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天,天气比较闷热,下午一二节是作文课,想到那憋闷的教室,死气沉沉的气氛,我发愁了:怎么才能在这“垃圾时间”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呢?我不经意间想到了上午的一件事:我正走着,几个学生迎面走来说:“老师,你掉东西了。”我本能地一扭头,什么也没有。看着我一脸茫然,他们哈哈大笑:“老师,今天是愚人节。”  相似文献   

2.
某小学一位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希望做的是什么",没想到一位同学说的是:"老师,我最想犯错误."这句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却引起了这位班主任的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想犯错误呢?难道他是非不分?还是心理上有毛病?这位平时不显眼的学生,怎么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呢?此时,这位班主任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制止了大家的哄笑,随即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为了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位班主任抽空找他谈心.起初他怎么也不肯说,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和诱导,才吐露真言.他说,想犯错误为的是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由此引发班主任的关注,使班上做什么事都有他的份.这一貌似"扭曲"的愿望,给班主任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的首要任务——教"怎样思考"。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懂,但自己做就不会了。"什么原因?是老师没有把"让他自己会做"的方法教给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的?"然后解决,"怎样让学生也想到?"好的教师"想给学生听","想给学生看"。差的教师做给学生看,或"让好学生做给差学生看"。所以,卢梭说"教大多数学生能想到的方法"。因此,教"怎样思考","怎样才能想到"——是  相似文献   

4.
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给一位身患重病的人治好了病,这位医生紧紧握着病人的手说:“谢谢你!谢谢你!”周围的人大惑不解,医生解释说:“这样重的病,没有他的惊人毅力,没有他的密切配合,我是没办法治好的。”由此笔者想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无论电影、电视,还是书籍、报刊,人们看到的都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言,这使教育工作者们深受鼓舞,从而更加坚定自己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然而我们却很少看到有老师感谢学生的记述,很少听到老师向学生道谢的声音。诚然,学生的进步饱含着老师的心血,这是确定无…  相似文献   

5.
“喂……”唐老师拿着手机,既没有回答,也没有挂掉的意思。街对面的青年脸贴着手机侧面向外,丢下鸡翅慢慢啜起了饮料。“你是谁?说话啊!”唐老师仍紧盯着他,慢慢合上了机盖。唐老师在心里说:“奇怪了,真像是哪里见过他似的。”正踌躇着要不要过去仔细看一看时,天空却突然变得阴沉,轰隆隆地竟打起焦雷。恰巧此时青年正抬头看向天空,与唐老师的目光对上了。唐老师猛地一惊,那不是在小溪家见过,借钱给小溪买手机的那个同乡吗?怎么他也认识庞大海?看样子,俩人关系一定不简单。难道庞大海的手机也一直是在他手上吗?想到这,唐老师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相似文献   

6.
任山鹏 《师道》2021,(4):4-5
老何是我高中复读时的班主任,他只教过我一年。上次见他也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但每个教师节我第一个想到要发祝福信息的总是他。自己做了老师,就很难再提起笔来写写老师了,因为觉得自己和他们走过的路、经历的生活很相近,好像没有什么新鲜感,没有什么可写的。可每每工作中碰到了问题,路途中遇到了羁绊,我总喜欢停下来想想,要是老何,他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总会想着要问问他,再听听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动了老师们教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大概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好像是改了,但有点花里胡哨,旁边的人看不懂是怎么一回事,他自己其实也没有懂,所以我说这是雾里看花。还有一种状况干脆是老一套,就是换了一本书,他认为这本书跟以前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我说他是依然故我、涛声依旧。一个是"雾里看花",一个是"涛声依旧"。还有的人呢,有人听课了,就给你"雾里看花",没有人听课了,便"涛声依旧"。  相似文献   

8.
"性"是什么     
生物老师最近给同学们讲了有关青春期发育的事--少男少女从哪儿开始发育、月经和遗精是怎么同事……最后,他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请大家想想, "性"是什么?他还说,下一次上课要让同学们来讨论.丽丽第一个反对说:"这多不好意思呀!"志刚也嘀咕: "学习好紧张,说这个干嘛!"老师不同意,还指定丽丽和志刚下次必须发言.  相似文献   

9.
谁画的心     
张大方在上高三以前是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好学生,他学习好,也肯帮助人,大家都说这孩子上大学一定是不成问题的。可是上了高三后,他突然迷上了网络游戏,学习一下子退了下来。他的妈妈怎么劝也没用,最后只能斩断他的经济来源,但他总能想到各种办法弄来上网的钱。  相似文献   

10.
有个男孩养了只小乌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男孩想要让这只乌龟探出头来,用尽了他所能够想到的所有办法,可却怎么也未能  相似文献   

11.
“老师,请你相信我,我真的没有拿钢笔。”这是我班一位学生回答我的话。说这话时,他的真诚眼光中透出了无奈,而那时的我,却未能去体会,去了解他极其无奈甚至是对我彻底失望的内心。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学生 A :老师我的新钢笔不见了!老师:什么时候不见的?学生 A :刚刚一会儿,我去交作业前还在,可交完作业后就不见了。老师:怎么几分种之内会不见东西呢,你有没有再找找看。学生 A :找过了,没有啊!老师:这节课你怎么没去上?学生 A :我有点作业需要补完。老师:那教室里还有谁在?学生 A: ×××同学,他身体不好,请假在教室里休息。老师:去叫他…  相似文献   

12.
纪一把一串水晶片状的项链放在秦老师的办公桌上就匆匆离去,却怎么也没有想到撞上了肖玫火辣辣的目光。他的心“怦怦”乱跳,纸一样白的丝瓜脸窘得通红,恨不能找条地缝扎进去。  相似文献   

13.
每当我唱起《在老师身边》这支歌时,就会想到与我朝夕相处六年的刘老师。六年时间经历过的事情,多得就象晴朗夜空中的星星,让我就挑一两颗小星星先说说吧! 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家庭幸福、温暖,而李勇同学却失去了亲爱的母亲,父亲也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这对李勇来说,是个多么严重的打击啊!老师知道后,给了李勇同学慈母般的爱。记得时令已经是冬季了,同学门都穿上了棉衣,戴上了手套,唯有李勇没有手套,两手肿得象紫萝卜,写起作业来,握笔的手指怎么也合不拢,尽管他使劲往手上哈热气,但还是不起作用。下课后老师把李勇叫到办公室,亲切地问他:“李勇,你没有手套,是吗?”李勇轻轻地点点头,“没有手套,怎么也不跟老师说一声,我看你的手。哎呀,都冻成这个样儿了,好吧,你先回去。”李勇低着头,不吱声地走了。下午放学后,老师把李勇叫住,拿出了一双崭新的绒手  相似文献   

14.
校园幽默     
汉水发源地上地理课时,小明思想开了小差。老师问他:长江第一支流——汉水发源于哪里?小明急得头上直冒汗,这让他灵光闪现,便答道:汗水发源于头上。事出有因老师:你的题为《抢救亲人》的作文怎么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学生:那么急的事怎么能停顿呢?判断题有一次数学考试,最后一道大题是判断两个解法哪个正确。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刚毕业不久的张倩到一家国办幼儿园工作,只见她留着精心修剪的长指甲,挑染着栗色头发,脸上化着精致的彩妆,一天换一套衣服,每套衣服都经过了细心的搭配,显得十分前卫、时髦。这很快便引起了园长和其他教职员工的注意,大家对她议论纷纷,有的评价说:“一点儿都没有幼儿老师的样子!”有的则对此持观望态度,想看看园长会怎么处理。听到大家的议论,园长也皱起了眉头,想到一直以来,园里坚持的是朴素大方的着装要求,虽然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园里化妆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但老师们只化淡妆,而且一般不染头发,即使染头发,选择的颜色也与原…  相似文献   

16.
这学期,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要请学生站起来个别朗读时,他们就会一下子矮半截——头都埋得低低的!没有几个愿意站起来朗读;然而叫他们集体朗读时,他们一个个都精神饱满,读得有滋有味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找来陈涛同学询问,他是个胆大的孩子,回答问题挺积极的,可最近也不肯主动站起来读课文了。他的回答令我吃惊。他说:老师,你检查我们朗读时,总先说:‘请大家仔细听,××同学有没有读错的地方?’于是,大家都扳着手指头数他读错了几处。想到将要接受同学的‘弹劾’,我就会特别紧张,越紧张就越读不好,就不愿读了。”啊?问题竟然出…  相似文献   

17.
Q:我班里有个同学,他做什么事情都很主观,也可以说很固执,不但心胸狭窄、报复心强,而且还很敏感、多疑,但他的学习一直挺优秀的,也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当然就会骄傲自大、自命不凡啦!有时老师交待班级骨干做一些事情,如果没有让他负责,他就会不高兴,时常埋怨老师,还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或别人故意与他过不去.他这个人,如果犯了错误也不愿承担,老是强调是别人的错.作为班长和同学,他学习那么优秀,我真希望他能改变一下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我们大家如何与这种人相处,这种人又如何才能改变自己或别人怎么帮他改呢?他不会是偏执狂吧?  相似文献   

18.
谈谈数学解题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数学题特别是证明题,要掌握好三个步骤。一是审题、二是联想、三便是答题。这三个步骤中最难掌握的就是审题。有些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他(她)是怎么想到的,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以为人家  相似文献   

19.
书为谁读?     
三星堆:你好,糊涂!今天聊点什么? 三糊涂:聊聊理想主义教育与现实的关系,如何? 三星堆:你这哪是聊天?简直是写博士论文嘛!怎么想到聊这个? 三糊涂:湖南的一位语文老师尹建庭,肯定不会想到因为他的一篇论文《入学教育课》,在全国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他的“读书为了挣大钱娶美女”引起了诸多非议,当然,声援他的人  相似文献   

20.
正我一直好奇徐老师是怎么转变我家"神兽"的。读了这篇《时光的馈赠》,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和爱人平时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教育孩子,孩子基本上处于放养的状态,身上的坏毛病一大堆。然而,自从到了徐老师班上后,发生了质的转变。开学没几天,这家伙回来很得意地告诉我们,徐老师让他当第一任轮值班长。我和他妈妈提心吊胆,凭他的"坏名声"能当好班长吗?没有想到,重任在肩,这个历来不让人省心的家伙竟然每天都能够早早起床去上学,每晚回来自觉做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