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变化最大的是教师。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语文知识的填充,而是对学生思路的引导,鉴于这样的要求,语文新教材阅读教学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必须是一个科学设计,有步骤推进,有归纳小结的完整过程,大体上可分五步来进行。“读”不管是什么文章,做好阅读指导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认真读文章。读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自读和教师的范读都是必要的,学生自读不管是默读还是放声朗读都是学生熟悉…  相似文献   

2.
语文能力读为先。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读书是"终身教育",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外广泛阅读,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3.
田国英 《中学文科》2006,(11):13-13
一、树立正确的自读意识阅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是人们汲取知识的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语文界内部对教法和学法研究和尝试的科学成果表明,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将教师的讲读和学生的自读有机结合起来。对此,《语文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学校大部分师生,没有将学生自读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一般是农村学校不如城镇学校重视,初中不如高中重视,学生不如教师重视。因为在不少学生看来,如果我们能搞好自读,就无需教师来教了。也有不少教师觉得讲读课文还学不好,自读更是谈不上。更有一些教师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将自读课文全放在课堂上细讲精讲,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实际上是占用了学生自读的时间,剥夺了学生自我感知和自由探究的权利,根本上讲是不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要求的。  相似文献   

4.
黄焕娜 《成才之路》2020,(10):51-52
构建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是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保障。文章从重视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指导、重视教读课和自读课的区分、重视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有效延伸三个方面,对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5.
阅读能力是学生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学习、获取知识必不可少的能力,而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自昉  唐蕾 《西北职教》2007,(10):32-32
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2000年,所有的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到阅读教学的要求时,均是以"课文"为阅读对象的。于是教师教课文,学生学课文,就成了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全部。《新课标》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样的表达为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搞好课堂阅读教  相似文献   

8.
李林霞 《新疆教育》2013,(9):114-114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理念要求阅读教学实现方法创新,让学生进行有效而高质量阅读,获得最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对创新阅读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晨晖 《科幻画报》2023,(5):134-135
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在语文新课改的相关条例中,明确要求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灵活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合理拓展其阅读知识面,以此提高其阅读能力和认知经验。对此,教师要正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教育价值,充分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并遵循不同阶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获得有用的知识,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把批注式阅读应用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的理念,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分析思考,从而形成自己对课文独特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徐红 《教育导刊》2010,(5):75-76
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素养是语文修养、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等概念的总和。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理念,具体优化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并注意引导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推行个性化阅读,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正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阅读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课堂阅读是指语文新授课文篇目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中两个重要部分。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更要上好阅读课。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课堂阅读教学的侧重点不一样,同一学段的学生的个性也有差异,这给教师的课堂阅读教学带来了难度,它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状况设定合理  相似文献   

13.
《学周刊C版》2016,(26):136-137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得知识积累,拓展认知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为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使他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现阶段对于小学语文的 教学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 作为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小学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规 范阅读、自主阅读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奠定良好阅 读素养的关键。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深入分析当下小 学语文阅读现状,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 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雪花 《新教师》2021,(3):42-43
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单元设计及选文来看,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当显著。一方面,双线组织阅读单元的编排有助于“教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统编教材选文更具经典性、时代性和生活化,有助于以其为引子,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更能清晰地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积极地推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实现课外阅读资源与统编教材阅读教学内容的完美整合,实现学生阅读量的提升和阅读面的拓展,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素养是语文修养、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等概念的总和。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理念,具体优化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并注意引导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推行个性化阅读,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丰富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阅读教学和阅读训练指导对于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研究》来指导教学,让学生学会读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王祥 《天津教育》2006,(7):46-47
自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讲读课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师通过讲读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在自读课上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去印证和实践讲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迁移到课外阅读和写作中去。可以说,自读课是“教”与“不教”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全新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读、自思、自疑,教师指导的方式,要求学生用探究的方法阅读课文,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有关的信息,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提高语文素质。《语文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探究性阅  相似文献   

20.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起着由课内教读走向课外阅读的联结作用。把文言文自读课中的学生自主阅读落到实处,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利用助读系统,指导学生自读文言文,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借助"阅读提示"、紧扣"思考探究",积累文言文知识、明确自读要点,找到自读的方法,把教读课中所学的知识、方法、技能在自读课中实践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统编教材编者要求阅读教学由教读到自读,最后延伸到课外阅读的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