Its purpose is to encourage people to take actions.Besides,it represents culture to the world.In this article a study was made on Chinese advertising language to see how culture influence language as well as how language reflect culture.  相似文献   

18.
略论高校寝室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寝室文化”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内容丰富的高校寝室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充分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我们必须切实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永恒的主题,其发展创新对于现代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乡土文化既要吸纳多元文化中对乡土文化发展有用的精华,又要强化乡土文化的精神价值,使乡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获得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贫困文化在中国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主要表现在闭塞保守、消极无为、安于现状等方面。贫困文化的形成与延续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它影响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改变贫困人口的观念,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消解贫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