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严锋 《大观周刊》2012,(34):101-101
侦查权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权能,但在侦查权的行使和监督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明年即将实施的新刑诉法对检察机关侦查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认清当前侦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邹慧 《大观周刊》2011,(30):115-115
初查是检察机关反贪、反渎等自侦部门对线索分析完毕后所开展的专门性的调查活动。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危害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之一,初查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案件最终能否顺利的破获。应该树立初查第一的原则,提高对初查工作性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这样才能为后续的侦查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张鹏飞 《大观周刊》2011,(30):143-143,128
近年来,随着加强检察机关自侦部门规范执法的监督,提升对犯罪嫌疑人权的保障,以及检察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作为一项新的举措日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检察机关在执行这一制度过程中存在种种滞后.限制了同步录音录像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拟从反贫侦查的现状出发,谈几点对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看法,以期对侦查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新刑诉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的权力,却在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批准程序和执行主体等方面没有具体明确规定,本文主要从刑诉法的相关规定与司法实践入手,试图探究技术侦查在查办贪污贿赂案件中如何运用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邱连云 《记者摇篮》2000,(11):43-43
在新闻报道及各报刊开辟的法制栏目刊登的涉及法律内容的文章中,屡屡出现用错法律概念的现象,应当引起新闻出版界的注意。下面略举几例容易用错的法律概念。一、将侦查机关侦查活动的侦查,误为“侦察”。侦查是法律概念,是指公安、检察机关为了搜集、审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和查明犯罪嫌疑人听进行的各种活动。而侦察则  相似文献   

6.
所谓刑事犯罪诉讼档案,是指经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审判机关审判的刑事案件犯罪档案。这里指的刑事犯罪诉讼档案,不包括公安机关受理的普通治安案件,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不批准逮捕、不起诉案件,审判机关审判的刑事案件中的自诉案件。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公安厅权势显赫、炙手可热的原副厅长路景林,利欲熏心,暴敛钱财,滥挥权杖,违法所得财物三百五十七万余元(含三处房产),美金九万余元,港币四十八万余元。 此案在海南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经海南省检察机关反贪干警缜密侦查,终将一幕幕收受贿赂、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丑剧曝光于天下。请看——  相似文献   

8.
李德红 《大观周刊》2012,(35):45-45
近年来贿赂犯罪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作为办案的检察机关必须在查办贿赂案件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贿赂案件特点,针对贿赂案件新动态和新特征,积极思谋应对的侦查方法,逐渐探索和完善侦查谋略,  相似文献   

9.
数字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2001,(15):14-17
700万元 夫妻店骗税 一个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达700多万元的大案,经多方侦查审结,日前已基本告破。涉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陈汉伟、吴晓敏夫妇被检察机关正式批准予以逮捕。这是四川省今年以来破获的涉案金额最大的一件税务大案。  相似文献   

10.
唐亲 《大观周刊》2012,(41):102-102
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指对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诉讼活动的监督,它包括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刑事审判监督,刑事判决、裁定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因此检察机关对公安派出所实行法律监督是完全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  相似文献   

11.
赵锦海 《大观周刊》2011,(42):27-28
侦查讯问,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犯罪事实、获取相关证据,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以言词的方式进行正面审问的一种常规性侦查措施 。办案人员进行侦查讯问的目的是通过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直接的“言语问答”,从而查清案件基本事实、厘清犯罪线索脉络,同时也可以以此扩大侦查成果,  相似文献   

12.
谭明 《采.写.编》2018,(2):50-51,188
2015年初,徐某某因涉嫌非法制造枪支,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有12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同年,因证据不足,检察机关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徐某某先后将这12家媒体告上法庭.该系列案的背后,是侦查阶段新闻报道与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关系.本文以徐某某诉媒体名誉侵权案为案例,结合由侦查中心主义向审判中心主义转变的司法改革背景,思考关于侦查阶段以犯罪嫌疑人为侧重点报道的诸多弊端,以及对侦查阶段报道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徐以会 《大观周刊》2012,(40):40-40
全国检察机关有百分之八十在基层,即检察院机构个数百分之八十在基层,检察院人数百分之八十在基层,检察院办案数百分之八十在基层。基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最直接地面对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检察机关的形象。基层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直接关系着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禹 《大观周刊》2011,(34):61-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自修改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由于成文法本身的滞后性和不周延性,使得一些法律条文规定出现了一些漏洞。本文结合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工作实践,对两个实务问题进行研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军人犯罪案件,无论军人的职务有多高,依法均由军队的保卫部门(相当于地方的公安部门)或军事检察机关侦查,由军事法院审判。由于军队的特殊性,军官犯罪,包括一些军内贪腐案件都以涉及军事机密为由不予公开  相似文献   

16.
在法制新闻中,侦破事实是主要表现对象。要真实、准确、客观地报道侦破事实,首先要重视并做好对侦破事实的采访工作。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侦破事实要成为法制新闻的报道对象,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手段,就是采访。这是写作和报道侦破事实的第一道工序。一、侦破事实及其表现因素侦破事实是侦查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对犯罪进行的较为复杂、曲折的侦破活动。这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新闻事实。一般的新闻事实包括主体、空间、时间三个要素,侦破事实的主体则包括了侦查机关及其代表者侦查员和犯罪嫌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实践中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仅局限于抗诉方式,针对公益诉讼案件无法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致使受侵害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当前赋予我国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具体构建民事公诉制度时,应当明确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地位、范围和相关程序问题,以切实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8.
王笑然 《大观周刊》2012,(27):46-47
技术侦查、秘密侦查是当今世界一种通用的侦查原则,当今社会,新型犯罪手段不断增加、犯罪更加隐蔽、高科技手段在犯罪中使用越来越多。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设专节规定这一侦查措施,对技术侦查与秘密侦查进行立法,是侦查制度构建的重大突破。秘密侦查具有隐秘性,不能等同于技术侦查。对待秘密侦查,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曾强其实践中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凌忆光 《大观周刊》2012,(30):47-48
职务犯罪案件的初查是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立案前的必经阶段。初查的结果如何,往往关系着案件的成败和质量的高低。但由于种种原因,初查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急待分析、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陈婕 《大观周刊》2012,(41):106-106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工程建设职务犯罪案件数急剧增多,涉案金额也往往较高,隐蔽性的贿赂犯罪给侦查带来了一定难度。检察机关在治理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要从前期预防上下大工夫,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外部监督、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工作。对于发现的犯罪线索,要及时查处,积极联合群众及相关部门,形成打击合力,做到以打促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