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是德国教育家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新的教育理论范畴。文章分析了这一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论述了非连续性教育的几种形式及其教育价值,并探讨了该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连续性教育”是德国教育哲学家O·F·博尔诺夫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那些为应对和处理妨碍生命连续正常发展的意外偶然事件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博尔诺夫主要是基于存在哲学来诠释他的非连续性教育理论的。时代的发展赋予非连续性教育以新的内涵,尤其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对非连续性现象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是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这一思想的产生,非连续性教育的形式及其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教育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萌发于文化教育学流派,最终由德国著名哲学家博尔诺夫形成体系。作为教育人类学的杰出代表,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属于他的教育人类学的一部分,它论述了非连续性教育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的方式及其应用。   博尔诺夫批判地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的一些观点。存在主义认为,在人的生活中突然出现的一些非连续性的事件或外来干扰并不只是一种偶然事件,而是深深地隐藏于人类存在的本质中,也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不可避免的。博尔诺夫认为,以往的各种教育学派有一种共同的认识,即认为教育是…  相似文献   

5.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是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这一思想对我国当前德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是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这一思想对我国当前德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人类学观察的原则出发,博尔诺夫详细分析了教育世界的价值走向,创造性地提出教育学的人类学研究方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对非连续性教育探究的必要性、迫切性与适宜性的细腻勾勒。非连续性教育是人类学整体性原则、文化相对性原则、解释性原则乃至实然与应然整合原则的综合体现。对教育的非连续性本质的讨论可能会关注"生存—生活—生命世界"三重格局的教育开展,关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间的整体教育关联,关注社会变迁带来的教育策略的适应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是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这一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这一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金华 《班主任》2012,(3):8-10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博尔诺夫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是博尔诺夫针对传统教育的不足,吸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精华,创建性地形成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但以往教育学对人的发展的研究,注重的是发展的连续性,忽视了发展的非连续性.针对这一缺陷,本文论述了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原因以及它的教育形式,重点评述了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