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指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情感。艺术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或者视觉接受别人所表达的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到的同样的感情,……艺术活动就是就建立在人们能够受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的。”对于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中所蕴含的强大的情感力量是感染观众的最强的力量。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切忌冷漠与苍白失去了情感性,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就失去了感染力,语言便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同时,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艺术情感追求应遵循一定规则,以使有声语言的表达达到最佳效果。一、持久的创作热情是新闻节目主持人表达好有声语言的前提热情,  相似文献   

2.
电台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由于具有个性化、人格化、和一对一的交流特点,主持人很自然就成了广播节目的重要主体,成了节目的“灵魂”和“核心”。如何做个合格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本文拟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邹巧  卫涛 《声屏世界》2009,(3):38-39
每一档电视节目的主题思想都需要主持人用有声语言来精心表现,并进行二度创作。因此,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已成为节目流程中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如何做好这个环节呢?笔者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从自身素质着手,把握有声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完成节目的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4.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声语言在广播电视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在广播中,它是直接为听众所感知的东西,是主持人联系听众的纽带和桥梁。在电视中.尽管主持人可以借助于表情、姿态、服饰、背景等多种非语言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某些意图或风格。但终究还是离不开有声语言。因为有声语言能给听众、观众最完整的概念。由此可见,研究和强化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个性.对办好广播电视节目,提高节目主持人的素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关于播音,《广播电视简明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播音──广播电台、电视台由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听众、观众直接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这是一个有着三层含义的定义:第一,播音是有声语言活动;第二,播音是在广播电视传媒环境下的有声语言活动;第三,播音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等在各类节目中向受众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在这里“有声语言活动”是其概念的本质──即播音是一种语言活动,而在“听”、“说”、“读(指阅读)”、“写”等语言活动中,播音又是一种“说给人听”的语言活动。说白了,…  相似文献   

6.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播音员、主持人都是以有声语言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所以主持人的语言活动离不开有声语言的表达规律。由于主持人节目各具特色、主持人用声个性迥异而使  相似文献   

7.
王芳 《声屏世界》2007,(6):53-53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凭借语言的声音形式传播和交流思想。所谓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创作,是指将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作为语言艺术来研究,作为审美对象来分析,进而使播音员主持人产生强烈的创造语言美感的热情和欲望,并最终使受众产生审美享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有声语言创作是主持人个性化风格构建的基本条件,传媒行业重视和需要主持人的个性化风格,受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要求主持风格的多元化;主持人自身素质影响和主宰了整个节目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多方面的用人选拔机制和院校培养模式,是主持人个性化风格构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刘楠 《中国广播》2005,(7):59-61
播音,从广义上讲,是指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本文所指的“播音”,是播音员和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在媒体中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且主要侧重于对其有声语言本体(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吐字、发声、播读表达技巧等)及其外部听感印象上的考量。  相似文献   

10.
体态语作为一种不可缺失的"语言"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它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形象。本文从体态语的构成入手就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体态语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体态语作为一种不可缺失的“语言”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它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形象.本文从体态语的构成入手就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体态语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李鹏 《报刊之友》2014,(2):114-116
体态语作为一种不可缺失的“语言”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它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形象。本文从体态语的构成入手就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体态语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广播语言传播是传播媒体有声语言的传受过程,先有传播主体的有声语言创作,后有接受主体的有声语言的解码。听众在接受过程中关键是要通过耳朵来完成。听众在收听广播时,只能听见声音,看不见文字的形体,没有反复思考的余地,如果自己心目中没有一个具体形象,听上去就会一知半解,或不知所云,那么要想听众能否听得进去,  相似文献   

14.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体中直接面向受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集社会性和人际性于一身的、富有亲和力的传播者。主持人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并与之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更多的是通过主持人的语言、意向、认识等来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交流。主持人在驾驭节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如有声语言、表情、手势等与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信息的有效、高效传播。  相似文献   

15.
语调的性质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手段。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手段与文字语言的根本不同点就在于:文字语言是用文字来塑造形象,反映客观事物,自然景物的思维过程。而有声语言不仅具有文字语言的功能,而且可以用语调这一手段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和态度。语调是有声语言艺术最主要的表达手段之一。为什么有的诗人念自己写出来的诗竟是那样的平平淡淡,索然无味?而语言表演艺术家朗诵别人写出来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其语言不仅代表他个人,它传播的是一家媒体、一种文化乃至一个国家的声音。主持人的语言问题不可小觑。 广播电视是以有声语言为主的媒介。主持人通过自己的语言与嘉宾对话,与受众交流,表情达意,阐述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严焱 《新闻传播》2009,(12):57-57
我们都知道,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的人,主持人就像一座桥梁和纽带,是节目的中心和灵魂。那么,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除了达到形象、业务能力等基本要求之外,把握好“自我心态”关也尤为关键,因为语言是心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主持人的心态能直接影响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主持人的好坏、水平往往直接影响一个节目的收视率,甚至决定一个节目的存亡。  相似文献   

18.
发挥有声语言的优势,其重点就在主持人的语言功力上。语言功力不够会造成传播效果的不到位。语言功力的获得需要从各方面进行提高。同时,提高语言功力要做到:克服惰性心理;多当几回听众,听听自己的节目以找出症结;提高文化修养,丰富自己的内涵;上升到文化论的高度,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中饱含着生命的体验、人生的况味、个性的闪光、审美的理想,要“言为心声”。  相似文献   

19.
播音主持是一门及其讲究语言艺术的工作,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之间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进行交流,其中有声语言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播音与主持过程中,就需要对播音作晶进行创造,而要想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创造出恰当的声音形象让受众获得美妙的形象感受。  相似文献   

20.
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教授雷·伯威泰尔的研究说明:当人们面对面交流时,通常有声语言(说话)占35%,无声语言(形体)占65%。而处于观众目光焦点的主持人则有更高的要求,一个成功的主持人不仅需要观众理解他的有声语言,更精彩的是要让观众体味他的无声语言,并让观众能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理解这种信号,可能的话使观众从他的形体语言中领悟到一些无法言传的微妙情感。对于主持人来说,每一次主持都无啻于“写”一篇“文章”,用形体展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