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诵读经典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诵读经典,是用雅言传承文明,是用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可以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人生价值观,诵读经典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力,诵读经典可以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诵读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经典是圣人之作,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被传承、发扬。但在现今快餐文化横行的社会,小学生经典诵读推广之路漫长而艰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经典诵读的意义,并通过精选诵读文本、争取社会支持、摆正学生思想的策略,让经典诵读顺利开展,让传统文化得以发扬。  相似文献   

3.
刘兰英 《现代语文》2009,(9):159-160
大学生经典诵读与经典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典阅读的推广是开展高校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前提,经典诵读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积极性,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都应该经常诵读国学经典,从国学经典中汲取精神养料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让传统文化深入内心,塑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诵读经典可以扩大一个人的思维格局,培养优秀人格;诵读经典,可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诵读经典,可以锻炼思维,凝神聚力;诵读经典,可以强健体魄,增进感情。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86):41-42
中国古代诗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低年级小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则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开端。经典诵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中的经典诵读教学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活力。语文课堂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感悟,对学生的发展帮助很大。本文结合了我在引导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实践经验,从提升兴趣、文本理解和感悟交流这三个方面就低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推进措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可以为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为我校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编撰工作提供理论和经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自1995年赵朴初、冰心等九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来,经典诵读活动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响应和推广,现已有近百座城市数百万人参加到这一活动中来。经典诵读通过让儿童接受经典诵读教育,使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升人格品质,夯实做人根基。许多教师和家长都体会到:通过推广儿童经典诵读,自己的经典文化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期,我们和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联合推出《“经典诵读”夯实做人根基》刊中刊,以期待有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这一意义深远的活动中来。——编者  相似文献   

7.
儿童时期是经典诗文经典诵读的黄金时代,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原则是多背经典,谙熟于心,  相似文献   

8.
小学阶段是学生文化课程学习重要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增加经典诵读环节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还是学生开始全面学习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通过语文经典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文化知识,还可以在经典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经典诵读的措施分析为重点,并对经典诵读的必要性作出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经典诵读中渗透的意义(一)有利于推动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经典中,可以使高中生在诵读和学习这些经典时体验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以高中经典篇目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例。高中生在充分诵读、  相似文献   

10.
经典诵读在文化的传承和个人智慧的提升中表现出便捷、高效的特点。引导孩子从小诵读经典,可以加强人文素养,推进素质教育。在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国学经典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代表,在小学加入国学经典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知识底蕴。因此通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开发特色课程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意义与价值、突出问题,以及实施策略与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为学校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经典,弘扬国学,就是守住民族的灵魂,保护民族的根。如今国学经典文化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学校都注重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修养,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如何将诵读国学经典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呢?笔者在参与推广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13.
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诵读经典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阐扬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代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来说,诵读经典,可以帮助播音主持艺术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培育高尚人格,奠定优雅品行。经典教育的具体实施,有必要选择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经典,编撰出适合播音主持学生诵读的教本。可以通过摘抄卡片、比赛、编撰歌曲、讲解大义、教师范读等方面推进经典诵读工程。  相似文献   

14.
张军晓 《教师》2012,(20):73-73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人类历史的瑰宝,传承着民族的精神。但诵读经典没有被老师们所重视,该项活动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笔者做了些尝试,从营造诵读氛围、开展灵活的诵读活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诵读水平等方面加强经典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小有成效。借此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语文教学中,设计诵读平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建立正确的诵读训练系统,指导学生诵读经典,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学经典诵读是合格的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今天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的教育目标,因此国学经典诵读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协助,在假期里,学生可以参加爱老敬老社区服务活动,参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活动,感受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拓宽育人渠道,加深育人效果,文化传播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可以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青少年传统文化竞赛活动,引领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金寨县梅山一小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全省是比较早的。2007年1月学校被六安市教育局确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验学校。学校制定了《梅山一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56所试点学校推广。2008年该校被县教育局命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验基地。学校在开展经典导读活动中,做到"五落实"。(一)落实诵读教材2009年暑期,该校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骨干教师选编了《经典诵读读本》(一)、(二)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57):37-38
当下我国对于传统文化表现的越发重视,对此加强了推广力度,相关的课程也得到了革新。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经典诵读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经典诵读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文化积累,他们的眼界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开阔。所以学校一定要意识到经典诵读教学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积极意义,并将经典诵读加入语文教学体系当中,将其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本文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要促使学生不断吸收民族文化精华。经典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仅具有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还蕴含着厚重的民族品格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经典诗词的诵读,能够促使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可以将经典诵读作为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地渗透经典诵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经典诵读无疑是一条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在经典诵读方面,我们既要选择优秀的经典文本熟读成诵,也可以通过阅读先贤们对经典的诠释来加深我们对经典的理解与领悟。王安石关于经典诵读的观点及其对经典的诠释,对于我们今天的经典诵读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