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报纸开展批评无论从理论上或是从实践上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讲,它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对党和政府工作及国家各级工作人员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从现实生活中看,运用报纸开展批评是改进工作的有效手段.有时一个问题出现后,上级批评,内部通报,往往收效不大,有些人甚至拒不认错或顶着不办,而一经报纸公开揭露后,就能很快形成舆论压力,有关人员再要置之不理,就比较困难了.  相似文献   

2.
西方的新闻采写理论由于其西方新闻观、报纸商品化和西方文化背景等等根源,同我国的新闻采写理论在现实上和理论上毕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那么,在探索我国新闻采写理论的道路上,如何从理论上评价和从实践上借鉴西方新闻采写理论,有效地促进我国新闻采写实践和新闻事业的发展?《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正是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谈文积萃     
报纸工作不能离开理论,所有的社论和文章,都要力求从理论上说明问题。所谓从理论上说明问题,就是要讲讲历史,讲一讲如何观察現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矛盾现象。如果是政治问题,就得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整个文章的逻辑都应当用辩证法贯穿起来。这就是说,任何文章都要有分析,不能囫囵呑枣,也不能武断,否則变成了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4.
一张报纸的特色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特色的报纸不会有大的社会影响,不会有大的发行量,也不会有多大的前途.谈报纸的特色离不开讲传统,讲传统免不了要看历史.所以谈工人日报的特色就有必要简略回顾一下工人日报的历史.我想从我理解的工人日报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段,谈谈工人日报特色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早在五十年代中期,胡乔木就向新闻工作者提出了重视研究新闻理论的问题。他曾不止一次地对《人民日报》编辑部负责同志讲过:在新闻采写和编辑工作方面,我们有不少经验,但是既没有从新闻业务上去整理和总结,更没有从新闻理论上去整理和总结,使我们的报纸工作缺乏理论的指导,这是我们的报纸常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摇摆状态的主要原因。 胡乔木认为:外国新闻学的历史虽然比我们早,  相似文献   

6.
消息这种体裁在报纸上从质量和数量来说都应居首要地位,没有消息,报纸就称不上"新闻纸".目前,在一些报纸上,消息却处于弱势地位,而总结式的报告却充斥版面,内容大多空洞无物,读来令人乏味至极.若是消息长期处于弱势,报纸就不可能吸引读者.消息这一新闻"决餐"质量亟待提高,这是每个采编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纵观报纸功能演进历程,一部报业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新闻报道边界不断拓展、报纸内容不断丰富的历史.研究报纸功能演进脉络,认清报纸功能演进的基本路向,把握拓展新闻报道边界艺术,是破解传统纸媒发展困境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
全国部分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次报纸工作经验交流会,于4月15日至21日先后在开封和洛阳召开。有17个省市29家报社的负责人和编采人员参加。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报纸的政治方向问题和历史文化名城报纸如何进一步办出自己的特色。本刊这期刊登了几篇发言材料,供同行们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追溯历史,从报纸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版面新闻信息容量与版面容量的关系问题,只是由于当时的报纸处于一个发展中的初级阶段,这个问题未能系统地提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学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这个问题才逐渐引起新闻界的普遍重视和注意.那么,如何处理好报纸版面新闻信息容量与版面容量的关系,就成为报纸编辑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报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报纸的的新闻及其思想的质量上。它取决于新闻编采人员的“内力”,即综合能力。传统“大报”拥有专业素质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职业精神高尚、思想方法科学、认识问题深刻的编采人员,以及他们在读者心目中的权威形象,这是当今报业市场竞争中的最大财富。“大报”参与并赢得竞争的利器在于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上。开发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报纸编采人员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必须从提高他们的思想能力开始。  相似文献   

11.
全国部分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次报纸工作经验交流会。于4月15日至21日先后在开封和洛阳召开。有17个省市29家报社的负责人和编采人员参加。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报纸的政治方向问题和历史文化名城报纸如何进一步办出自己的特色。本刊这期刊登了几篇发言材料,供同行们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在党的整个思想工作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规定了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任务。在国际方面,规定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任务,在国内方面,也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阶级斗争任务。公报指出国内仍然存在着没有改造好的地主分子、富农分子、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以及残余的反革命分子;同时,社会上还存在着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存在着一部分小生产者的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因此,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对主要是担负着思想斗争任务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应该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在理论上、政治上、思想上以及对我们的工作上的巨大指导意义。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还应该考虑到,报纸和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学习公报就是要明确地认识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无产阶级报纸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报纸经验交流会,于7月9日至14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历史文化名城35家报纸的代表和首都新闻单位的特邀代表共7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着新闻改革就如何把各家名城报纸办成名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有15家名城报纸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认为,最重要的是抓好报纸的改革,树立商品经济观念,用生产力标准来检验报纸工作,从本地实际出发,办出地方特色,把历史文化的宣传同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为本地经济发展,物质文明和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报纸的全面市场化运作,各家报社纷纷在报纸的包装--版式的多样化设计上下足了功夫.印刷技术的提高,使国内的报纸大多实现了彩版印刷,报纸的视觉质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彩色报纸的全面上市,使各平面媒体展开了新一轮的市场份额竞争,异彩纷呈的彩报时代的到来,给报纸采编人员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报纸版面色彩定位的问题已经无法回避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5.
广告影响下的中国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传媒的历史上,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都曾控制和影响报纸.早期的政党报纸步入商业化时代后,不再接受政府津贴,在经济来源上,广告取代政党成了报纸生存的主要支撑.正如威尔伯·施拉姆所说:"如果广告不发生效应……报纸将从它们现在的一大叠变成每份只有4~8页."[1]广告商成了绝对的主导者,报纸提供的内容产品看似满足读者的需要,实际是为了满足广告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报纸插图照片是报纸固有的和最基本的一种照片运用形式。翻开报纸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报纸在最初运用照片的时候,是首先从插图照片开始的。后来报纸照片的画刊,各种栏目等形式的出现,都是从插图照片演变和发展的。因此,探讨一下报纸插图照片的运用问题,很有必要。报纸的插图照片在报纸上是紧密配合某一报道中心、消息、通讯、特写的。一般地说,插图照片在报纸上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从属于某一具体的文字报道。插图照片的作用在于使文字报道更加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17.
扩版的要害是质量高兴烈,王庭僚报纸为什么要扩版?什么时候该扩?什么时候不该扩?报纸的最佳版数是多少?这是应该从理论上研究的问题;扩版以后遇到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有哪些经验和教训?这又是报界应该交流的问题。端正指导思想走出扩版误区报纸扩版增期,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盛学军 《传媒》2006,(1):40-41
报纸的发行量是报纸质量、实力、影响力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体现.为了发行量,各报社都采取了很多不同的措施和手段.有的认为发行量过大影响经济效益而适度控制;有的是想不断超越自我和别人,但底气不足;有的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明明是发行量上不去还美其名日不想上,自找台阶下;有的不择手段、挖空心思,甚至弄虚作假虚报发行量.因此,报纸发行量不知给报社的发行人员、经营人员、办报人员带来了多少喜和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报纸从一开始起步就依托着文化的滋养。这种滋养,从上个世纪初的报纸副刊到时下不少报纸的文化周刊、人文周刊一直得以体现。上个世纪初,深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的文化人大多成为报业发展的重要推手,胡适、鲁迅、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大家更是报业人员出身。他们的介入使文化担当了报业发展中的巨大历史责任和文化责任。报纸的副刊因为承担...  相似文献   

20.
在刚过去的三年中,中国都市类报纸发展不尽人意,许多媒体广告营业额下降,增长速度放缓,盈利下降,个别报纸甚至入不敷出,长此下去,最终会使这些报纸走向消亡。《申报》是我国历史上一份成功的商业报纸,本文从《申报》的经营业务研究出发,给当前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提出一些历史上成功的意见和建议,为广大报人在经营上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