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技术发展与观念进步,产品和服务有着实实在在差异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了。在这个阶段,任何一个品牌都很难保有传统意义上的卖点,产品的差异正转变为情感的差异,针对普通广告具备的几大特征,广告可以逆其道而行,以人性化为导向,探求更为成功的创意。  相似文献   

2.
首脑外交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现象。首脑外交在解决重大国际危机、化解国际冲突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堪称是首脑外交成功的典范,展开对此次危机化解方式的分析研究,对于处理战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单人项目,即所谓的翻腾动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高、轻、飘"的盛誉.近年来,我国单人项目运动员无论在难度上、质量上又攀登了新的高峰.在1979年的苏州比赛中,广东运动员吴华新首次在比赛中成功地完成了1080°直体旋;在1980年的杭州比赛中,广东的陈世民第一次在比赛中成功地完成了前空翻三周的高难动作,取得了9.8分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成功是基于其充分挖掘职业教育真正的内涵,以理论实践的统一、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高昂的经费投入为保障的,它的成功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职业教育要想更快更好的发展,应在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完善法律法规,经费投入等方面去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之所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与它成功的学校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中国与新加坡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分析新加坡成功的学校德育,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的学校德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与它成功的学校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中国和新加坡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分析新加坡成功的学校德育,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的学校德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中国篮协官方网站公布的CBA联赛7个赛季纪律处罚情况的统计,破坏赛场秩序行为最多的当属观众.但由于其不是篮协的管理对象,篮协的章程和相关纪律规定不能直接适用于观众,所以CBA对观众破坏赛场秩序行为的规制措施有限且效果不佳.NBA是世界上运营最成功的职业篮球联赛,虽然也曾发生过不少球场球迷骚乱事件,但其在优化观众观赛体验、规制观众破坏赛场秩序行为、控制球场秩序以及申诉审查机制等方面有着一系列独特的经验、规则和制度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扶贫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经济支持和物质帮助只是“外因”,贫困地区人民的内生动力才是“内因”。单纯地依靠政府支持即使脱贫成功也会面临返贫的危险,只有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内生动力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新时代教育扶贫思想立足国内外实际,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教育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对于研判局势、理清现状,巩固脱贫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体运动的计算机仿真分析在体育运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成功地应用于如跳水、体操、蹦床、举重等竞技体育项目.通过总结人体运动仿真分析的建模方法,分析几种主要建模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一步讨论了人体运动仿真的可视化技术,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成功的保障。舟山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从整体上看,舟山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国际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文章从舟山企业的创新现状着手,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从《搜神记》和《世说新语》疑问句语气助词使用的共性和个性现象来看,在中古汉语前期,魏晋南北朝疑问句语气助词大量衰落,这在中古同期相继成书的文献比较中较为突出地呈现出这一态势。  相似文献   

12.
《世说新语》敬胤注与刘孝标注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学者汪藻《世说叙录》一书存留萧齐敬胤注39条,非音韵训诂类注释,其主旨同刘孝标注一样,一为广异闻,二为考辨史料。刘孝标注审慎谨严、精赅简要,敬胤注诚不可与之同日而语,但作为发现《世说新语》价值之第一人,敬胤发轫之力,功不可没。对比二家注释,刘注在史料的采用和真伪辨析上,显然对敬胤注有所借鉴.有的明系直接引自敬胤注。  相似文献   

13.
杜甫评价庾信作品时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后又屡屡用"老成"评价他人的文学作品。"老成"体现出杜甫的文学审美观念,也是杜甫作品努力追求并达成的艺术高点。溯源"老成"一词词义,结合历代文学批评家对"老成"的理解,分析杜甫后期作品,发现"老成"一词既有"穷而后工"之意,也有"宏博渊雅"之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从高适创作的艺术风格与本诗的形象体系,探索了《燕歌行》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及其艺术表现的结构美和修辞美。并且根据本诗中关于唐军主将本质性格的描写,结合《新唐书》中《张九龄传》、《张守珪传》的记载,明确高适创作此诗决不是为了讽刺张守珪,而是为了讽刺安禄山,由此,《燕歌行》的认识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5.
陆贾《新语》是汉初易学发展的重要开端。陆贾继承和发展《周易》的“天地人一体”观,并以“仁”、“义”为最高范畴来阐述其政治学说,显示了其以“仁”、“义”说易的特点,客观上发展了易学。他在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的过程中,显示了其说易重义理的特点,首开汉初学者重义理以说易的风气。陆贾《新语》虽然不是易学专著,但对易学问题有不少论述,客观上促进了汉代易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界历来对刘基《郁离子》的命名阐释均不正确,实际上《郁离子》之名出自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考之刘基的生平与创作,这是符合事实的。  相似文献   

17.
在魏晋"言意之辨"中,荀粲、荀俣及王弼的立场均属于"言不尽意"派;欧阳建虽将其观点概括为"言尽意",但该观点却未能在逻辑上构成对"言不尽意"论的否定。荀粲"言不尽意"的命题透显出语言无用论的倾向;荀俣和王弼的观点则属于工具论的语言观,他们继承了中国语言观的主流传统;欧阳建"言尽意"的命题蕴含着另一种非主流的工具论语言观,此种语言工具论与荀俣和王弼所代表的语言观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包涵心语》一书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应以包涵为榜样,深刻认识自身担负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不断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庾信42岁出使北朝后,便羁留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北朝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环境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后人评价"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东"。从他的心态变化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对其诗赋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体会出整个由南入北的士人适应北朝生活环境的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从身法的角度探讨太极十三势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十三势之“势”进行探讨.研究认为:1)“势”是一种原始的、潜在的、并贯穿于太极拳运动始终的能量.无论太极运动形态怎么变化,必须保持“势”的不丢.2)“势”蕴含于太极拳身法之中,保持正确的太极拳身法是维系“势”这种能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