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光礼  罗睿 《教育研究》2021,42(10):138-153
任何国家的学术系统都是分层的,根据名望和影响力对学者进行等级区分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国学术系统中,院士是位居金字塔塔尖的精英群体.无论在科学家的心目中,还是在一般公众的观念上,院士都是国内最具权威、最具声望、最具影响力的人才头衔.中国科学精英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光环叠加的过程.一方面,精英人才通过对优质教育与科研资源的获取不断进行学术产出和科研能力等资本的累积.另一方面,在"马太效应"的作用机制下,机构的声望、名师效应、海外留学与科研经历、行政任职等因素也在其成长过程中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背景下,如何使尽可能多的人通过大学教育成为精英人才,这成为高等学校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探讨了机械工程本科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善创新"人才相适应的"2+1+1"培养模式,并就精英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管理方面提出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1.作为史学研究概念的"国家"及其相似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国家"概念来自学术术语、政治术语。文化精英与政治精英主导了对"国家"的定义。故而分析今日"国家"概念,势必要清理百年以来学术与政治的主流话语。就中国古代史学研究领域而言,虽然流派纷呈,但是学者投入精力最多、成就最大,其实都与"国家"问题有关。比如对皇帝制度、官僚制度、赋税制度、法律制度、行政区划、良贱制度、地方社会等领域的研究。之所以如此,乃与中  相似文献   

4.
自主招生:精英角逐的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选拔录取作为一种场域,在我国呈现了一种精英角逐的典型特征。一方面,自主招生表现为对学业成绩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精英人才的选拔,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呈现出受众群体城市化、优势家庭阶层传递的显著事实,表现为对精英的选拔出现了异化与制度偏好。本研究以北京某高校为例,对自主招生场域的精英化表征进行了揭示与剖析,并对其导致的教育公平问题以及自主招生制度的探索与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锐话题     
中国精英流失居全球第一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中国知识精英的流失也成为全球之首。自1978年以来,中国有107万海外留学生,而只有27.5万人回国,有近3/4的高学历精英人才流失海外。这些精英人才不愿回国的主要原因为不习惯工作上的"潜规则",复杂玄妙的人际关系,食品安全和社会不公等。这也突显出我国社会综合"软实力"的欠缺和海外精英人才对国家未来发展信心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现代精英人才类型多样且需求量大,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精英人才的主要机构之一。传统学徒制在培养学徒的职业精神、专业技能、创新意识方面有独到之处,学徒出师后有机会成为各个行业的技能精英。继承了传统学徒制优点的现代学徒制还强调职业院校教育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所培养的技能精英在类别和数量上都有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条件为普通青年成长为技能精英奠定基础。为此,职业教育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突破教学难点,重视理论教学和人格塑造,强化培养技能精英的能力,提升自身社会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在帕累托提出的“素质与高度”精英论基础上,结合基于荣誉制度、教学学术、有效教学三方面的考量分别形成身份标识、能力标识、绩效标识,笔者尝试对高职院校教学精英作出界定,并对其生成机制进行分析。从内生机制看,高职院校教学精英的个性品质,特别是有别于常人的精神气质、以教学为乐的心理取向以及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为天职的志业导向,构成高职院校教学精英生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内隐变量;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奖励机制最终的承认是教学精英的重要外生机制,奖励机制中的评选指标体系最终发挥着根本的挑选、承认作用,并且每一次的指标变动都是一次准精英群体的“大换血”。  相似文献   

8.
牛杰 《职教通讯》2017,(8):31-32
现代精英教育既包括尖端科研人员,也包括社会各领域的高层次应用、管理和服务型人才。随着现代职教理论的深入,职教体系日趋完善,在高职院校开展分层式技能精英教育成为了可能。提出以工作室为核心的"三层递进式",即"兴趣小组—工作室—项目团队"三个层次的高职工科技能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各阶段学生、教师、企业的角色定位及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9.
张美娟  刘建刚 《成人教育》2014,34(12):74-76
在职业教育大众化时代,如何发现和培养精英人才已经成为很多职业院校关注的焦点。针对现有理论和实践的不足,在现有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导师引领下的动态项目组与学生团队相结合的精英人才发现及培养模式。模式由三次人才发现过程和三种人才培养环节组成,构建了一个在导师引领下,动态项目组与学生团队相结合、团队成员个人学习与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结合、课内外学习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精英人才发现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学术研究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着逻辑上、时间上以及方式上的冲突。论文发表的级别、课题项目级别、人才称号级别、年度考核的量化模式都在逐渐成为衡量学者学术贡献的重要指标,同样也在成为促使或抑制学术人阶层流动的重要工具和"砝码",学术成果的数量和"级别"构成了学术系统中的"差序格局"。建立良性的学术秩序则需要打破以物化逻辑为基础而形成的"差序格局",通过增设跨学科的研究项目,规范学术期刊的各项制度,推行基于"学术代表作"为基础的同行评议制度,并加强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建设,减少学术共同体中"特殊主义"因素的干扰,在学术评价制度与学术阶层流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平移集合的最基本性质,即集合的并,合的平移性,集合的基数的平移性,集合的有界性的平移性,极值性的平移性,可数集合的平移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法理学的视角来看,权利一词拥有丰富的语义内涵。通过类比在法学理论中有较大影响的权利定义,引发了几组比较重要的相关概念的辨析:权利与利益、权利与资格、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自由、权利与权力,由此探寻权利的本体价值。无论是利益、资格、义务、自由还是权力,都属于权利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它们仅能从某一方面来解释权利,抑或体现权利的某一种价值,均不可以和权利的法理语义等同。权利表征着一种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价值的又是实证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理查德·罗蒂立足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文化自由主义、相对主义和后哲学文化论,建立的协同性实用主义,批判分析哲学、现象学、传统的认识论、反映论、符合论和真理观,肯定解释学的功能与教化作用,否定客观性、绝对性、永恒性和不变性,反对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实在论,主张解构形而上学,创立无冕哲学,提倡工具主义、约定主义、实用主义、多元主义,以及心灵与社会的协同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与非理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思想基础。受叔本华影响,劳伦斯把生存意志作为人物行动的基本动力,这主要表现为向性力和精神占有欲。受尼采影响,劳伦斯赞美躯体,重视生命的内在能量和自我超越性,并与基督教决裂,成为西方基督教道德观的激烈批判者。劳伦斯在性与无意识这两个领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接受,也有超越。弗洛伊德与劳伦斯都把性、无意识与文明对立起来,但弗洛伊德进行的是否定性研究,强调对其疏导和控制,劳伦斯则认为性与无意识是原初的创造性力量,是生活的源泉,是对抗人之社会化和理性化的正面力量。非理性主义丰富和深化了劳伦斯对现代人心理世界的理解,加强了他的小说的社会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光,在基督教教教义里面有着非常神圣的意义,其含义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同样,在浩若烟海的基督教美术作品中,光的含义也是多种多样的。光,既是上帝三个位格的象征,也是蜕变的象征、复活的象征、精神开启的象征,同时还是基督徒的象征,也是基督教信仰的象征。要清楚无误地赏析众多的基督教美术作品,就必须结合对《圣经》中教义的解读,逐一辨析其含义,才能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ERP、CRM、VoIP和视频等应用的发展,大型企业网络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设计一个稳定的、可扩展的、安全的和灵活的网络,必须从IP地址的规则,广域网的设计,路由协议的选择,操作系统的选择和网络安全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7.
论哲学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少哲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哲学分类构想。但他们的构想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一个比较完善的哲学分类体系应遵循视点统一、序列化、结构化、一一对应、整观和适度开放这六条规则.在哲学分类的八种可能视点中,只有关涉领域、考察对象、学科性质、实践目的这四种真正适合于哲学。从关涉领域和考察对象这两种视点出发,基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一个哲学分类体系被建构起来。该体系的一级分类是:形上学一现实哲学一精神哲学。其二级分类是:现实哲学被分为自然哲学—社会哲学—道德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法律哲学—经济哲学等;精神哲学被分为知识—逻辑学—语言哲学—艺术哲学(美学)—宗教哲学—科学哲学—元哲学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课程学和教育学研究院主任、国际质性方法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学专家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专家。范梅南教授是教育现象学的开创者之一,《教育现象学》(PhenomenologyandPedagogy)杂志的主编,现同时担任着北美和欧洲六种教育和人文科学研究国际学术杂志的顾问编辑或国际编委。范梅南教授曾获得多项国际荣誉,主要有:北美教育研究学会“课程和教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美国人类理解国际学院“人类理解杰出贡献奖”,加拿大教育学研究杰出国际成就奖,加拿大移民杰出成就勋章。范梅南教授在教育学方面的论著和论文颇多,最有影响的包括《教育的机智》、《生活体验研究》、《儿童时代的秘密》、《教学的调子》等。他的许多论著和研究成果已被译成了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挪威语、日语、朝鲜语、荷兰语和汉语,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审美心理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 ,即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和审美弥散 ,而审美心理特点包括直觉性、个体性、情感性、自养性和创造性等五个方面 ,并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油画写生中,观察、理解、表现是构成其艺术形式的最基本的方法与步骤,三的有机结合产生出作内心建构的精神主体,即美学意识的物化形态。观察体现为整体、全面、统一的观察方法——把握画面大的整体色调.形成一个内心的表象;辨别、思维的观察方法——寻找物体之间大的色调对比,发现其联系;能动的观察方法——能动地借鉴于艺术载体来思考所要表达的艺术语言。理解是画家心像的产生过程,既从客观现实性到主观创造性的精神建构,用创造性的理解力和思维方式来刻画对象,使之由自然客观物象上升为所要表达的精神主体。色彩的表现和个性的表现是画面的重要组合,把握不同的色彩感受,利用色彩的对比作用,采用突出自我的表现手法,寻找独立的艺术语言。观察、理解、表现在油画写生中的正确运用,相互浸溶,最终构成画家所要表达的精神主体,即呈示给观众的画面情感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