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贵超 《高教论坛》2007,(5):135-138,141
地方性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职能。但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一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存在着流动和流失的现象,特别是"隐性流失"的现象,给地方性高校师资工作造成困难,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从多方面论述造成地方性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地方性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如何利用社会网络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分析社会网络与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关联性,探讨社会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强弱联结、社会资本、结构洞等。提出社会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构建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网络技术平台;培育并管理高校教师社会关系网络;注重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角度 ,分析了高校教师流失 ,尤其是隐性流失 (社会兼职 )的状况、原因 ,并透过这一现象 ,进一步论述了高校的发展和提高 ,其核心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因此 ,大幅度提高教师经济待遇 ,维护教师合法权利 ,建立良性的人才竞争机制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隐性失业的大量存在有其特殊成因,主要是传统就业体制、政策、观念的产物。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制约因素。当前,应从防止隐性失业队伍的继续扩大、转变就业观念、实施再就业培训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隐性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特点及其开发共享意义的基础上,对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开发的策略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可从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从组织层面,要建立有相应软硬件支持的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从教师个人层面,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自学活动和人际交往三位一体的学习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高校教师在科研与教学过程中隐性知识的特点,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测量指标体系。采用同行评价法对部分高校教师进行了隐性知识的测量,发现高校教师隐性知识与教龄显著正相关,与职称部分显著正相关,与性别、学科类别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教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对教师科研、教学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有必要深入研究隐性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高校教师在科研与教学过程中隐性知识的特点,以构建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省内7所普通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基于信任理论分析框架,以信任关系为中介变量,提出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模型.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情感信任、认知信任和制度信任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都具有积极影响:而高校教师的个人品质、能力、关联强度、竞争程度、组织沟通、组织公平等又是影响高校教师信任关系的前因变量.  相似文献   

9.
转轨时期城镇隐性失业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的隐性失业呈现此消彼长,新增量与消减量几乎不相上下的变化态势。在变化中,隐性失业的产生正在由以体制性原因为主转向以结构性原因为主,并由宏观层面转向企业微观层面,与隐性失业相对应的是,目前我国隐性就业现象大量存在,并作为对前的一种隐性缓解;对逐渐增多的名义上退出劳动力供给队伍的人口中的潜在就业压力,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城镇外来劳动力的低失业率有利于“稀释”城镇失业率;城镇对外来劳动力的总量控制应主要定位于限制他们在城镇失业而不是其在城镇就业。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教师的在职学习型隐性流失已成为高校教师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在职学习型教师隐性流失的概念内涵及原因分析入手 ,探讨了遏制在职学习型教师隐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教师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教师自由流动现象有增无减,其流动速度大大提高,流动欲望也越来越强。文章通过对教师自由流动相关理论的多维视野分析,系统阐述了制定高校教师流动政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期冀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流动政策,来规范、引导高校教师的流动行为,有效解决高校教师无序流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的评价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分析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背景下隐性知识对于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及高校教师评价方法体系的现状,指出当前教师评价体系中对隐性知识关注的不足,并对如何在高校教师评价中关注教师的隐性知识给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隐性知识转移:动因、影响因素及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知识是高校教师非常宝贵的资产。高校教师间进行有效的隐性知识转移对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学校竞争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激励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的转移,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型团队、建立基于知识共享的绩效评估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有利于知识转移的高校组织文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共享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力,增强高校的竞争优势.然而,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缺乏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等7个因素为关键的基础性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及高校教师对于"你觉得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个人原因方面的回答可以集中显现大学生"不就业"现象的原因。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在甘肃省14所高校所采集的427句大学生及高校教师对该问题的个人原因回答语句进行了三级编码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大学生"不就业"原因可以集中为14个范畴。同时,以上述原因各范畴类别作为大学生"不就业"现象原因影响因子,依据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的关系得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及其排序。并提出解决大学生"不就业"问题,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流动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根据耗散结构理论,高校教师流动具有必然性,社会因素、高校组织因素及个体因素促使高校教师流动。当前高校教师流动不足与流动过频并存的矛盾凸显,地区间人才单向流动加剧的走向明显,高低层次人才流动不均衡的问题严重,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并进的现象突出,人才流失偏高和无序流动的局面日盛。为此,政府、高校和教师应共同努力,以使高校教师流动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隐性知识,是指主体在长期的学习或工作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但又难以通过言语传达的知识。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和个体性。借助网络工具,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传播具有鲜明的优势。从组织、个人和技术等三方面提出了隐性知识网络传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台湾高级人才已有过剩现象,再加以基层人才不足,使台湾就业市场目前有所谓隐性失业现象,即不少人大才小用。这项报道是提供给海外学人或留学生一项重要资讯,即如果计划返台就业,最好至少提前半年联络,以弄清是否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才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教师的隐性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隐性流失是指高校教师人事隶属关系与其精力分配发生错位,教师将主要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兼职上,弱化本职工作效率的一种行为。隐性流失较之于显性流失更具有隐秘性和不可控性,所以它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还会降低学校凝聚力。为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教师隐性流失,提高教学质量,应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教师团队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左欣 《教育与职业》2012,(35):71-72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师质量和形成教育特色的关键,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培养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竞争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出英语教师隐性知识的特点及缺乏状况,并从隐性知识主动拓展学习、消化吸收和应用三阶段探讨高校英语教师隐性知识如何完善,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