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与娱乐之间的交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新闻娱乐化”现象已被业界和学界广为重视,与此同时,新闻元素在娱乐节目中已初露端倪,如《非常6+1》、哈尔滨电视台娱乐频道的《有线007》、《娱乐开讲》、《娱乐点击》等栏目,这些栏目的成功经验让我们看到了娱乐节目新闻化创作道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曹刚 《新闻界》2005,(5):107-108
2003年6月,曾在中国电视界掀起娱乐风暴的湖南卫视以一档《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吹响了娱乐平民化的号角,真人秀节目正式登场,“百姓+生活游戏”成为新的电视娱乐节目模式。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湖南卫视的《谁是英雄》和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等都走了真人秀这条路,把普通人包装成电视娱乐栏目的主角,正在成为一种电视时尚。现在,综艺娱乐节目不再只是明星、名人的秀场,平民百姓、普通观众也参与到娱乐:节目中去,甚至担当主角。江苏电视台综艺频道的名牌娱乐节目《非常周末》把镜头对准4、5岁的儿童,在“无敌小宝贝”板块中小朋友们稚…  相似文献   

3.
透视"平民化娱乐节目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 4月 2 6日 ,江苏电视台综艺频道对其颇有口碑的《超级震撼》栏目予以改版 ,全新推出一档日播型直播综艺栏目———《震撼一条龙》。这个以普通观众参与竞赛为最大卖点的“一条龙”节目集竞猜、互动、娱乐于一身 ,开播一个月即吸引当地观众逐步追捧 ,成为继“电视民生新闻”后电视节目形态上又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电视体制改革视野中的“平民化娱乐节目现象”体制改革是中国电视业孜孜以求的目标 ,这里面既有市场诱因 ,也不乏新闻理念变革的内生动力。但是 ,在这个渐进的体制变迁过程中 ,一度普遍的集团化声浪因为“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4.
上海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从2002年1月1日起,推出一档全新的大型益智娱乐栏目《财富大考场》(现改名《才富大考场》),从周一至周五晚上黄金时间连续播出。据上海《新闻晨报》报道,这是迄今为止全国第一档在每周连续5天的黄金时段播出的大型娱乐节目。上海广播电影电视信息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该节目在上海地区播出后,收视率一路上扬,到7月份更连续几周登上了综艺类节目收视率第一名的宝座。到8月份,每天都约有64万人以各种方式报名参加该栏目的“考试”。《财富大考场赛题精选》一书,也已连续数十周占据上海书城图书销量榜的首位。《才富大考场》在上海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李孝娴 《声屏世界》2007,(11):38-39
2006年,对大多数观众而言,真人秀节目已不是一个新名词,央视的《梦想中国》《非常6+1》,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江苏卫视《绝对唱响》等各种真人选秀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占据各个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成为电视观众的新宠,2006年也被冠以“选秀大年”的称号。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炉,仍采用分赛区海选、步步晋级的方式,为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甄选演员。  相似文献   

6.
今年国庆长假过后,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第三套节目)正式改版播出,开创了中国综艺节目先河的央视名牌栏目《综艺大观》成为首批被淘汰的栏目之一,彻底告别央视舞台。1990年3月14日开播的《综艺大观》其收视率一直居全国各类综艺节目之首,先后有王刚、成方圆、倪萍、周涛等著名主持人,艺员主持过该栏目。  相似文献   

7.
刘臻 《视听纵横》2010,(1):82-85
2009年岁末,由全国1530余万张选票评选出的“观众最喜爱的十大综艺栏目和主持人排行榜”出炉,为当前综艺节目大放异彩的中国电视界树立了新的娱乐风向标。上榜的“十大电视综艺栏目”为:《我爱记歌词》(浙江卫视)、《天天向上》(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湖南卫视)、《咏乐汇》(央视综艺频道)、《星光大道》(央视综艺频道)、《中国红歌会》(江西卫视)、《津夜嘉年华》(天津卫视)、《冲关我最棒》(浙江卫视)、《名师高徒》(江苏卫视)、《加油!东方天使》(东方卫视)。“十大电视主持人”分别为:汪涵、朱丹华少组合、毕福剑、何炅谢娜组合、柳岩、李咏、李彬、徐睿、左岩沈涛组合、曹可凡陈蓉组合。  相似文献   

8.
王静敏 《新闻窗》2006,(5):66-66
如今媒体大有向娱乐业转型的态势,用“娱乐天下”来概括当今的电视媒体,大概不算为过,打开电视就可以信手拈来一堆的娱乐节目。国内头号媒体中央电视台有《梦想中国》、《星光大道》、《非常6+1》等等;以娱乐中国为定位的湖南台一直在打娱乐牌,《超级女声》红遍全国,其她的节目如《越策越开心》、《我们结婚吧》等也成梯队的在卫星频道上登场;  相似文献   

9.
宋蕾  王天盈 《视听界》2006,(5):45-49
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的恢复性增长引人瞩目。在2004年评选的以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百佳优秀电视栏目》中,综艺节目占到三十多席。《幸运52》、《非常6 1》等优秀综艺栏目的实践证明,提升综艺节目的市场表现,可以减少电视台对于单一节目类型(电视剧)的倚重,丰富观众的选择,增加电视节目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播出和收视现状,并从行业层面出发,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收视份额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线索。一、综艺节目的现状(一)播出比例、收视比例和资源使用率近几年,不同电视节目类型按收视份额的多少可以…  相似文献   

10.
吴盈  冯静 《新闻世界》2012,(8):48-49
从经典的“焦点访谈”式到“新闻1+1”式到最近的“看见”式,三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评论一直在探索、发展、丰富自己的话语形式。本文着重选取《焦点访谈》《新闻1+1》《看见》三档栏目,来看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如何一步步把姿态放低,如何实现“非我”到“我”的涅檗突破。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174 respondents completed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measuring their responses to a liked, neutral, or disliked character from the ABC drama Lost. Specifically, they reported their perceived similarity, identification while viewing,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with the character, as well a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had tried to change aspects of themselves to be more like the character (“change/influence”). Across the whole sample, perceived similarity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or of both identif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levels of parasocial interaction. Parasocial interaction, but not identification,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or of reported change/influence. When the three types of characters were examined separately, all four responses were higher for liked and neutral characters than for disliked characters,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was higher for liked than for neutral character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viewers' involvement with media charact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散论电视音乐与音乐电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中国电视的发展对音乐的传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一大批观众从中或者受到了陶冶,或者受到了刺激,或者受到了污染。我们最早从电视里接触的鲜活音乐是通俗音乐、流行歌曲、有代表性的是80年代春节晚会和一些专题节目中的音乐.比如李谷一的《乡恋》,还有奚秀兰、张明敏等演唱的歌曲。  相似文献   

13.
电视特性是电视新闻区别于其它新闻样式的特点所在,本文主要从电视行业需合力完成的情形出发,试将电视理念贯穿新闻报道的整个过程来强化电视新闻的电视特色.从电视新闻报道的采访、编缉、编排和播出四个环节,探讨利用各种传播符号和手段来强化电视属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产业,美国电视业从20世纪30年代起,经历了一段快速崛起,发展和扩张的过程,到本世纪初,已经形成了拥有6家无线全国传播网——NBC、CBS、ABC、Fox、WB、UPN、1600多家电视台及上百个有线电视频道的庞大的电视传播网络。全美76%的电视台是商业电视台。商业电视台的价值都十分昂贵,一般很少个人有  相似文献   

15.
ITV,"我的TV"--数字交互电视与电视传播革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国内数字电视的发展正在从单向广播式数字电视跨越到双向交互式数字电视,其标志是2004年推出的“广播式加交互式”的杭州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模式,目前,它正在进行10万户规模的整体数字化平移,这说明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数字交互电视的发展阶段,作为新型的电视传播媒介,它的全部特性还是待最终现实的验证,但是,它目前体现出来的技术优势已经很清楚,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策划组织的“2006年全国卫星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2006年11月19号在京公布了调查结果。最新数据显示:公共有线电视网仍然是卫星电视传播的主要通路,新兴的数字电视用户以400%的速度迅猛增长;全国卫星电视覆盖人口持续增加,城乡覆盖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17.
Cable TV     
Robert L. Steiner, Visions of Cablevision: The Prospects for Cable Television in the Greater Cincinnati Area (Stephen H. Wilder Foundation, 1017 Provident Tower, Cincinnati, Ohio 45202–free to residents of Ohio, Kentucky and Indiana; $3.00 to others)

Cable TV: for the Neighborhood and For the Region (Citizens League, 84 South 6th St., Minneapolis, Minn. 55402–free on request)  相似文献   

18.
电视的危机     
电视危机的到来无法避免,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任何新兴的媒体必然以自身技术上的优势对旧有媒体形成冲击,互联网与电视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这点;一是当代电视所形成的文化品格,长期以来形成的电视的观念、电视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给电视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危机.  相似文献   

19.
20.
王熙  沈宇虹 《编辑之友》2015,(10):31-33
媒介融合与产业融合方兴未艾,研究如何行之有效地推动图书出版业与影视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新业态、新盈利模式,实现两个产业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分析了图书出版业与影视业的产业关联与互动,总结了目前较为可行的融合发展模式,最后从选题、媒体特性、版权三方面提出图书出版业与影视业媒介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