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现代主义艺术将主观自我意识定位于意向性关系域中予以考察,既非古典主义艺术的克制“自我”,也非浪漫主义艺术的张扬“自我”,而是将其转而为客体自我予以显现。自我言说其存在,是现代主义艺术的特质之一。  相似文献   

2.
浪漫主义音乐基本上是从1820年持续到1900年。浪漫主义作曲家继续使用了古典主义的音乐形式。但浪漫主义音乐在思想上更加注重自我主观意识的表现与刻画,在其作品中更注重个人感受的细致表现、内心情感的自由抒发,以及作品与自然景象、生活现象的描绘;作品多以理想事物、古代神话传说和幻想故事为题材,在作品中强调音乐与诗歌、戏剧、绘画等其它姊妹艺术的有机结合,注重音乐的标题性和其中所体现出的诗情画意,重视吸取民间音乐素材,从而体现其民族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由于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对成见与判断的看法不同,导致了双方争论不断。伽达默尔传承了德国浪漫主义的成见在先论,赋予成见以合法性地位,而伽达默尔对德国浪漫主义的超越在于采用了存在论的本体论解释学为基础,运用历史视域来考虑成见问题。而伽达默尔在其无批判的前理解的哲学基础上对启蒙运动和判断哲学采取批判态度而带来的逻辑悖论,只有在实践基础上对认识论理性的重新审视,才能获得一个辩证的解决悖论方案,从而获得真实的认识和更好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4.
勃拉姆斯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自由人",不畏浪漫主义时期的大潮流,努力继承着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传统,坚持理性的创作风格,孤独地走在标题性、"自我"、人文气息浓厚的时代中。本文将从勃拉姆斯的成长经历着手,以《第四交响曲》为例从和声技法的角度进行具体论述,进而深入了解勃拉姆斯身处浪漫主义中后期的独特地位和他作品中的古典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初,以古代神话、帝王将相为主题,采用宣述调、咏叹调的“严肃歌剧”已衰落,逐渐兴起了以严肃史诗、合唱、芭蕾舞等形式组成的“大歌剧”,从重视形式的古典主义转移到重视自我感情抒发的浪漫主义形式。  相似文献   

6.
当下兴起的生命教育思潮可大致分为强调自我保存与安全的生命教育与追求生命灵动、个性与活力的浪漫主义生命教育(或生命化教育)两类。从思想史上看,浪漫主义是反启蒙的,但同时又进一步推进了启蒙所导致的现代性困境。浪漫主义的生命教育在避免了以自我保存为本的生命教育所固存的动物化倾向的同时,又进一步推进了后者所带来的教育困境。  相似文献   

7.
"古典主义"是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引人注意且仍需深究的问题。在此问题框限之内,梳理学衡派、新月派与京派的家族类似性固然重要,但将"古典主义倾向"与"古典主义思潮"区别开来,以充分认识现代中国诸多文学现象之间的差异性,则是更能发挥其理论动力的关键所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倾向体现为一种重视传统的文化理念和均衡、节制的美学风貌,其主要承载者新月派和京派并未从根本上悖离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倾向构成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一种特殊表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中国文学思潮与运动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师发展是以认识论为取向的。这种取向,主要以客观能力为目标、工具理性为内容、外部培训为路径,容易忽视教师作为独立、完整、丰富的主体生命存在的事实与意义。生存论取向,则与之不同,它真正将教师看作一个独立而真实的生命个体,将发展当作教师生命存在与人生过程,关注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与境况,置发展于生存智慧、人文关怀、自我更新之中。从认识论到生存论,教师发展的目标、内容、路径(包括场域),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实践本体论认为,人类世界的本体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它不是恒定的、预成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自然界、社会和人就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生成的。生存论的实践本体论内蕴着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以联系和发展为总特征的辩证法理论的本体论基础就在于人的生活实践之中。辩证法既不是单纯的主观辩证法,也不是单纯的客观辩证法,而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对于浪漫主义诠释学,伽达默尔基本上持批评态度,他放弃其方法论路线,完成了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实际上,他的哲学中有着丰富的浪漫主义诠释学遗产.他对诠释学的定位,效果历史原则的提出,以及以语言为主线的诠释学本体论转向等一系列核心思想都与浪漫主义诠释学有密切的渊源.  相似文献   

11.
当代我国德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道德主体坞位的缺失。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道德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确立起来,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从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标志。因此,确立道德主体地位在我国目前的德育构建的过程中显得极为紧迫。是当代德育构建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接受关学为20世纪60年代末期兴起的文艺美学思潮,该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认为读者应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以及审美者和阐释者的双重身份。周方珠教授对于元曲《凭阑人·寄征衣》的译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读者的主体地位、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读者的期待视野等方面进行了解构与重组,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引导读者进行文本之外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特征、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的幸福感分数较高,且偏向于内控。(2)主观幸福感分数与内控性因子显著正相关,与机遇因子、有势力的他人因子显著负相关。(3)有势力的他人因子存在显著性别差异。(4)大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结论:大学生尤其是大二学生幸福感较高,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重要他人的影响,大四学生更相信运气、机遇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可以通过归因训练来影响他们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主体地位的缺失与回归--对教育主体地位确立的一个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教育本身而言,教师与学生共同扮演了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角色。这一主体地位的缺失,如果说在以应试教育为代表的传统的教育体系中还能得以默认的话,那么,在以素质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体系中,这一现象就不容再存在了。素质教育从根本上不仅要求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求突出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将二者的主体地位同时确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主体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imed to test a hypothetical path model estimating the influence of Type D personality on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s (HPB), subjective health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o verify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HPB and subjective health status between Type D personality and QoL.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nvolving 380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used. Data were collected between November and December 2018 vi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and analyzed using SPSS 25.0 and Amos 23.0. The model's fit indices were adequate. Type D personality had a direct effect on QoL and an indirect effect on QoL via HPB and subjective health status. Type D personality, HPB, and subjective health status explained 67.6% of the total variance in QoL. Intervention programs that consider Type D personality, HPB, and subjective health status may be useful to improve university students' QoL.  相似文献   

16.
探讨倒置致使句中“役事”的句法地位、“结果”的主观大量以及句式的语用价值等问题。倒置致使句中“役事”充当宾语的句法角色;“结果”只能强制性地选择数量短语充当,并不能规定其一定是表示主观大量,主观量色彩应是句式带来的,至于究竟是主观大量还是主观小量则由句中的焦点标记决定;其语用价值在于凸显了客体致使主体受损的情况,或者是受到的损害太大,或者是受损不足,有“意想不到”等语用色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云南部分地区育儿期父母主观幸福感状况。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对400名育儿期父母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测评。结果:育儿期父母在满意度、积极情感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育儿期父母城乡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育儿期父母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得分在性别、城乡差别、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人际关系、经济收入组别上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调查的结果看育儿期父母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建造良好和睦家庭氛围,提高这时期父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重新确认教师是德育制度变革的重要主体,使其在德育制度变革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在当前德育制度变革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应然的定位存在落差.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德育制度有效变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学生诚信心理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1 100名不同专业的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大学生诚信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大学生诚信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许辉 《培训与研究》2007,24(1):101-102
主体性原则在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因此道德教育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为基础,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