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校带校:教师进修学院通过"名师工作室",在区域内部分学校实施"一室两校"工程。一个"名师工作室"联结两所学校,建立两校的联动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教学名师专业持续成长要求教学名师实现"二次成长",通过深化对教学名师的认知更好地分析其"二次成长",可以推动教学名师队伍建设。采用质性研究法剖析某重点学校教学名师在专业发展中遇到的"二次成长"困境及其解决策略,并将其行为背后的"二次成长"与教育生活进行了联系。重点归纳一名教学名师突破"二次成长"困境的策略,即自我统整、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研究发现,教学名师的"二次成长"与其教育生活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3.
时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提出了打造"名师工程"的响亮口号。为使工程得以具体落实,有些教育主管部门为一些特级教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还把工程的具体任务"承包"给有关部门和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着意打造名师工程,其出发点是好的,教师确实需要培养,一个区域的教育教学也确实需要一批名师来带动。但遗憾的是,一些名师工作室已经成为名师的"加工厂",有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为了扩大区域教育的知名度,增强区域教  相似文献   

4.
正常见报载,学校领导因放松了对名师的管理而致其退化,也有人认为耀眼的光环使名师负担过重,十分不利于名师的发展。能否给名师一双合脚的"鞋子",是让名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许多学校的"名师工作室"长期存在"有人没项目",而"创客空间"又普遍存在"只建不用"或"重建轻用"的现象。将创客中心与名师工作室融合建设,可以实现"各空间有领衔,各名师有基地"。借助创客中心(空间)开发和实施选修课程,可以取得培育名师、培养团队、服务学生和孵化科研成果的多赢效果,有效解决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的现实难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坚持"让品牌教师支撑品牌专业,让品牌专业支撑品牌学校"的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实施"三大策略",推进"三大工程",开展"五个一"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建设质量,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几年,各地各学校都掀起了"打造名师队伍"的热潮,据说以此可以带动"教师专业成长"。什么是"名师"呢?通俗地说,就是有影响的优秀教师。那么",名师"是可以通过"打造"得来的吗?把"打造"一词用于"名师"是近几年的事。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就觉得挺不舒服。"打造"是一个工业车间  相似文献   

8.
当下,各级各类的名师不断涌现。其中有一些人,可谓是"一朝名成万事休",一旦成名便失去了进取的动力。如何对名师进行有效管理,也就成了学校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延期开学的挑战,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通过区域和学校联合开展实践研究的方式,整体构建了"多元·网络·自主"的区域空中课堂模式。系统推进区域和学校两个层级的直播课研发:区域层面统筹名师开发通识课程即"南山名师天天在线",学校层面自主研制"空中网络直播方案"。高品质科研成就了南山区空中课堂的阶段性成果,保障了"停课不停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申股杰 《河北教育》2007,(11):25-25
现在不少地方和学校都提出"名师工程",打造名师队伍,希望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样的设想不错,名牌教师是教师的楷模,在他们的身后有一大批追随者、学习者和模仿者,其示范引领作用非常显著.但是,这一切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名师须是真正的名师,而不是徒有虚名.  相似文献   

11.
"名师",顾名思义是"著名的教师"。他们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学校里有较大的凝聚力,在学校教育与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领衔、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打造一支名师队伍,越来越显得十分迫切。近年来,我校认真实施"名师建设工程",精心打造名师队伍,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上海市真如中学实现学校主动、内涵、跨越式发展的策略和措施,主要有聚焦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引领学校可持续和谐发展;筑高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打造"强势学科",培育教育教学"名师";加强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推进教育运行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07,(21)
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实施名目繁多的"名师工程",一时间,"名师"制造潮风起云涌,各种名师新鲜出炉,什么"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只要学历、职称较高,教学和考核成绩较好,有两篇发表的论文,上两节公开课,你就可以论资排辈,等待当选"名师"了。因此,不少学校,三年五载下来,就会造就几十名不同级别(县级、市级、  相似文献   

15.
吴江市高级中学在办学之初,就把"研究型学校"作为学校特色来建设.我们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努力构建"学习型学校",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名师强校,文化润校"策略,扎实推进特色建设,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很重要的一点是具有一个敬业爱岗、人格高尚、业务精通的优秀教师群体。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师就是学校的"仙",而名师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专业发展上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名师培养工程"如火如荼,的确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名师",顾名思义是出了名的"有声誉""名望高"的教师,在教学技艺方面,"名师"的确比一般教师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因为有一定的成绩,在一定区域内也颇具"声誉"。但是,也有的"名师"还不是"明师"。最近,某地举行教学能手评选,其中一个环节是现代理论考试,参加者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  相似文献   

18.
张成红 《江苏教育》2012,(32):44-45
何为"名师聊课室"?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名师工作室,而是强调"聊",试图改变原有说课、评课单项的信息传递,追求团体及时、充分的交流和互动,碰撞思维火花,引起心灵共鸣。它的成立一方面是对学校十年来形成的教育教学科研理念的物化,根植于学校文化沃土之中;另一方  相似文献   

19.
当下,各级各类的名师不断涌现.其中有一些人,可谓是"一朝名成万事休",一旦成名便失去了进取的动力.如何对名师进行有效管理,也就成了学校管理必须直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名师成就名校,名校培育名师",的确,创建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治校根本,也是每一位校长孜孜以求的目标。那么,如何在师资队伍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立足校本、以人为本,做到人尽其才、各显所能、优势互补,使教师专业成长、成才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实现同频同步、和谐互促?我认为,作为校长应该"善规划,重培训,形氛围",引领教师在争当"富有个性特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