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提高船舶消防训练和自动评估的效率,节约训练成本,设计船舶消防训练和自动评估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设备仿真模块、评估模块和试题模块。设备仿真模块利用粒子系统和碰撞检测技术实现对消防设备的模拟操作和场景仿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规范》,评估模块提出一种对消防训练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自动评估的算法。试题模块负责制定评估标准和设计评估试题。评估实例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船舶消防训练和评估的要求,可应用于消防训练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船舶操纵模拟器技术性能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在调查和分析国内船舶操纵模拟器的需求情况、国际公约规定、国外船舶操纵模拟器的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对我国船舶操纵模拟器技术性能标准进行探讨,确定了标准的基本内容。考虑到船舶操纵模拟器在我国安装和应用的具体情况,将船舶操纵模拟器分为C1~C33个级别,以切合不同层次和类型训练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级别船舶操纵模拟器,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能与设备配置要求。  相似文献   

3.
围绕船舶发生的物权或债权关系是我国《海商法》调整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海商法规范的船舶相对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船舶而言只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我国《海商法》调整的几类海事法律关系中船舶的范围也各有不同。笔者以我国海商法第三条中船舶的定义为基础对各章节中所适用的船舶之具体范围进行详细分析 ,力求弄清其区别与联系 ,以便对海商法理论的研究和海事审判实务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4.
《沿海、内河船舶保险条款》取代了原来的《国内船舶保险条款》已快3年了。本文从保险范围、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险金额、索赔和赔偿、被保险人的义务等6个方面对新、旧条款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内河船舶碰撞人的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对船舶航行安全有显著影响的人的因素,引入SwainGuttmann模型和贝叶斯网络分析内河船舶碰撞事故。依据SwainGuttmann模型的信息处理过程(感知、决策和行动)梳理内河船舶碰撞形成机理。利用领域专家知识和小样本量数据学习法构建贝叶斯网络,计算网络节点间的条件概率。利用贝叶斯网络的不确定性知识推理方法,得出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关键人的因素。该结果与真实事故案例统计结果相吻合,这说明SwainGuttmann模型和贝叶斯网络适用于对内河船舶航行安全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船舶在航行中的设备检测和智能维护,对支持智能船舶的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大量实船运维数据,提出基于设备衰退机制的动态决策树模型,对船舶设备的衰退过程进行预测。将分析结果同步可视化到设备模型中,从而减少船舶运维中由设备故障带来的不确定性,提升船舶智能化水平。开发船舶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将大数据的集中分析能力、数据库的集成管理能力和3D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实现船舶的一体化和智能化管理与维护。  相似文献   

7.
船舶瘫船状态与原始动力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并研究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关于船舶瘫船状态和船舶原始动力源的规定和要求、瘫船状态基本特征和船舶原始动力源的主要型式、应急电源和船舶动力机械的起动装置的要求以及船舶原始动力源的维护与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船舶交通运输领域中众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现状的基础上,综述《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体系分层思路;着重叙述《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的体系构架总图和各层次上标准的分布与组成;编制《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船舶定线制(2008)》和《长江口船舶报告制》自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长江口船舶定线制》自2002年9月1日试行以来,在规范船舶航行、防止和减少水上事故发生、改善通航环境等方面均发挥很大作用,但随着航运发展和长江口深水航道3期工程的建设,长江口水域的航道和船舶交通流等情况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船舶碰撞责任保险条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英国伦敦保险人协会制定的《协会船舶定期保险条款(1995)》(ITC 95)中的船舶碰撞责任保险条款的碰撞责任,包括英国判例法所确立的有关赔偿范围、法律费用和交叉责任等方面的主要原则;分析中国人保的《船舶保险条款(1986)》(PICC 86)与ITC 95的不同规定以及姐妹船条款、免赔额条款在船舶碰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深水航道超大型船舶交会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超大型船舶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内的双向通航能力,以实际航道尺度为边界条件,在三自由度MMG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浅水效应、船间效应和岸壁效应,建立船舶操纵运动模型。利用MATLAB对10万吨级的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交会进行仿真,并对风、流和两船不同间距对船舶交会的影响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宽度可基本满足船宽之和在90 m内的超大型船舶交会。  相似文献   

12.
为使海警船性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建立以满足任务要求且使单位投资与使用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海警船船型论证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找到船舶主尺度的变化规律和船舶主要要素对投资与使用成本的影响规律.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对船舶主尺度的优化.以一艘设计排水量为4 500 t的海警船为例进行船型论证,并将论证结果与国外类似船舶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表明该模型能够为海警船的论证选型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和提高船舶营运效益,根据集装箱船舶的稳性衡准最基本条件及集装箱绑扎设备的受力等对船舶稳性的要求,在保证船舶处于合适稳性范围下,探讨减少使用压载水问题,系统描述对集装箱船舶满载航行时实践"零压载水"(zero ballast)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为使邮船船型方案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有更好的经济性,充分考虑邮船运输自身的特点,从经济、客户、企业、环境等方面建立邮船船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三亚至东南亚地区的邮船航线为例设立初选船型方案,结合CRITIC法和TOPSIS法对一系列船型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出综合表现最好的邮船船型方案。这种方法使邮船船型的选择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在航集装箱船的摇摆姿态尤其是横摇姿态,利用假定概率模型的方法对集装箱船关键位置处的摇摆姿态进行研究,并构建摇摆概率模型,讨论并确定该模型的相关参数,从而建立集装箱船摇摆姿态的概率模型。结果表明,集装箱船不同位置处的纵摇角、横摇角和垂向加速度的概率模型近似服从高斯分布,仅其相关参数不同。该方法从在航集装箱船摇摆姿态的角度为船舶航行安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选择大型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从成本、技术、能耗、外观等4个方面构建船型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采用证据推理法,借助IDS软件,对各船型进行综合评价.以3 000吨级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选择为例,通过评价圆舭船型、穿浪双体船型和三体船型,验证该方法在大型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选择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现有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设计与开发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该平台由嵌入式计算机硬件和嵌入式软件组成,统一采集和传输协议,可实现更多不同类型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显示与查询.该平台支持船到岸的报警以及用户自定义信息发送,能自动、快速地对远程请求作出响应;满 足对参数的远程修改以及远程维护和管理的要求.通过采用具有应急电源保障的24 V直流电源供电和电源 隔离保护,对传感器的信号接口进行隔离保护,提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该平台在为岸基提供船舶实时信息的同时,可进一步实现对船舶的远程监控和船队的优化管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船舶能耗和排放估测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提出面向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大数据的完全自下而上的船舶能耗和排放估测新方法。该方法视船舶为一种基于船舶航迹的线排放源,在构建船舶网格化轨迹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每个网格航段的持续时间和发动机负载,实现船舶能耗和排放的精细化建模,统一船舶排放总量和空间分布计算。实船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提供更加准确的船舶能耗估计,并可灵活计算各种航行状态、船队规模和时空尺度的能耗和排放清单。  相似文献   

19.
根据洋山港自然、地理条件,运用目前在航道论证方面已经比较成熟的船舶操纵模拟器,有针对性地对大风天气下靠泊超大型船舶安全撤离航道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所选8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模拟船型撤离航道进行模拟试验的结果和在对试验数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超大型船舶安全撤离航道的具体方法.为洋山港超大型船舶在大风天气下安全撤离航道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估法的大型船舶模拟操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受训海员对大型船舶的操控能力,以现有船舶操纵模拟器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IMO及我国海事局考试和评估项目要求为标准,应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船舶操纵评价模型.采用两级评价制与多级评价制相结合的办法,设计通过船舶操纵模拟器考试和评估系统对大型船舶模拟操作训练作出成绩评估的系统,实现科学而实用的评分功能,最终提高海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