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孙鸿 《安康学院学报》2014,(1):19-21,49
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收藏的形式和渠道暗合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民众立场,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本文以安康百匾堂为切入点,认为民间是对国家收藏的“拾遗补缺”,政府应加以合理引导使其成为  相似文献   

2.
开万千气象,承皓皓春风,传故地文明,通八方文脉。 回首百年,弹指一挥间,从稚子逐渐成长,从狭窄逐渐宽泛,从浅表逐渐深入,《保山师专学报》的百期历史,不仅仅是刊物与编辑的成长史,还辉映着学校的发展史,反映着地方乃至全国经济、文化及社会的进步史。  相似文献   

3.
常州道情不仅是一种地方曲艺,更是常州人曾经的文化符号。文章针对常州道情存在的文化、性别、流派“三大缺失”,对百余年来常州地方曲艺出现的生存危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性探究。  相似文献   

4.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是学报创刊以来出刊的100期。学报编辑部拟于5月25—26日举办“《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百期庆祝活动暨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其生动丰富的地方文化对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把优秀地方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既是培养民族自信心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和人才成长的需要。地方文化的人文性和语文课程是语文教育的主渠道特点,决定了优秀地方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是可行的。教师先要搜集、整理和提炼文化资料,全面把握,寻找融入点、融入口,主要依托课堂,通过识字、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教学活动,紧扣教学流程,选择合理的方式融入。  相似文献   

6.
疏志芳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3):142-144,152
特色馆藏是一个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代表一个图书馆的馆藏质量,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建设图书馆的特色馆藏,除了体现“学科性”以外,还应讲求”地方性”。我校图书馆应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特点,以池州经济、池州文化、池州文献等为导向,培育馆藏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地性”通过课程在高校与地方之间进行双向流动与转化,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并获得地方高度认同的课程文化,促进高校与地方的共同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课程设置缺乏地域特色、乡土情怀缺失等导致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制约了“接地气”的人才培养。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课程文化的“在地性”,“接地气”课程文化追求与地方形成了共生模式,在地化教育为地方提供了“贴地式”的人才培养,因而课程文化“在地性”追求成为地方高师院校的必然选择。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文化“在地性”追求的实现路径是:立足本土,继承与发扬地域文化,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文化扎根,自觉践行文化自觉,构建文化落地的课程体系;生命在场,贴地行走的“课程扶志”,实现乡土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8.
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为地方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创造了条件。基于新文科的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采用“五个融合”即地方文化+英语、线上+线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实现地方文化英语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手段的优化及教学评价的完善,将地方文化有效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旨在培养了解和热爱地方文化、具有文化自觉和自信、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对外传播地方文化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宽泛性、非系统性和"理想性",致使这一由面及点的教学具有很大局限性,很难达到提高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效果。国家语言文化政策的要求及地方在推广汉语、进行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使得地方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势在必行。地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紧密关系、前贤对地方文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及地方文化特有的优势使地方文化在对外汉语中的开展极具可行性。在具体推行形式上,地方文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采用专题形式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西关文化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地方文化。所谓地方文化,是指某一地区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文化。主要包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则包括衣食住行文化,商业文化,语言、艺术、风俗、科教及宗教文化,体现出地方性、通俗性、生活性。而西关文化教程正是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学科特色是构成地方高校学报编辑出版质量支撑点的重要因素。学科特色是学报学术支撑和创品牌的关键,学报编辑出版应以学科特色为支撑点,地方高校学报依靠特色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试析提升高校学报质量和档次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部分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科研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而这些高校学报的发展则相对滞后。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了部分高校学报存在的差距,分析了差距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学报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报主编、编辑必须强化学报的质量意识,努力提高学报质量。突出学报的特点和个性,既强调“现实价值量”,更要注重“后期使用率”;在“新”字上下功夫。主编、编辑要从政治、道德。业务、专业、知识面等方面有意识地提高编辑素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学报的办刊状况,特别是地方综合性院校学报,提出学报定位应围绕加强宣传、服务作者和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德州学院学报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学报的办刊状况,特别是地方综合性院校学报,提出学报定位应围绕加强宣传、服务作者和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德州学院学报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非"核心期刊"的地方高校社科学报数量众多,作为交流学术思想,浓化高校学术氛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术研究阵地,如何不断地提高刊物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刊物的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地方高校社科学报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实践中应客观看待"核心期刊"或期刊索引来源期刊的遴选与评价,通过树立合理的办刊理念、找准学报发展定位、特色栏目、通过多种渠道开拓优质稿源、加强学术策划、建设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等多种措施,探索不断提高非"核心期刊"的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特色化强刊之路。  相似文献   

17.
作为学报编辑工作的重要一环,排版质量是影响学报出版质量的重要因素和直观体现;重视学报排版质量,可以突出版式层次性,并降低图文差错率;注重研究学报排版规律,找出质量控制因素,以保证学报出版的质量。排版人员不仅要掌握熟练的编排技术,还要重视排版格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并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报成为编校印装质量都臻于上品的期刊。  相似文献   

18.
电大学报编辑的信息素质和技术素质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对包括广播电视大学在内的高校学报编辑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除具备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必备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和技术素质,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学报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6、2007、2008)》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09、2010版)》所发布的权威数据,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5-2009年的办刊质量从载文量与可被引文献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以及基金论文比、被引期刊数和WEB即年下载率等参考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刊物学术影响力在逐年提升。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影响因子的提出及其计算公式,分析了《红河学院学报》影响因子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导向政策,扩大优秀稿源,减少出版时滞,提高学报的使用率,努力挖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加强特色栏目建设"等提高《红河学院学报》影响因子及办刊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