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侦查讯问对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有着其他侦查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侦查讯问可以揭露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弄清犯罪情节;另一方面,侦查讯问可以听取犯罪嫌疑人的申辩,保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给职务犯罪侦查中的讯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侦查人员应及时调整讯问谋略,提高审讯突破案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笑然 《大观周刊》2012,(27):46-47
技术侦查、秘密侦查是当今世界一种通用的侦查原则,当今社会,新型犯罪手段不断增加、犯罪更加隐蔽、高科技手段在犯罪中使用越来越多。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设专节规定这一侦查措施,对技术侦查与秘密侦查进行立法,是侦查制度构建的重大突破。秘密侦查具有隐秘性,不能等同于技术侦查。对待秘密侦查,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曾强其实践中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纪承昕 《大观周刊》2012,(50):57-57
职务犯罪侦查阶段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容易遭到来自于国家权力的侵害,新刑诉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写入总则,并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和具体规定。保证其贯彻落实.新刑诉法实施后,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如何做到既能惩治犯罪又能尊重和保障人权,其基础和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侦查阶段的程序公正。随着查办职务犯罪实践的不断发展及法律的不断修订完善,职务犯罪侦查中人权保障得以不断加强。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借此普遍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进行一些浅显的建议和设想,希望为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人权保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
廖天觅 《大观周刊》2013,(11):36-36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侦查机关的重视,在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给的法律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加以规定,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只对技术侦查措施做了概括的规定,但它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本文试图通过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论述,明确其在侦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周小晖 《大观周刊》2012,(13):30-31
19世纪初人权理念迅速发展,尤其为保障司法领域中的人权问题应运产生了众多的规则原则,本文立足于平衡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角度,旨在分析新《刑事诉讼法》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其涵盖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认知;非法证据规则与人权保障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明晰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落实我国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负有公诉和监督双重职能。作为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负有客观公正指控犯罪的职责。强化证据意识,就是要求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做到注意审查侦查机关或部门收集的证据是否客观全面,有无违法取证行为。本文从新刑诉法对证据合法性审查的内容修改、修改对公诉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种修改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增强证据意识,严格审查证据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刘昕伟 《大观周刊》2012,(46):69-69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新增加的第121条对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作了直接规定。同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其他部分的修改,也与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密切相关。总体来看,新刑事诉讼法对同步录音录像工作产生了较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天 《大观周刊》2012,(45):111-111
间接证据的取得和运用是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侦查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对间接证据的运用进行了一些规律总结,注重间接证据的收集以适应新刑事诉讼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武装 《大观周刊》2013,(9):24-24
本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健全了审查逮捕的工作机制,确认了侦查阶段律师"辩护人"的地位,为新时期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职能的完善与变革指明了方向。本文从辩护权的含义与功能出发,以新《刑诉法》修改对律师辩护权内容的完善为切入点,逐步阐述在构成审查逮捕程序诉讼化机制上,如何保障辩护人行使辩护权,以期在法律施行前做好理论研究与实践预判。  相似文献   

10.
高幸 《大观周刊》2012,(25):40-41,39
近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政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刑事诉讼法根据该决定做出了相应修改,并重新公布.这是时隔15年后刑诉法迎来的第二次大修改。法学界在持续关注新刑事诉讼法问题的同时,就律师辩护、证人出庭、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取保候审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提出了一些旨在推动中国刑事立法的新思路。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不仅是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的象征,也是体现人权的一种表现泰文针对新刑诉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争款着手,分析条款的讲步性和不足,从而讲一击务新知和展望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简易程序是199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增设的刑事审判程序,是一种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情节轻微刑事案件进行快速处理的程序。简易程序的设定初衷是好的,经过十多年的适用发现,我国简易程序的实体性条件过窄,程序性条件过宽,适用比例较低。加之现代刑事诉讼愈来愈注重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和程序正当,导致简易程序适用所耗的司法资源愈来愈多,司法成本愈来愈高。因此,为进一步应对司法实际需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新刑事诉讼法在修改时对简易程序进行了重要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王禹 《大观周刊》2011,(34):61-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自修改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由于成文法本身的滞后性和不周延性,使得一些法律条文规定出现了一些漏洞。本文结合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工作实践,对两个实务问题进行研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
李树勇 《大观周刊》2012,(42):63-63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犯罪的种类和手段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一步完善了简易程序,本文通过对我国刑诉中简易程序的浅析和同国外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比较,发现我国刑诉中简易程序的缺陷,对我国刑诉中的简易程序进行一步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薛美娟 《大观周刊》2012,(49):44-44,94
修正案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刑事诉讼法与律师法之间的冲突.较好地平衡了惩治犯罪与保障辩护权之间的关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可能使律师会见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新的困难。我认为有必要改革修正案中的会见许可制度.以保障律师在侦查阶段必要的会见权.  相似文献   

15.
宋洁 《大观周刊》2012,(49):47-48
刑事诉讼的起点是侦查程序,侦查阶段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权利的保护,使律师职能充分发挥显得尤为重要。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律师在侦查阶段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就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于德深  刘靖 《大观周刊》2012,(46):67-67
辩护制度在实现刑事法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在历次刑事诉讼法制定及修改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刑事辩护制度的关注。然而从实践看来,较低的刑事辩护率凸显出现行辩护制度还不完善。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辩护律师的作用,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和诉讼利益。  相似文献   

17.
徐璐璐 《大观周刊》2011,(23):19-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应用得以普及。不可否认科技的进步在为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例如,利用高科技电子设备进行违法犯罪等新的犯罪类型的出现,就为案件的侦破、公诉、审判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对案件事实予以证明的电子证据的大量出现使传统的证据概念、规则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由于对该“新事物”的出现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相关的立法的缺失和滞后,目前司法实践中往往只能将电子证据推定为书证或者视听资料。电子证据本身的特殊性使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认定更是百家争鸣,没有统一的论断。由于我国正在积极的推进刑事诉讼法修改,对电子证据的定位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河南检察院与新闻单位联手 查渎职侵权犯罪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日前出台《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中与新闻单位联系、协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的渎职侵权检察部门与当地的新闻单位建立起联系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召开联席会、在谈会、新闻发布会、互访等多种形式,主动积极地加强与各新闻单位的联系,并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努力争取各新闻单位对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工作的支持,及时发现和掌握渎职侵权案件线索。 《意见》要求,对已经新闻媒体报道、曝光的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陈婕 《大观周刊》2012,(41):106-106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工程建设职务犯罪案件数急剧增多,涉案金额也往往较高,隐蔽性的贿赂犯罪给侦查带来了一定难度。检察机关在治理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要从前期预防上下大工夫,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外部监督、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工作。对于发现的犯罪线索,要及时查处,积极联合群众及相关部门,形成打击合力,做到以打促防。  相似文献   

20.
人权保障是刑诉法修改的基本出发点 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总则,明确宣示在刊事诉讼活动中,既要有利于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运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护公民社会和国家利益,又要有利于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注意对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的保护,做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这是继“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之后我国又—件注重人权保障与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