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2月,我市被批准为省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两年多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热心指导和帮助下,我们边学习,边探索,边总结,边反思,不断优化措施,努力全面推进,取得了课程改革的一些初步成果。在2003年2月份的南通市课改督导调研活动和3月份的省课改实验专家评估组的评估验收中,我市的课改实验获得了较高评价。同年4月,“弘謇杯”江苏省新世纪园丁教育教学论文大赛颁奖活动在我市举办,在这次全省性的大型教科研活动中,我市的课改成果得到了展示并获与会代表的好评。现将我市的课改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四川教育》2002,(1):14-16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步伐,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过去习惯了的、沿用了若干年的教学大纲将渐次退出历史舞台,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已经颁布。为什么要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课程改革?新一轮课改在本质上与前七次有何不同?为什么要用课程标准替代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框架和特点是什么?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如何应对?请关注我们的新栏目——走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3.
从2001年秋季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鹿泉市全面启动。半年多来,改革实验的效果到底如何?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全省尤其是新的11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我们编发了鹿泉市部分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撰写的体会文章,希望他们的切身体验、做法和思考能对全省的课程改革实验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4.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尴尬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这场改革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课改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重建国家基础教育的主体文化,使基础教育在吸收借鉴多元教育文化的基础上更具时代性和生命力。因此,这场改革不能丧失我们的教育传统,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同时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现实的课程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重建基础教育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自2001年我省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至2004年全省所有县区全部进入课改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发展的势头强劲;目前,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正在我省城乡中小学广泛展开。一些地区和学校在课改实验中,以课改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潜心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和课改实验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总结课改实验工作经验,推进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深入,新年伊始.我们特编发了一组以介绍锦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经验为内容的文章,意在使读者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层面地认识和感受锦州市的课改实验经验,以期引为我们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借鉴。相信,正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广大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者,读后定会受到有益的启迪。我们期望有更多的课改经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近三年,宜昌市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2002年秋季,城区4个区首先进入课改,2003年秋季,又有7个县市区参加实验。截止目前,我市占人口总数70%的地方,占义务教育阶段64%的学校和占同年级70%的学生进入新  相似文献   

7.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9月,课改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开展。10月,教育部又出台了《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要求“2002年秋季,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进入全面实验阶段。”国家为何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的背景是什么?课改要达到什么目…  相似文献   

8.
找回自己     
从2001年秋季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鹿泉市全面启动。半年多来,改革实验的效果到底如何?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全省尤其是新的11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我们编发了鹿泉市部分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撰写的体会文章,希望他们的切身体验、做法和思考能对全省的课程改革实验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9.
从2001年秋季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鹿泉市全面启动。半年多来,改革实验的效果到底如何?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全省尤其是新的11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我们编发了鹿泉市部分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撰写的体会文章,希望他们的切身体验、做法和思考能对全省的课程改革实验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10.
《课改实验通讯》2003,(4):20-23
2002年3月,我县被列入省级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也是安康市唯一启动初中课改工作的实验区。在一年的课改实验中,我县从宣传动员、制订课改实验方案入手,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狠抓落实,基本形成人人参与课改、支持课改的氛围,进展比较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1.
从2001年秋季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鹿泉市全面启动。半年多来,改革实验的效果到底如何?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全省尤其是新的11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我们编发了鹿泉市部分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撰写的体会文章,希望他们的切身体验、做法和思考能对全省的课程改革实验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12.
《课改实验通讯》2003,(3):15-18
2002年,我县被确定为省级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一年多来,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课改实验的各项组织工作和有关方案的制定工作,较为有效地组织实施了课改实验。  相似文献   

13.
一、中小学教育发生了可喜变化。我省课改实验取得重要经验 自四年前国家级实验区郫县率先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后,到2005年9月,我省所有初中小学起始年级都进入了课改实验。四年来.我省课改平稳推进,效果逐步呈现,实验区中小学教育正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发生着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进入一个盲区,大多数教师忙于课改,但始终不明白课改到底在改什么。面对种种困境,我们不禁要问幼儿课程改革到底该如何进行。教师应该迎家长的需求还是专家的要求?教师该如何定位自己,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课程改革应该呈什么走向?这些问题需要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15.
章毅  陈慧君 《教育家》2004,(10):15-20
这边风景独好。盛夏,这里充满激情。课改,这边风景独好。大丰市是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从2002年秋学期开始,大丰市进入课程实验,比整个江苏省全面推进新课改提前两年,比盐城市整体推进提前一年,形成了大丰市课改实验的先发优势。两年来,大丰市广大教育工作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态度开展课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民族素质即将产生深刻影响.这次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功能的转变,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们广泛讨论了:"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转变哪些观念?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关注学生什么?怎样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力推动了课改的深化.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观谈几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7.
优质教育是时代的大命题,也是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今年6月16日我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迎来了院庆20周年;适逢教育部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电视工作会议,周济部长在题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报告中,总结了课程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要求处理好“基础扎实“和“创新不足”、“严格要求”和“生动活泼”、“减轻负担”和“刻苦学习”三个关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如伺理解优质教育的丰富内涵?优质教育理念教育导向下的课程改革,又有哪些具体取向,如何去实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庆系列活动之一的新课程论坛就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部分教育教学研究人员、课改区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共计5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本刊采摘了其中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为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02年秋,我市城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和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成为省级课改实验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各科和初二物理、  相似文献   

19.
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学校,我校于2002年秋季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五个着力点”,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学生评价标准和方法、转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改革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规划,了解和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大庆实验区的进展情况,大庆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成3个调查小组,于2001年10月25日至11月25日,对参加新一轮课改的大庆市萨尔图区实验学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目的:①了解课改的进展情况,了解课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②为课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依据。③为课改工作在全市推广提供经验。调研对象:大庆市萨尔图区21所小学、63名学校领导、214名教师、70个教学班、3230名学生。调查内容: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实验启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