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不难发现哈代本人对自然、对女性处境和命运的思考。他批判了压迫自然和女性的男性中心主义,显示出哈代是一个具有超前的生态整体意识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2.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哈代的代表作。作家哈代在英国文坛中享有盛誉,一生中有很多作品。除了小说,他在其他文学领域也有很大贡献。《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为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的故事。苔丝在著作中是一个悲剧角色,哈代对她一生的描写也是当时真实社会的射影。作家哈代除了热爱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外,更关注工业革命环境下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地位。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作家托马斯哈代超越时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苔丝和驹子,是西方作家哈代和东方作家川端康成笔下美丽绝伦的女主人公。然而“美丽”背后却能触觉到沉重的“悲伤”,苔丝走向犯罪,驹子奔忙于徒劳,充分显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的伤害——边缘化的社会地位,爱情的误区,男性的双重标准以及主体意识被损毁。所以,女性必须走出自己“一半”的残破心态,使女性主体意识得以回归。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悲剧力作。本文主要是从女权主义角度来分析苔丝形象,并通过对女权主义的兴起、发展历程的研究,反映出维多利亚时期广泛兴起的女权运动对当时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哈代笔下的苔丝形象所体现出的女权主义意识的特点。同时哈代透过其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传统道德的弊端与父权意识形态下,女性的低下地位与不公平待遇,也借助苔丝的反抗,向人们展现了一位勤劳勇敢、独立自强、具有反抗精神的现代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5.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乡土作家,他的“威塞克斯小说”再现了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风土人情,描写了现代文明对宗法制传统的侵蚀,以及普通人在时代转型期的人生境遇及心态,特别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有人评价说:“哈代的世界是由年青妇人和姑娘们构成的世界。”①他在作品中村建了一个以女性为文本中心的叙事结构,尤其是在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名篇《还乡》和《苔丝》中,打破了英国文学主流文化传统将男性作为创作主题,把女性作为文学作品中附庸的角色模式,在他…  相似文献   

6.
在《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一书中,哈代接受了父权制社会中的妇女观念。在其小说创作中,他从男性的思维角度来叙述苔丝悲剧命运的起伏,体现了一定的男性思维。但小说中又含有一定的女权主义意识,这显示出哈代在创作中对男性思维和女权意识的矛盾性。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来阐述苔丝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创作了一系列以道塞郡为背景的小说。在其作品中弥漫着一种悲剧色彩,他认为支配人类命运的是一种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不可违背。从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主人公苔丝的悲剧一生可以深刻了解哈代的悲剧命运意识。  相似文献   

8.
《苔丝》,哈代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该文试图从女性的角度来剖析这部作品:在男权社会男性作家的笔下,苔丝永远抹不掉社会的烙印,在诸多错综复杂因素的围困之下,苔丝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在托马斯.哈代所有的作品中,苔丝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女主角形象,有着几乎所有女性的优点,其中包括她的反抗意识。这一点在19世纪的英国是非常难得的。本文从苔丝的反抗意识入手,分析男权思想影响下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0.
作为英国19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书写了一曲具有女性反叛意识的英国农村下层女性从逆来顺受走向努力抗争直至自我毁灭的命运悲歌。苔丝的悲剧既揭示了英国农村下层女性在时代转型时期面对社会环境的险恶、阶级与性别的压迫与暴力既屈从又反抗的矛盾意识,又体现哈代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对世俗道德伦理贞节观、双重性道德标准与宗教制度的强烈批判。此外,哈代对苔丝冠以“纯洁”的美名隐喻女性仍是父权主义期待视野下的欲望客体,因此其女性主义进步思想仍带有父权制思想意识形态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哈代的思想勇敢地超越了传统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性作家对于女性的拒绝性欲、温柔顺从、拘泥于家庭生活的形象的描写。他拒绝对于女性“无性爱”的描写,写出了女性的自然情感。他颠覆了传统男性中心视野下的女性角色。他对女性进行了多角度的关照,让女性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展示自己。这种超越在哈代的两部小说《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两个女性形象的对比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并由此影射了哈代所创作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笔下一个充满魅力又颇受争议的女性形象,她既有着宿命式的服从又有着至死不悔的顽强反抗,对于死亡她有着不同一般的独特意识和态度,她的最终死亡更是带给人们无穷的启示。对苔丝死亡意识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哈代作为跨世纪的伟大作家对死亡这个重大的人生问题的深刻而复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一个女主角形象,有着几乎所有女性的优点,其中包括她的反抗意识,这一点在19世纪的英国是非常难得的,因此本文就从苔丝的反抗意识入手,分析男权思想影响下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为苔丝的悲惨命运和遭遇的不公而大声疾呼。哈代把当时舆论界称之为“淫荡的杀人犯”的苔丝歌颂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小说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哈代能够成功地复制出现实的丑恶.而且在于作为一个男性作家能够超越传统的男性视野,为女性伸张正义,把自己的犀利笔触直指维多利亚时代的性道德标准。哈代的妇女观迥异于当时那个时代.当我们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苔丝悲剧产生的原因时,发现像苔丝这样一个纯洁的女人的毁灭并非命运的捉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道德根源。苔丝是维多利亚时代性道德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5.
残酷的环境,悲怆的人生——苔丝悲剧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最有影响的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其最重要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揭示了造成女主人翁苔丝悲剧命运的两个因素:社会环境和苔丝的性格。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优秀而产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5部长篇小说中、4个短篇小说集。哈代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在哈代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人们对苔丝的形象持以反面的态度。但是从苔丝的境遇及性格方面对作者哈代及小说进行解读发现,苔丝的确如小说副标题所说,是一位纯洁的女性。  相似文献   

18.
哈代的女性观透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剖析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化心态是女性主义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章运用女性主义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发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尽管哈代是一位女性的同情和道德的宽容,但由于他自身性别立场的限制,其作品中依然存在着传统的男权化观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苔丝悲剧根源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决定苔丝悲剧命运的主宰呢?她的悲剧根源何在?这是解读托玛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笔下这一女性形象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在小说《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里,作家哈代借助苔丝的悲剧性遭遇,向社会提出一个颇值深思的课题。他说:“为什么在这样一幅美丽的女性材料上,像游丝一样地敏感,并且直到那时,还像雪一样的纯洁,为什么偏偏命中注定了要被描画上那样一幅粗暴的花样?  相似文献   

20.
原型是文学作品中"典型的或反复出现的意象".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在原型的选择上有时受到了他们对女性地位的不同认识的影响.夏洛特·勃朗特选择"月亮女神"作为简·爱的神话原型深深打上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烙印,而安吉尔--苔丝心中的"太阳神"--则是哈代男权话语的代言人.本文试从哈代和勃朗特原型意象的选择看两性作家对女性主义的认知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