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十年研究刘琨者依然寥寥,但研究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丰富,主要包括刘琨诗歌的分期问题,风格问题,刘琨与卢谌赠答诗的排序问题,以及对刘琨人格和历史功过的评价。从现状看,对刘琨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我们还可以深入地讨论一些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琨是西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其诗具有刚健的美感。刘琨刚健诗风的形成,与北方文化的影响有直接关系,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儒家思想的影响、北方尚武精神的浸染以及北方民众豪迈个性的熏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刘琨向来是以直节名臣加民族英雄的形象出现的,他的诗文因此笼上了一层圣洁的光圈,更由于他的现存诗文均作于永嘉元年任并州刺史后,所以人们便很少关注刘琨早年生活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事实上,作家文风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刘琨也不例外。本文试图从刘琨的家世、气质、才能以及早年政治、文学活动对其人格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探讨刘琨的人格特征(包括道德人格与心理人格)与其文风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对其文风形成原因全面、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生活于两晋之间的刘琨,早年喜好奢华放纵,为人轻浮随意,但少有壮志,繁华之时曾与潘岳、陆机等人宴饮游乐,纵情山水。后朝廷内部争权夺利愈演愈烈,波及全国,异族崛起,边疆危在旦夕。刘琨毅然承担起抵抗外族的重任,残酷的现实最终使一代豪奢之子华丽转变为爱国之士。其诗文内容也迅速转变,由早年的空谈玄学,到誓志荡平敌寇。刘琨后期一直奋斗在刀光剑影的战场,坎坷前行,却最终壮志难酬,死于非命,刘琨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5.
刘琨是两晋之际政坛上风云人物,他后期究竟是有"帝王大志"还是晋室忠臣这一问题,后世众说纷纭。结合史书所载相关事迹,考察其诗歌内容,可知其具"帝王大志"之可能性甚微,然亦难说对晋室忠心耿耿。他的所作所为,客观上起了抗御外辱、扶助晋室作用,但主观上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建功立业理想与人生价值,很难说对晋室有多少忠心。  相似文献   

6.
王粲和刘琨有相似的人生经历,故其诗作皆以忧身忧国为主题,且风格凄清。刘琨诗的"风力"得到了钟嵘的肯定,但又因缺乏典雅和文采而被列之于中品。笔者认为,钟嵘的品评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刘琨是一个时代英雄,也是一个悲剧人物,时代的客观原因和自身的主观原因共同造成了他的悲剧,其中,自身的主观原因占了很大的比重:他志向远大,却又才不及志;爱国,又夹杂着自己的私心,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可以说,刘琨自己把自己推上了悲剧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刘琨是一个时代英雄,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生不逢时,又志大才疏,时代的客观原因和自身的性格因素共同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由男性诗人所主导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经典,忽略了女性诗人的文学地位和女性诗歌的文学价值,在当代经典重构的大潮中遭到了质疑。女性诗歌在浪漫主义时代有着辉煌的接受历程,只是在浪漫主义时代以降的接受史中由于选集政治、父权文化等原因被割裂于经典之外。而对于传统浪漫主义经典的男性诗人来说,他们亦有着不同的接受与经典化历程,这为女性诗人诗作在当代的再接受与经典化提供了历史支撑。当代西方对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的再接受,促成了传统浪漫主义诗歌经典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钟嵘在《诗品》中认为刘琨、郭璞变革永嘉平淡诗风系因“彼众我寡”而告于失败。然而,刘、郭的失败并非仅仅因为人数上的“彼众我寡”,还与“彼“”我“双方的社会地位有关,其中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东晋政坛的权势之士大都喜好清谈,贵玄崇虚,所以在他们的推动下,平淡诗风在东晋得以传承,并最终促成了玄言诗在东晋的兴盛。  相似文献   

11.
茅坤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地位特殊,是柳宗元文章地位奠定的关键人物。茅坤与柳宗元有相似的经历,对柳宗元能做出较客观评价。茅坤在韩柳问题上,能客观地评价柳宗元文章的地位,韩柳并称,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虽是协作者,但其成就与韩愈一样,在山水游记上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茅坤认为柳宗元是自古以来山水游记文章做得最好的文人,永州和柳州的山水与柳宗元的遭遇相结合,形成了柳宗元的游记文章,“公与山川两相遭”。茅坤还指出,柳宗元的文章是“谷风凄雨四至”,有风骚之旨。茅坤真正发现了柳宗元文章的价值,真正认识到柳宗元山水游记文章的地位,这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昆曲具有着古典戏剧文学的最高品位、古典音乐文化的最后遗存、古典戏剧表演的完美体系。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的“雅文化”,被称为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  相似文献   

13.
吕坤是明朝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吕坤的研究逐步升温和深入。除了不少论文和著作的个别内容涉及吕坤的思想外,1995年以来共有25篇以研究吕坤为主题的论文在学术期刊发表,硕士毕业论文1篇,著作有两部。在传播媒介上,伴随着新兴的网络媒体的介入,呈现出期刊、图书、网络三种传播媒体共同促进对吕坤的思想深入探讨和广泛传播的发展态势。其研究内容涉及吕坤的经济、政治、哲学、实政、文学和音韵学等各方面的思想,其研究成果反映了对于吕坤思想的学术探讨逐步加深和研究范围更加扩大,学术研究的视角更加宽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把先秦的哲理寓言发展为社会讽刺寓言,使寓言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效果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一批生动的寓言形象,把我国古代的寓言文学推向了成熟阶段;柳宗元在寓言创作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源于作家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与其本人的文学主张和个人遭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知几《史通》的创作受到了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撰述形式和史学思想上。刘勰有着宗经的史学观,推崇言经《尚书》和事经《春秋》,主张尊贤隐讳。刘知几批判性地继承了刘勰的史学观,他从史学家的角度对《尚书》和《春秋》展开了批判,提出了隐讳的限度问题,对刘勰的宗经史学观进行了修正。刘知几写作《史通》是出于纯洁的史学理想,而且他和刘勰对经书的喜好情感不同。  相似文献   

16.
沈琨是上党地区一位资深散文作家,《雪落黄崖》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诗人刘金山以诗人的眼光对散文家的小说给以评价,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17.
作为近代译界泰斗及古文大家的林纾,其古文理论之价值亦逐渐被学界所认识。他嗜爱韩柳文,一生沉潜玩味并多有理论阐发,其论韩柳文的涉及面之广、条目之多、论析之精,罕有学者匹及,在韩柳文研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韩柳文研究法》一书更是较早罕见独以韩柳文作为整体以研究的论著,其研究方法在学术史上可谓道夫先路。但遗憾的是,学界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