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清时期赣南乡村宗族构筑的大量“围寨”建筑并由此形成的“聚族而居”的乡族围寨势力,至中央苏区时期演变成为土豪劣绅盘踞的据点(所谓“白点”),对中共的革命进程造成严重障碍和威胁.中共革命武装因此而发起的攻打土豪围寨的斗争,即从最初的较量,到随后苏区腹地的“攻坚”之战,再到后来苏区后方的清剿之战,贯穿中央苏区革命的全过程.这一过程既反映了现代阶级革命如何深受传统土豪势力制约的历史真实,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中央苏区革命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邓小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领导人,两人的长期合作基础奠定于中央苏区时期。本文主要论述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与邓小平以务实的精神,在中国革命的认识和实践上对中国革命的诸多问题达到了认同,也建立了真诚的同志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对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影响巨大,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3.
:族田是宗族内部结构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是维持宗族的经济手段和财源。 2 0世纪上半期 ,族田在中国农村区域一定程度的继续存在 ,对农村经济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促使了无地农民在数量上的增多 ,而且还直接促使无地农民与宗族发生更为深刻的经济关系。而宗族则通过拥有一定数量的族田产生出一批以掌握祠产为特征的地主。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农村根据地和开展土地革命过程中 ,对待族田的基本政策是进行没收与重新分配 ,以此来消灭被视为是与革命势力和目标格格不入的封建宗族制度的物质基础。正是这种带有决定意义的政策的实施 ,使宗族制度在当时中国农村社会遭到了最为严厉的打击  相似文献   

4.
有关土地革命与苏区宗族组织之间关系,学者们不仅注意到宗族阻碍革命的消极作用,而且也注意到两者之间复杂的关系。面对苏区存在革命对宗族组织的让步、妥协等现象时,有学者试图从非阶级或非阶级斗争角度来理解。然而,离开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研究革命对宗族组织的改造,有可能犯本末倒置的错误。可以从阶级斗争视角来探讨革命与宗族的关系,并从目标与过程的辩证关系角度来进行分析:从目标指向上看,革命对宗族组织的改造是明确的,即宗族是封建组织,打击它是绝对的;从具体的过程上看,面对强大敌人时,为了获得更多群众理解和支持,对宗族组织的改造或作出一定妥协,或利用宗族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5.
客家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历史的风云际会使它与中国革命走到了一起,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客家文学从内在精神、创作队伍到艺术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为中央苏区文学提供了借鉴或支持,是中央苏区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发展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郭燕 《文教资料》2011,(15):66-67
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是整个苏区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标志和最高水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文化教育的最初实践。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教育的发展,乃至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几经变迁,直到历史发展到五四运动后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国才逐步产生符合中华民族发展方向的主流文化。而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产生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等地的红色革命文化,堪称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体育精神是中央苏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央苏区体育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体育为民、集团精神、锻炼筋骨、艰苦创业、军民同赛等。继承和弘扬中央苏区体育精神,对加强体育强国和体育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以及对长期革命斗争经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生思想。党在中央苏区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对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无疑对当前我们党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体育精神是中央苏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央苏区体育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体育为民、集团精神、锻炼筋骨、艰苦创业、军民同赛等。继承和弘扬中央苏区体育精神,对加强体育强国和体育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举国关注。围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建立起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结构特色不鲜明、缺乏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产业竞争力弱等问题,探究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族田是宗族内部结构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维持宗族的经济手段和财源。20世纪上半期,族田在中国农村区域一定程度的继续存在,对农村经济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促使了无地农民在数量上的增多,而且还直接促使无地农民与宗族发生更为深刻的经济关系,而宗族则通过拥有一定数量的族田产生出一批以掌握祠产为特征的地主,中国共产党建农村根据地和开展土地革命过程中,对族族田的基本政策是进行没收与重新分配,以此来消灭  相似文献   

13.
闽西是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学习治国理政的实践基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建设闽西中央苏区纪念馆可彰显这一功绩,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推进闽西红色旅游发展,从而全面提升闽西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7,(3):38-41
兴宁是广东省中央苏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兴宁苏区与赣南、闽西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对兴宁籍革命人物参加革命的的历史背景、教育程度、主要活动和革命精神等特征的深入分析,不但会加深对梅州革命人物的研究力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央苏区史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16,(3):13-16
梅县是广东省中央苏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梅县苏区与赣南、闽西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对梅县籍革命人物参加革命的历史背景、教育程度、主要活动和革命精神等群体特征的深入分析,不但会加深对梅州革命人物的研究力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央苏区史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6.
苏维埃革命和苏维埃运动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共先后实践的两个革命模式,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从苏维埃革命到苏维埃运动的战略转变,中国苏区有了大发展。苏维埃运动战略没有放弃以城市为中心,中央苏区的进攻路线导致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18-22
大埔县是广东省最早认定的中央苏区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苏区与赣南、闽西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对大埔籍革命人物参加革命的的历史背景、教育程度、主要活动和革命精神等群体特征的深入分析,不但会加深对梅州革命人物的研究力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央苏区史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同志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当前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结中央苏区干部教育的主要经验,对于加强当前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干部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学报》2016,(9):31-34
丰顺县是广东省中央苏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丰顺苏区与赣南、闽西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对丰顺籍革命人物参加革命的的历史背景、教育程度、主要活动和革命精神等群体特征的深入分析,不但会加深对梅州革命人物的研究力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央苏区史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0.
杨孝艳  张勇刚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1):99-100,109
宗族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它的势力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乡村治理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消极影响比较突出。所以,非常有必要妥善处理宗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