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谎言与真实     
新闻的真实为所有新闻人所追求.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媒体的表现却让人有理由怀疑:一直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为傲的美国媒体是否是一直戴着面具的伪君子?本文选取的两个人物皆出自当今美国的顶尖媒体:近乎疯狂地制造虚假新闻的<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对新闻真实性要求近乎苛刻的<洛杉矶时报>的记者索尼亚·纳扎里奥.似乎他们中的哪一个都难以真正代表美国新闻人,但从他们的事例中人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媒体对真实的追求从来都是社会对诚信的追求的镜子.  相似文献   

2.
客观·公正·全面·平衡——论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具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学观念体系中,真实性居于最核心的地位,是所有其他新闻学观念的基石。新闻真实性的下位观念是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等。这些观念既保证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实现,又体现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某些内容,即服务于新闻的真实性观念。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克·富勒明确指出:“客观这个概念就像其他概念一样,可以用做研究被记者用来描述真实性原则的含义和局限性的一个极好的起点。”①在我国新闻界,虽然人们也都坚持真实性原则,但很多人并不认同真实性原则的下位观念。由于理念的缺失,新闻失实在所难免。客观性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3.
陆仲阳 《新闻记者》2003,(10):54-54
由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是讲述美国新闻人和他们所理解追求的好新闻的书。该书原版英文书名直译过来是“关于新闻的新闻:危险中的美国新闻界”。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本反思之作。作者为美国权威报纸《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伦纳德·小唐  相似文献   

4.
一、真实是新闻的立足之本,更是媒体的立命之本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基石,是新闻报道不可动摇的原则,也是新闻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可以说各个层面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也是对新闻核心价值的追求,是新闻业界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集中守望。一家媒体对新闻事实真实性把握能力的高低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媒体在民生大众中公信力强弱的标志,媒体的权威是靠一篇篇尊重事实的报道长年累月经营起来的。相反,一篇虚假报道有可能瞬间导致媒体权威的丧失。美国名报拥有152年历史的《纽约时报》因为刊登了造假高手杰森·布莱尔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发生的"纸包子"假新闻事件,在全国新闻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也引起了受众对假新闻问题的深刻关注。《解放军报》对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一直非常重视,在《军事记者》今年第5期封五刊登了关于在读者中开展"确保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启事。现选择部分稿件予以刊发,希望这些稿件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能够引起媒体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记者抢新闻的行动不是也不应是一种短期的、无组织、无计划的行为,记者抢新闻关系到媒体的形象和具体的利益,因此记者抢新闻的行动应是媒体设计的一部分,是客观而真实可操作的内容。媒体要宏观上把握记者抢新闻的行动计划,就应遵循以下的宗旨和原则。1.宗旨:在追求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新闻的独特新颖  相似文献   

7.
牛炳文 《新闻界》2007,(2):74-75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最基本的属性,一方面,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真实性也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因而成为新闻报道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成为传媒公信力的关键。《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信条草案》第一条规定:“报  相似文献   

8.
展江 《军事记者》2001,(6):32-33
一、朝鲜—越南—波斯湾—巴尔干在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中,战地记者队伍扩展到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然而主宰战时国际舆论的战地记者仍然来自新闻传播大国。朝鲜战争中,戴维·道格拉斯·邓肯1916— 用相机为《生活》画报续写战地新篇。《纽约先驱论坛报》双杰霍默·比加特1907—1991和玛格丽特·希金斯1922—1966争奇斗妍。新华社的华山1920—1985和人民日报的李庆等人1922—1996无疑是中国记者中的明星。越南战争是报道最为出色的少数战争之一。由于没有正式宣战,美国人无法建立新闻检查制度,战地记者得以自由出入战…  相似文献   

9.
由网络博客想到新闻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健 《军事记者》2004,(10):56-57
一个只关注传统媒体的人,可能对网上“揭竿而起”的情况毫无知察。我用“揭竿而起”这个字眼,是因为这个近年来“疯长”的现代劳什子,衍生出许多让我们瞠目结舌的前卫乃至“反叛”的东西来,搞得我们手足失措。或许正是缘于此,2002年5月13日,美国《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今年新年钟声敲响的前夕,《今日美国报》又发表了该报驻华盛顿记者凯西·基利的一篇报道,题目是《随心所欲的博客正在改变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博客影响的迅速扩大,引发的不仅是人们对传统媒体遭受冲击的严肃思索,同时也触动了人们对新闻…  相似文献   

10.
试析报纸记者的网络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军 《新闻记者》2006,(6):22-24
网络时代的记者素质记者素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格里高利·法弗里在担任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主席时说:记者是“一群热爱语言,一直精益求精、心怀敬畏地使用它的人,他们吃苦耐劳,并随时准备被闹钟叫醒。”在网络时代,对每一位记者的要求更高。美联社录用新记者时,既要求候选人有可靠的新闻写作本领,也将其个人网页作为参  相似文献   

11.
新闻真实性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提出新闻真实作为一个新闻传播学范畴,它应该是一种经过对记者判断认定的依据真实,而不是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新闻传播必须追求和坚持的原则,经过记者和新闻传播机构判断和认定的依据真实,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属性和特点。国内以往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看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够完善,同时易于陷入形而上问题的论争之中。科学地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剧《匹诺曹》以记者群体生活为背景,以YGN和MSC两家电视台的竞争为主线,呈现新闻媒体和记者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报道和影响。该剧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新闻行业和新闻记者群体的生存状态,其中也留下值得深思的新闻观点,如新闻真实和新闻影响哪个更重要;观众应该看的新闻和观众想看的新闻何为先后;新闻记者如何平衡职业人和社会人身份等。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05年度全球亿万富翁榜,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虽然财产略微缩水,但仍以465亿美元的身价连续第11年蝉联全球最富。而瑞典家具巨头、“宜家”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以230亿美元身价排名第六。这则消息也为2004年的一桩新闻“公案”画上一个句号。2004年4月初,瑞典《商业周刊》率先报道了“全球首富易主”的消息,报道称:由于美元汇率下降,瑞典宜家公司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以4000亿瑞典克朗(约合53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将盖茨挤下世界首富的宝座。这条消息很快被路透社等多家媒体引用。然而,两天后宜家公司发…  相似文献   

14.
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提问来诱导对方开口。《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的作者杰克·海敦指出:“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他们的话都是经验之谈,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新闻记者而言的重要性。一、与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新闻记者采访某个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而…  相似文献   

15.
张谦 《新闻爱好者》2002,(12):26-27
17世纪,英国小说家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中描绘了一个扒粪者的形象,此人手拿粪耙,只顾低头扒粪,连上帝的恩赐都不放在眼里。1906年4月,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华盛顿美国众议院办公大楼奠基仪式上发表演说,将当时专门揭露各种腐败现象的一批记者、作家和批评家冠以“扒粪者”(Muckraker)之名。这些人实际上是黑幕揭发者,他们以杂志为阵地,通过深入调查,专门发表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纪实文章,在百年前的美国新闻史上写就了辉煌的一页———黑幕揭发运动。一这场运动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资产阶级报纸的办报人及其编辑记者,很坦率地承认他们的一个想法是赚钱。美国报纸批评家A·J·利布林就指出:“新闻的社会职能是通消息,但是它的作用是赚钱。”美国《底特律新闻》的记者杰克·海顿更鲜明地指出:“办报是一种企业。它的招牌上是有污点的,而且还会不断有新的污点出现。新闻记者也不是什么神人。他们贪财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嗜酒的程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新闻记者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帮能  相似文献   

17.
1921年6月2日,时值电报问世25周年庆诞。美国《纽约时报》对这一历史性的发明,刊发了一篇短小精悍的社论,其中传递给全社会的一个重要信息是:现今人们每年获取的信息量是25年前的50倍。对这一重要信息,当时在美国至少有16人作出了积极反应。即就是,着意创办一份文摘性期刊,让人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尽快获取自己急需的东西。这16位具有先见之明的人中,既有作家、律师和不动产推销员,又有原本就在新闻机构从业的编辑、记者。也有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甚至还有一位名叫叶瑟·麦卡锡的国会议员。他们都以敏锐的视角认为创办文摘刊…  相似文献   

1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一旦离开了真实性,新闻也就失去了其合法性根基,立即坍塌下来。因此,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中,真实性或客观性问题已经成为新闻行业安身立命的大问题,也成为折磨一代又一代新闻从业者的心结。但是,现实中新闻生产却难与假新闻绝缘,不论是出于主观原因,还是缘自客观原因,假新闻一直如影随形地追逐着真实的新闻。综观中外新闻史,真/假新闻的较量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在中国新闻生产语境中,对假新闻的抵制和阻击一直是十分坚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新闻事业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只有坚持新闻真实性,新闻媒介才能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1908年制定的《记者守则》第4条就规定:“记者只应写他所深信为真实的东西。”我国新闻工作者十分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把这一点提高到新闻工作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来认识。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实践中,必须时刻绷紧“真实性原则”之弦,树立强烈的求是意识,防止新闻失实。 求是意识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树立求是意识,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记者来说至关重要,舍此则…  相似文献   

20.
本书被美国评论界誉为“最具权威性的新闻案例分析”、“一部西方新闻记者的《圣经》”。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学究气十足地大谈特谈新闻理论.而是借用同事的嘴巴.讲述他们自身的成才历程、采访经验、幕后故事和在报道中不便说出的真实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