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征、奥运会开幕式的艺术特征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进行归纳分析,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例阐述奥运会开幕式对世界不同文化间传播交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交融2008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人文奥运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互惠的现实平台,多元创造、对话交往,是新世纪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核心理念。中国文化是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是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融合不同地域的文化而逐步形成的大文化。2.身心一体的和谐追求体育运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积极价值。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铸就人们的健康体魄,也有益于发展个性、丰富情感、开阔视野、完善道德等。体育运动有强烈…  相似文献   

3.
武术赛事在现代社会武术文化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传统武术节是目前武术单项比赛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武术比赛,被誉为"武术界的奥运会"。文章以安徽黄山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为例,通过研究本次武术节的赛事情况后,从外围层次、中间层次、核心层次三个方面分析了武术赛事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以指导武术赛事更好地为武术文化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人士在谈论体育运动的发展时,几乎都一致认为:体育运动的商业化趋势加剧了。日本奥运会代表团团长柴田胜治认为:洛杉矶奥运会……商业主义显得彻底,令人有明码实价的奥运会的印象。美国的贝内特等人在合著的一本书中写到:体育运动本身已成为一桩巨大的商业,人们象经营商业一样地经营着体育运动事业。他们把“体育运动的日益商业化”作为“国际体育运动发展趋势的十个特点之一”。面对世界体育运动日益商业化这一现实,应该引起我国体育界的重视,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在制定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战略时,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5.
奥运传播是偏向以视觉影像为主导形态的"视觉文化传播"过程.北京奥运会通过电视视频、摄影图片、新媒体、艺术设计等视觉传播形式,对奥运会进行了视像传播与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在如今"视觉转向"后的景观社会中,北京奥运会已转换为物理上的影像纪录和碎片化的个人与集体的影像记忆,但它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并成为一段视觉印记永存于民族和世界奥林匹克发展历史中.  相似文献   

6.
试论体育运动作为创意产业与文化品牌的广告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体育运动作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角度,提出文化品牌的广告效应问题,特别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何认识奥运会的文化品牌,充分展示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广告效应提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名”传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恰当的借“名”传播是武术传播的一个重要策略。关公文化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关公文化进行整理并探究其传播的现实意义,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关公文化和武术传播为基础,阐述关公文化在武术传播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策略。研究认为,关公文化对武术借名传播的影响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三方面探讨关公文化实现借名传播的途径,旨在为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法等对武术国际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认为,应大力发展奥运会之外的其他武术赛事,扩大武术在世界的影响力;平衡竞技武术套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态势,为武术进入奥运会做好准备;应努力实现武术跨国现代远程教育,提升武术对外教学质量;积极寻求武术进入孔子学院的路径,加大武术的国际传播力度;应大胆突破武术国际传播现状,以武术文化的传播为核心;加大武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致力于武术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嬗变的文化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进行阐释,认为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既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义,又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邃,且有鲜明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0.
论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的结合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突出特征。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曾经指出 ,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 ,它也是智力与艺术的”。1906年顾拜旦与国际奥委会讨论了文化艺术在现代奥运会中的作用问题 ,议程的第一项就是探讨艺术和文学以何种方式 ,在何种程度上参与到奥运会中来 ,与体育运动结合 ,从体育运动中吸取营养 ,同时提高体育运动的品位。国际奥委会最后选定的文化艺术形式是建筑、雕塑、绘画、文学和音乐 ,提出可以举行在这些艺术领域因受到直接来自体育的灵感而创作出的作品的比赛。其他一…  相似文献   

11.
(1)现代体育运动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以夏季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等为代表的国际性的大型比赛,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事件,35亿人同观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这是其它任何国际性活动没有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余暇时间增多,对体育运动的选择亦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体育运动,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坚持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奥运会文化计划的实施就是将奥运会由单纯的竞技运动比赛变为具有审美意义的精神庆典,将体育与人类创造的各类艺术紧密结合,把奥林匹克文化提升到“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的审美境界。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实施的奥运会文化计划以最后的艺术节达到高潮。两周激烈的体育比赛伴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这使观众感到他们远道而来并不只是站在冰天雪地里看体育比赛,而是在竞技比赛与文化活动这一张一弛的融合氛围中感受主办国、主办城市和奥林匹克文化的魅力,并将盐湖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高等体育院系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现状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体育专业教师对学生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现状、学生对奥运会的情感态度以及奥林匹克文化传播途径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现存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并创造性地提出今后我国高等体育院系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六边形双元互动”模式,以期对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更广泛传播。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的更广泛普及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文章首先探讨人文奥运中文化交流的理论基础,认为无论从文化体系的异质性上讲,还是从文化体系的共同性上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满足了文化交流的前提。其次指明了人文奥运中文化交流的实践规划,建议从三个方面下手:一是在中国介绍和宣传奥林匹克文化和作为奥林匹克文化背后底蕴的西方哲学精神以及西方现代文明;二是开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活动;三是积极展示中国文化,努力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最后阐明人文奥运中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就是让世界文化走入中国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特别期待以人文奥运为契机,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尽快融入世界当代体育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历史中出现体育运动已经是罕见的文化现象了,而在体育游戏中又能演化出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的大型赛会, 就更是奇葩一枝。古老的文化或文明系列中,体育与奥运会唯独在希腊人的手中发生了。谈体育说奥运的文章已经不少了, 这里只想说说它的哲学意义。一、哲学家,毁灭生命当柏拉图触及到“世界3”和“世界2”这两个世界的时候,他便对人的结构进行了分类,还对人体器官的功能进行了鉴定,他为此提出了“灵魂不朽”的概念。与此同时,他又有了“肉体必死”的观念,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势能与奥林匹克文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释文化势能对奥林匹克文化与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的非守衡传播的影响,建议奥运会主办国把本国文化镶嵌到奥林匹克文化中进行全球传播,从而完成从弱势文化到强势文化的势能转变。  相似文献   

17.
谈武术如何走向奥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对我国武术如何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进行研究。指出通过练好“内功”、进一步推广武术在世界的传播、缩小各地区武术发展的不均衡、加强对奥委会的工作等方面的努力,尽力使武术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18.
现代体育运动的特征及21世纪发展取向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以历史学、社会学和未来学理论为指导,揭示了现代体育运动的特征,即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成为现代体育的主旋律,以扩大体育人口为目标的大众体育成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潮流;提出了21世纪体育运动将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指导下,追求健康价值、经济价值,体育产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东西方体育文化将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论点.  相似文献   

19.
论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奥林匹克回到故乡”是第28届雅典奥运会完美谢幕以后人们回味最多、最让人回肠荡气的文化体验。希腊人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和奥林匹克文化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体育运动与人文精神是紧密相连、辩证统一的哲学理念和人文精神自古以来是奥林匹克运动之本的丰富内涵。文章以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理想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理念进行阐述,进而促进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20.
1.奥运会提供了宣传、展示、交流的舞台,扩大了让世界认识、了解中国的机会奥运会为展示和弘扬中国文化提供了广阔舞台。届时将有300多万参观者来到中国,50多亿电视观众收看奥运会,全世界的目光关注北京。因此,利用奥运会这个巨大的舞台,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变法图强”、“和睦协调”等文化思想,感受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以及中国人祥和安然、热情友好、文明礼貌和崇尚体育的修养和素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2.举办奥运会将促进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的发展,提高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