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走向现代化,必然需要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或现代教育是指以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为背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为目的的教育。现代教育植根于现代社会,又面向未来急剧的变化和...  相似文献   

2.
正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模式、生产生活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它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一、信息技术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现代教育技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  相似文献   

3.
致读者     
教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同时出现,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教育经历过专职教帅阶层从氏族社会中的分离、文字体系的出现、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和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与广泛应用等几个重要变革时期,无论是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的远古教育时期,以言传身教和文字读写为主要方式的古代教育时期,以集体组班教学为主要方式的近代教育时期,还是以传统学校教育和现代远距离教育以及大众化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并行的现代教育时划,教育活动都不是孤立于外界环  相似文献   

4.
何茂玉 《成人教育》2001,(12):31-32
在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与学的教育视野,既有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也兼容了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教育技术。开放的、网络化的教与学,带给学习者以机遇,也带给教育者以挑战。基于网络技术的教与学,应立足于以人的素质为中心的教育。这是现代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加翠 《考试周刊》2011,(92):198-199
21世纪,社会已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各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有人曾说:"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面向21世纪,社会走向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与之相适应。所谓教育现代化或现代教育是指以现代生产和现代化生活方式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为背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为目的的教育。现代教育植根于...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为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创造了条件,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模式的技术基础,将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形成,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网     
校园网教育新时代的门户  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 ,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适应社会更高要求的变化。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 ,教育方式应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 ,以信息交流为中心 ,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信息技术只有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才可以称得上现代教育技术。“科利华 2 0 0 0校园网络解决方案”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 ,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科利…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的必要性(—)迎合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利用集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于一身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体现与时俱进精神,是创新教育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现代教育网络系统的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逐步被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所取代,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各种教育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实现了从传统教育模式到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二)学校创新发展的需要在生产力的诸多因素中,劳动者是活的因素,他是体力、智力和心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正>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创新性学习是创新教育主要的学习方式,它以自主、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科学地把握了现代学习的本质,适应现代教育要  相似文献   

11.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多种媒体优化、有机组合的教育方式,是构筑21世纪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持,可以为各种社会成员提供方便、广泛的教育服务。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特点是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  相似文献   

12.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以现代多媒体技术教育手段为依托,学习者主要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同时教育者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的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网络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1.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远程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的层次、专业、技术以及教学质量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障碍。一、发展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迫在眉睫现代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INTERNET网络高新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和传播媒体,图像文字、动画、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互式网络教育方式,因此又称为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它是传统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它向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互动式教学作为最能满足现代教育要求的教育方式已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所谓互动式教学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师生互动交流为手段、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探求、大胆质疑、积极讨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是教育方式的一种转变,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立互动性课堂的原则及具体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6.
消费文化是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其中大学生的消费文化更具有前卫性、早熟性和代表性,是中国社会进步的缩影,从中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消费文化发展和生活方式变迁的历程,同时,也可以从中觉察和反思到我们教育的盲点和不足。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尤其需要生活能力与现代生活方式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没有给予大学生以现代生活方式为内容的生活知识教育和生活能力训练,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缺失与遗憾。大连大学王洪斌教授的《大学生现代生活方式》的出版恰逢其时,弥补了这一缺失与遗憾。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多媒体的兴起,以现代学习理论、现代教育传播理论、现代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体现了多种教育科学理论的综合运用和发展。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即依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处理多种教学信息(文字与数据、图形与图画、音频与视频等),以智能化的多媒体终端方式,来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化服务,这种方式往往是高效、交互、实时的,但在教学中处于辅助地位,多媒体本质上属于教学工具类。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有效地推进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实现体育教育教学娱乐性、趣味性与健身性的功能,新时期将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地运用到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是体育教学改革中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不仅  相似文献   

19.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探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迫切需求,也是现代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研究的主要课题。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围绕着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这一项目的试点工作,在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探索中,就如何以学习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教学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教学信息以最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的方式处理教学信息如何为学习者创新一个有利于其学习的环境,满足学习者的个体化自主学习、自…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主要体现在课堂多种媒体的组合教学、广播电视远距离教学,多媒体网络远程通讯教学等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应运而生,为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尤其是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