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们都在呼唤精品,争创精品栏目,并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但精品栏目的创作并不是以业内人士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新世纪,受众的期望、事业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新世纪伊始,江西省广播电视局便把实施精品战略作为提升广播电视宣传效应的一项重要举措提出,以创建精品栏目为突破口,带动日常宣传的创新、创优,从而提高全省广播电视的宣传质量。本刊特此推出专栏,为的是让精品意识深入人心,促进广播电视多出精品,并沿着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各行各业都在增强精品意识,创造名牌效应。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为了提高为全院教职工提供书刊资料服务水平,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于去年初设计、改建了教师阅览室。改建后的教师阅览室,宽敞明亮,布局合理,书刊精良,服务热情、周到,成为...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要认真实践马克思新闻观,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多出精品佳作,当好“耳目”与“喉舌”是新闻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宣传中实施精品战略,目的在于强化从业人员的精品意识,实现多出精品力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这是时代的呼唤,观众的渴望,电视人的追求,可谓众望所归。然而,要把良好的愿望变成美好的现实,电视人对栏目的精心打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精品节目能提高节目质量.增强可听性.从而扩大受众面,增强广播的社会影响力,而精品节目或稿件要依靠日常的精心创作。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日常所作的每一个节目和采写的每一篇稿件都是精品.但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日常的每一个采写、创作过程,这样才有可能多出精品。  相似文献   

6.
精神与精品     
出版物是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精品图书是文化积累、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力。新中国的出版史就是中国出版人不懈追求精品,努力打造精品,奋力开发精品的壮伟历程。人民呼唤出版事业的繁荣兴旺,祖国期盼出版业的蓬勃发展,都是以出版业科学健康地发展为标识,以精品优秀图书大发展大繁荣为标识。出版是内容产业,精品是出版事业的立身之本。虽然现在全国每年有30多万种图书,但有社会影响力,受到人们关注的有多少,为群众认识的图书又有多少?没有精品力作,出版再多的低水平的图  相似文献   

7.
新闻工作者要想奉献给受众以精品,首先就必须有精品意识,弄清什么是新闻精品,精品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从目前报刊上已发表的文章看,对新闻精品的认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精者,经过反复提炼产生的精华也。精品:精良的物品;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新闻价值高之作;是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之作。二是精心采写、  相似文献   

8.
出版社编辑精品意识三题河南人民出版社王金楚图书市场呼唤精品我国有500多家出版社,每年出书近10万种,其中当然不乏好书,但有相当大一部分书属“不好不坏”之列;而真正的精品图书到底能占多大比重,尚不得而知。所谓“不好不坏”的书,其实也就是“平庸书”。这...  相似文献   

9.
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世界万物普遍遵循的发展规律。我国的电视事业发展到今天,树立精品意识,多出精品节目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和电视编创人员的共识。是电视事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要先从提升"四力"做起.静下心、走出去、迈开腿、沉下身,以勤快深入的脚力、广大精微的眼力、深思熟虑的脑力、深刻呈现的笔力,多出一些叫得响、传得远的精品稿件.  相似文献   

11.
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要先从提升"四力"做起.静下心、走出去、迈开腿、沉下身,以勤快深入的脚力、广大精微的眼力、深思熟虑的脑力、深刻呈现的笔力,多出一些叫得响、传得远的精品稿件.  相似文献   

12.
李英 《编辑学刊》2021,(4):108-111
工匠精神是编辑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是打造精品图书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文章以策划出版"小学生预防近视护眼读本系列"为例,阐明在图书的选题策划、组稿、审读加工等各个环节中,编辑应如何践行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打造出"双效"显著的精品图书.  相似文献   

13.
郧军涛 《出版广角》2022,(15):31-35
中华文化传播具有持久性、开放性、广泛性、多元性、多介质性五大特性,在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方面,精品出版面临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丰富厚重的出版积累、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数字化生产和传播等机遇。新时代,精品出版以国家政策为引领,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以精品意识为出发点,以全媒体传播为重点,以立体化营销为途径,以长效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全面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01,(4):1-1
实施精品战略,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努力提高节目质量,是今年我省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中心。一个呼唤精品意识,多出精品栏目的热潮正在全系统兴起。  相似文献   

15.
《编辑学报》2006,18(3):220-220
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争取在5~10年内办出一批国际精品、国家精品和后备精品科技期刊,2006年《编辑学报》将开设“精品期刊巡展”专栏,旨在通过典型期刊的示范、引导,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欢迎办得有特色、高水平、影响较大的优秀科技期刊参加巡展,介绍经验,展示风采。  相似文献   

16.
沛县电视台对农栏目《农村科苑》创办以来,从栏目自身的定位、内容到运作形式,都以追求“三贴近”为特色,成为沛县电视台的一档精品栏目,曾被评为“徐州市十大品牌栏目”和“徐州市十大名牌栏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集成电路类图书的市场调研,以该类图书的选题策划为例,阐述了科技类精品图书的选题策划方法,并从实际角度分析了策划科技类精品图书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侯智 《新闻知识》2006,(5):71-72
现如今,我们时常可以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中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提法——打造“新闻精品”、实施“精品战略”。“新闻精品工程”已经成为各类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媒体内部也形成了人人争出精品、争创优稿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9.
所谓精品的陈列“简而言之就是优秀的陈列内容加上优美的陈列形式,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和谐统一,是精品陈列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精品陈列要有积极的主题思想,以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为前提;以运用现代高科技的互动展示为重要标志,使观众获得知识得到美的享受。完整的精品陈列要象一首音乐作品,高潮叠起,首尾连贯,优美和谐。其创作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是精品陈列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多出精品力作,是报媒在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的有效举措,并能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部队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最终要把成果落实到多出新闻精品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