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必须看到,我们在寻找李白的故里,事实上李白也在寻求着他的故里;这两个寻求如果重合,自然无话可讲;如果出现了两个故里,那应该肯定哪一个呢?这就好像一个人说他的父母是谁,我们不信,偏要另外指认他的父母一样。在我们,也许认为李白故里是四川江油;但对李白而言,他的故里毫无疑问是陇西成纪。  相似文献   

2.
中国诗人偏爱月亮,诗人笔下的月亮风情万种;可中国诗人也没有冷漠太阳,诗人笔下的太阳"人味"十足。古老的神话中,与月亮相关的有嫦娥、吴刚,与太阳相关的有后羿、羲和。直到唐代,人们对此依然深信不疑。蜀道上山峰高峻险阻,连羲和都得为之回车,于是李白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卫波逆折之回川"。日轮转动很快,秋天日短,于是杜甫说"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相似文献   

3.
案例:(学生习作片段)游玩竹林,我们便来到了"一线天"。从远处看,这山与山之间只有一条缝隙,走到进处看,也不是十分特别的宽。我走在一线天中,抬头昂望着天空,天空成了一条细线。两旁峭壁上长满了清苔。突出的山石和斜着身子的树木,看了让人害怕。走出一线天,我们就跟着上车回家了。  相似文献   

4.
黄玉峰 《上海教育》2014,(12):62-64
一谈到四川,人们首先会想到李白。 李白的故乡在哪里?我们知道,李白有个大号叫“青莲”,他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说过:“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相似文献   

5.
现象:星期一校门前,家长笑着对老师说:"老师,孩子交给您,就请你多多教育!学习的事情我们是管不上他啦。"星期三放学后,家长拉着孩子气势汹汹地来找老师理论,"你们这是什么学校呀!孩子让人欺负了,老师是干什么的?把那个打人的孩子叫出来,我们跟他没完!"  相似文献   

6.
一座并不高的小山丘,因一个人独坐其中,竞成就了这座山的高度。这座山就是敬亭山,这个人就是李白。 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与友人登临紧挨宣城市城区的敬亭山,去追寻李白的仙踪,感受诗山的意境。这山真的很普通,并不高耸,没有峭峻,只是秋日的色彩让山体在深绿之外,多了一些淡黄和青紫。山不在多,有仙则名。李白到了宣城,敬亭山就充满了诗意。  相似文献   

7.
毕淑敏 《小读者》2011,(3):15-15
一位心理学家主张大家应该废弃"但是",改用"同时"。 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 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最初看这两句话,好像没有多大差别。你不要急,轻声地多念几遍,那分量和语气的韵味,就会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黎明时分,太阳娃娃在云层上睡觉,她翻了一个身,滚落了下来,掉在了山公公的头上。山公公觉得头顶上很烫很烫,摸了摸,他大惊失色:“不得了,是太阳娃娃!”太阳娃娃揉揉双眼,惊奇地叫起来:“啊?我怎么掉下来了?”她忙对山公公说:“山公公,你能把我送回天上去吗?”山公公为难地说:“我又不会飞,怎么能把你送上去呢?”太阳娃娃说:“没关系,你只要把我高高举起就行了。”山公公就用自己那具有神奇力量的双手托起太阳娃娃。于是,太阳娃娃就越升越高。山公公和太阳娃娃$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二小二(3)班@陈衍  相似文献   

9.
一 教学引入,解释题意 师:上节课我们跟着李白欣赏了天门山上的壮丽景象,请一起背诵《望天门山》。(生一起背诵)现在我们要跟着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到人间天堂杭州西湖去看看。(出示课题和西湖的图片)猜一猜课题是什么意思。 生:苏轼在西湖边看太阳。  相似文献   

10.
爷爷邀请我跟他在农场度过圣诞假期。一天下午,离圣诞节还有一周,我们走过冰冻的池塘去苹果园。我们拉着手,免得跌倒在光滑的冰面上。在面积有一间小屋大的一块正方形水泥地旁,我们站住脚,我感受到了冬天那清新的阳光。"爷爷,咱们用这块水泥地做什么呢?""那是圣诞节让人惊喜的一部分。""为我吗?"我问。"是为你。"他说。爷爷就爱让人惊喜。我们匆忙地回到厨房,用盛满热苹果汁的杯子暖手。爷爷在桌子上铺开纸,拿出铅笔。"爷爷,咱们要画一张让人惊喜的图吗?"  相似文献   

11.
小小魔术师     
"我们的家乡——地球可漂亮了,有浩瀚的太平洋,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壮观的尼加拉瓜大瀑布,巨树参天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当然,森林里还有无数漂亮的花呀草呀,香气迷人呀……"说着说着,娟娟老师陶醉地闭上了眼睛。世界上,真的会有这么美的地方吗?路康康扭头向厚厚的窗户外面望去,窗外白得刺眼,热浪滚滚,高达200度的高温,几乎把地面上的一切都烤焦了;而一旦太阳下了山,零下一百多度的低温,又把整个世界都冻成了冰决——这个叫冰火星的星球大气层太稀薄了,白天挡不住太阳紫外线的照射,  相似文献   

12.
一片大田里。一棵高粱好奇地问旁边的向日葵说:"我看你们脑袋总跟着太阳转,太阳真有那么大吸引力吗?"向日葵说:"我们花盘下的茎部有一种生长素,背光部分的比向光部分的多。太阳光照过来就刺激细胞快速分裂生长。因为背光一面比向光一面生长得快,就会使花盘朝着太阳弯曲。""哈哈,这里面还有这样的奥秘哟。看来以后真应该多交流学习啊!"高粱谦虚地说。  相似文献   

13.
陶艺时光     
一大早就带我出去做陶艺啦!(是谁带你的呢?显得有些突兀。)我觉得做陶艺很好玩,因为听叔叔说:"我们要做陶艺,首先要先炼泥,接着是拉坯,随后还要绘画、上釉、烧制最后就成品了!"他还带我们去看了烧制机,特别的气派,就像一个大冰柜一样。(比喻用得很恰当。)"我们要做的就三样,绘画、拉条和拉坯。因为炼泥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就用现成的泥。"  相似文献   

14.
苏焘 《天中学刊》2011,26(1):101-103
"李白文化现象"意向世界的构筑,折射出传统文化心理图式的动态变化及其内蕴的"道"与"人"的深层矛盾,并成为李白文化现象延续和演进的内在动力。近代社会李白文化现象内涵的新变从侧面透露出传统民族心理结构的现代转型轨迹。与读解传统"李白精神"的当代意义不同,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现代价值体系中的李白文化现象及其意义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探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心理重构、文化意识的多元现状和潜在演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师: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唐朝有个叫汪伦的人.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特别想和他成为朋友,就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上面写道:“李白先生,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请您到我们这里来玩吧。”李白看了信,心想,世上竟有这样好的地方?马上就来了,可李白并没有看到汪伦说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相似文献   

16.
母语给人的是智慧。杨振宁教授说,看着"智慧"两字,你会明白汉语的神奇魅力。如果我们看看"智慧"两字的组成,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哪国的文字能同汉字媲美。"智"由"知""日"组成,即每日之知为"智";"慧"由"心""倒山"和两个"丰"组成,即心中的那座山被推倒(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双丰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师: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唐朝有个叫汪伦的人,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特别想和他成为朋友,就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上面写道:"李白先生,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请您到我们这里来玩吧."李白看了信,心想,世上竟有这样好的地方?马上就来了,可李白并没有看到汪伦说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只好如实告诉他说:"李白先生,您可别生气呀,我说的‘十里桃花’就是我们这里有一个桃花潭,要是看桃花,还得到十里以外,‘万家酒店’就是姓万的人开的酒店呀!我这样说,是因为太想见您,太想和您成为朋友了!"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要好的朋友.喜欢这个故事吗?故事里说的要好的朋友是谁?  相似文献   

18.
李白家世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内证法证明李白不是胡人,亦不是李广等人后裔.李白系出身于寒俗的“斗鸡徒”之家.他少年时因遭遇“北门厄”事件,致使家破人亡,此后遂“隐易姓名”,只身逃到四川“绥山”(峨眉山)一带.李白的真实姓名不是姓李,名白,字太白.  相似文献   

19.
对于"诗圣"这一美誉,历代学人多认为其特指的对象是杜甫。明代杨慎却将"诗圣"的桂冠戴在李白头上,显示出扬李抑杜的诗学倾向。究其根因:一、杨慎和李白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二、李白的诗歌更能符合杨慎含蓄蕴藉和诗以道性情的诗歌美学;三、比之杜甫的苦吟,李白敏捷的才思更能让才气横溢的杨慎折服;四、比起杜甫诗的偏枯,杨慎更欣赏李白流畅的诗风。杨慎的观点为文学史上的"诗圣"说,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20.
超级星期八     
天气预报爸爸:从早上起就下大雨,你干吗还洗衣服?晾不干呀。妈妈:奇怪,昨天天气预报说今天是天晴的。女儿:那一定是太阳忘了听天气预报了。夜黑风高时,一个女人从殡仪馆门口走出,上了出租车……司机拿出苹果刚要吃,女人幽幽地说:“我生前也爱吃苹果。”司机猛地僵住了。“但生完小孩以后就不爱吃了。”那女人又说了一句。(以上两则由浙江海宁市实验小学六(3)班倪洛伟摘)狗说:人们都把肉吃光了,我不啃骨头还能吃什么,可人类却说我们只知道啃骨头。驴说:我拉了一辈子的磨,总算明白了地球真的是圆的。鸽子说:我偷吃人类的粮食,人们却还叫我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