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力度,国家助学金发放范围扩大,数额增加。但相关政策在缓解贫困生求学困境的同时,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国家助学金政策的作用,应当在资格认定、分配管理和心理扶持等方面加以改进,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额度的增加,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成为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针对当前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新形势下国家助学金量化评定模式的指标体系、评分体系、评定过程,探索高效、合理的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模式,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分配国家资助资源。  相似文献   

3.
国家每年以很大的力度实行贫困助学金制度,资助广大高校贫困生完成学业,但贫困生的资格如何认定,有限的名额如何分配,助学金发放后的实际效应如何,直接关系到贫困助学金发放的公平与实效问题。本文试就广西当前高校贫困助学金评定发放情况为例,对助学金的公平与实效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只有以国家资助政策为指导,始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评定原则,才能体现激励和资助作用.精准资助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目标,但是在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分配操作困难、评定标准模糊等现象和不公平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助学金评定的效果.应当增强国家助学金助人的精准程度,提高学生对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的满意度,使资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高校对国家助学金评定的“奇葩”规定有增无减,曾经有一则“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的网帖走红网络,引起了网络舆论对“贫困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热议。 国家助学金能否被高校通过科学评定而分配到贫困生手里,是一件事关教育公平的大事情。本文对国家助学金的设立宗旨、资助情况、评定质疑、评定尺度与评定温度进行了客观分析,认为对于贫困生的关注,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怜悯。 因此说,高校需要掌握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尺度、更需要传递评定温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助学金资助比例的提高以及资助金额的增大,高校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愈加凸显出来,贫困生界定困难、助学金发放程序上的公平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公平,背离了国家奖助学金设立的初衷。应采取探索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方法、加强对助学金发放过程监督、按需分配助学金名额、调整助学金资助方式等对策,贯彻教育公平和资助育人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金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高校助学金评定中普遍存在着因评定不够客观、有失公平而引发的问题,使国家资助不能够发挥其最大功效,甚至引发各种矛盾。本文对高校助学金评定的量化评分办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旨在增加贫困生认定和助学金评定的客观性和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金的推出是国家关注教育公平、重视贫困大学生问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但国家国家助学金资助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在高校中也引发了很多矛盾。这一方面缘于高校管理自身的缺陷,更多的是国家助学金资助模式先天设置的障碍,因此必须对其本身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李超  马岚 《华章》2012,(36)
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贫困大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国家为了体现教育公平原则,出台了助学金政策.本文探讨了目前大学生评选助学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促进助学金的合理分配.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和制定相应规定;细化资助审查工作步骤;帮助学生通过相应的勤工俭学工作加强助学金的教育意义,让接受资助的大学生明白自身有责任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家庭贫困状况,来回报国家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国家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国家助学金等等政策加强和改进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改善学习、生活状况,其影响也越来越深远.但是国家助学金在高校实际认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文章依据现有国家助学金发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改革国家助学金的一些建议:采用无息贷款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资助、以奖学金的形式下发国家资助、通过勤工助学金形式发放.  相似文献   

11.
新国家助学金政策于2007年秋季正式实施。实证研究显示,尽管总体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获得国家助学金,但学生在校学业表现好以及在校活动能力强均能提高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概率。政府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目标并未做明确清晰的界定,政府在如何向高校分配国家助学金资源以及高校在校内如何分配名额方面并未做到公开透明,现行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掺杂过多定性和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金是高校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资助政策。分析当前高校国家助学金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及原因,提出解决困境的对策,以期提高助学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邦莉  钟晓锋  黄辉 《文教资料》2010,(21):187-189
国家助学金是我国政府的一项很好的惠民政策,无数贫困大学生因为它顺利完成学业,无数贫困家庭因为它而看到了希望。本文从高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现状出发,认真分析并指出了在资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完善助学金资助体系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国家助学金工作行政化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行政化强化了高校对政府、贫困生对高校的依附关系,不利于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必然降低国家助学金的使用效率。国家助学金去行政化的路径之一就是厘定国家助学金的性质,使国家助学金回归到政府行政救济行为的轨道上来,政府可参照低保申请的经验,由学生在其生源地所在的社区申请。路径之二是将国家助学金以法律的形式纳入高校的日常经费之中,采用基金会的方式运作。  相似文献   

15.
曾志 《考试周刊》2012,(27):172-173
作者通过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审中学生投诉案例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总结行之有效的评选办法,完善助学金评选机制,进一步增强学生资助育人的意识,落实国家资助政策。  相似文献   

16.
新资助体系下的贫困生认定资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下半年,国家实行新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各高校受资助学生人数都是往年的数倍。从资助范围看,国家励志奖学金由每年的0.3%扩大到3%;国家助学金由每年的3%扩大到20%,约400万高校学生获得资助;从资助强度看,国家励志奖学金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由过去生均每年1500元增加到2000元^[1]。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我国教育资助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人民助学金制度到以国家助学金为主的多元混合资助制度的变迁轨迹,表明大学生的资助政策正在日趋完善。从变迁的历史轨迹展望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今后仍将遵循一个渐进的变迁路径,助学金制度将在发展环境、资助对象及评定办法方面继续得以完善,并成为以国家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投入为辅的,能更加体现助学本质的学生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些年高校总人数和贫困人数的日益增加,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同时许多高校在贫困生的认定和助学金的分配方式方面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对邯郸学院生物系2008级学生在以往国家贫困助学金的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在新一轮的贫困生认定方案制定时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党和国家十分关注高校贫困学生工作,并于2007年秋开始实施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为了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使奖、助学金切实起到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努力成才的作用,高校应该做好贫困学生认定,以及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的实施,无论是资助面,还是资助力度,都可以说是足够大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总覆盖面近1/4;国家助学金获得者每年每人2000元,国家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