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文化消费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凸显,而随着融媒体环境到来,如何利用媒体融合手段创新传播旅游文化也变得更加迫切.河北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992乐行天下》节目积极探索"互联网+旅游文化"创新传播路径.该节目体现出明显优势:节目定位明确,主打旅游资讯互动;从听众需求出发,互动内容选取全面;融媒体综合传播,节目知名度提升.然而节目也存在某些不足:节目信息交叉多,互动内容时有重复;景点推荐同质化,推荐信息有偏颇;账号维护不到位,互动不够及时.建议节目提前整理信息,设立前期提要;景点推荐多样化,信息传达力求全面;加强账号维护力度,及时回应听众问题,从而真正实现旅游文化的创新传播.  相似文献   

2.
高洁 《新闻记者》2020,(1):F0003-F0003
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升级和新媒体平台的创新构建为当代文化传播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其中,旅游文化传播的新媒体研究便是当下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跨领域研究的课题之一。由潘文焰主编的《旅游文化与传播》是旅游文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用规划教材之一,它主要适用于旅游类专业的本科教学,在旅游文化传播、旅游管理、旅游会展研究等方面都有着较为详尽且深入的论述与说明。《旅游文化与传播》共计十二章,按旅游文化与旅游传播两个范畴划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在绪论章中,编著者对旅游、文化和传播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从学科体系构建的角度强调了旅游文化与传播研究和教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独特的信息传播资源,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成为当前旅游城市参与异常激烈的旅游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潮州是一座具有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旅游城市,塑造和传播潮州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成为发挥潮州文化资源优势的有效竞争手段。基于拉斯韦尔"5W"过程模式对潮州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传播策略,对塑造和传播潮州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孟亭 《新闻实践》2008,(2):38-38
开播于2003年元旦的浙汀电台旅游之声,以“传播旅游文化,提供旅游服务,引导旅游消费”为宗旨。频道覆盖浙江,异地播出,网络办台,在安徽黄山、四川乐山等地传播,并与上海交通电台,江苏交通广播合作进行节目互通,拥有华东地区大范围的旅游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5.
路琦 《传媒》2021,(7):77-78,80
媒体深度融合时代,音乐文化传播的生态语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以青年亚文化为内核的小众化、去中心化传播成为主流,其中说唱综艺的崛起就是典型.但面对主流文化的治理吸纳、亚文化传播的自身局限,以及市场、受众、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国内说唱综艺面临着较大困境,如何在审思现状的基础上,找准突破点,积极寻求市场、传播、文化等层面的"出圈"之路,成为当前需要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品对文化和传播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本文分析了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旅游产品传播体系的现状及旅游产品传播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在旅游产品传播中构建消费文化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旅游开发中湖北西部地区土家族民族文化传播现状,提出了旅游时代信息传播的两大途径:媒体传播与人际传播。简析了旅游开发中人际文化信息传播的意义:传播民间文化;发掘并提炼蕴藏民间的文化璞玉;拾起和重新认识失落的传统文化礼俗,为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8.
蔡梦虹 《今传媒》2016,(5):64-68
潮州作为一个具备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小城市,应发挥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开展有效的文化旅游形象传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从而推动本市旅游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对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是潮州开展有效的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为河南旅游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契机与新挑战。依托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了疫情背景下河南旅游文化存在传播主体单一、传播平台影响力低、内容创新性不足、消费者视角缺乏等问题,提出了通过打造立体式传播渠道、开展“云旅游”、游客参与创意、打造旅游精品项目等途径,来提升河南旅游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文旅融合将文化的旅游性和旅游的文化性有机统一在一起,其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和传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旅游形象传播包括主体、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五个要素,从传播学的视野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以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为结合点,建构旅游形象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如今,在中国的文化市场和媒介资讯中,各种“传统文化”正显现出“复活”、“复兴”之势。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概念强调了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中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而“传统文化”若要进入现代中国受众的视野,并让他们接受,亟需“两级传播”的中介功能和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薇 《今传媒》2013,(4):146-147
媒体在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旅游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下,新媒体有着独特的传播特性,城市旅游文化传播应该在有效路径下进行.  相似文献   

13.
张家界市作为全国土家族最大聚居地,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是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独特旅游产品,如果将这些特色鲜明的民族旅游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利用、及时整理并有效传播,将对张家界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4.
唐春妮 《新闻战线》2015,(4):129-130
作为旅游文化传播的载体,旅游纪念品有着鲜明的经济价值和特殊的文化价值,对旅游地形象的提升和传播有着重要意义。优秀的旅游纪念品可以促使人文精神的渗透、历史文化的交融,同时也能提升旅游者的人文素质,在旅游产业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师,如何设计出极具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之路面临着更大的思考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以海南旅游文化为例,研究旅游者媒介接触习惯对其认知海南旅游文化以及对其旅游动机的影响,以此来为各旅游目的地改进旅游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为旅游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公共传播是组织运用传播手段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公共传播,是旅游目的地相关组织针对旅游目的地范围内具有整体性、公共性、战略性的旅游产品进行的一切宣传、推广等公共关系活动.[1]一般而言,公共传播具有塑造旅游地形象和保持旅游信息对称的作用,[2]陕西省的文化旅游公共传播尚未充分发挥这两个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新疆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具备着文化的聚合优势.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通过网络传播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已经成为游客做出选择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阐述分析了新疆旅游网络传播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科学构建和传播旅游地形象,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洛阳依托旅游资源优势,从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牡丹文化等层面科学构建旅游形象,并通过大众传播、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手段传播洛阳旅游形象,以促进洛阳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文茜  李玲洁 《今传媒》2020,(4):99-100
建构和传播"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化形象是提升景区知名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试就"浙东唐诗之路"在当前呈现出形象定位不清晰、信息化投入较薄弱、旅游开发不尽人意等现状,提出建构与传播其旅游文化形象的具体对策,以进一步提升"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杨俊博 《新闻爱好者》2011,(18):105-106
科学构建和传播旅游地形象,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洛阳依托旅游资源优势,从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牡丹文化等层面科学构建旅游形象,并通过大众传播、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手段传播洛阳旅游形象,以促进洛阳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