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苗青 《新闻实践》2003,(8):65-66
在社会公众对文化新闻需求日趋增长的情况下,作为地方报纸的文化新闻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落差,如文化新闻供应数量不足、质量低下、花色品种老化、供应方式陈旧等。怎样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文化新闻的需求,是今天纸质传媒争取受众,提高媒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文化新闻需求的特点和现状就目前与过去一定时期相比,文化新闻的需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需求广泛性我国已开始进入小康社会,社会公众的物质需求已得到了初步的满足,从而使其对文化的需求日见增长,而且这一需求的群体也日见扩大,形成了需求的广  相似文献   

2.
满足受众的需求,是社会新闻传播的最终归宿。受众的需求,除了信息需求、知识需求、服务需求外还有审美需求。随着受众素质的日益提高,特别是文化修养的提高,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所知,而是在有所知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上的美的享受。真正受受众欢迎的社会新闻作品,应该文质并茂,“色、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3.
国外一些研究表明,受众收听广播的目的.除了获取信息外,还在于寻求一种亲密感、归属感.而地方电台恰恰能够满足受众的这一需求。在一个城市中.市民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活状况十分关注,有强烈的认同感。若地方台播出的节目定位明确。则十分容易吸收听众参与,使广播互动交流的功能充分发挥。目前的现状是,本地新闻远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报纸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它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先进、科学的文化时,如何让读者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如何通过新闻作品蕴含的知识含量、审美情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提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丁柏铨 《新闻记者》2006,(12):10-13
无论是在新闻理论还是新闻业务中.新闻价值都是一个核心概念。关于新闻价值,许多研究者都已通过论文或专著,进行了相当系统和深入的讨论。笔者也在相应的著述中对此作过界定,认为:“新闻价值是某些事实所固有的,是它们在满足受众新闻需要方面所具有的显在或潜在的作用。”①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大致包括如下五项:重要度、有利(广义)度、相关度、异常度、趣味度。新闻事实若包含了上述某一要素,即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新闻价值;包含多项要素,则其新闻价值更高。新闻价值高低,其衡量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新闻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在阅听了关于事实的报道以后,受众新闻需求的满足度高,则事实的新闻价值高;满足度低,则新闻价值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了解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需求情况, 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实践提供依据和动力。[方法/过程] 在对调查对象、调查目的、时间精力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 采用专业的网络调查平台对我国社会公众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需求进行问卷调查,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结果/结论] 社会公众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目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社会公众需要通过不同平台获取文化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应将档案馆的资源纳入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范畴, 构建“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获取平台。  相似文献   

7.
周建兰  刘鸿 《新闻窗》2006,(5):107-108
随着媒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图片新闻被越来越多地运用,运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以此来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海量需求。本文拟从新闻图片的视觉文化属性这一角度出发,展示一些理性分析,以此来进一步说明新闻图片在当今媒介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白小娴 《记者摇篮》2009,(10):44-44
在消费文化时代,电视观众对新闻资讯的消费呈现出一种快餐式且多元化的状态,之所以称之为快餐式,是因为观众因为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通常情况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限数量的新闻消费,而多元化则表现为观众对新闻资讯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作为新闻资讯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体育新闻如何满足观众在快餐式的新闻消费状态下的多元资讯需求呢?  相似文献   

9.
当今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已越来越重视图片新闻,从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极力满足读者的视觉需求。于是,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报社专业摄影记者的图片供稿量早已无法满足版面需求。那么大多数文字记者如能掌握摄影技术.在新闻采访中将会如虎添翼。既会文字,又会摄影——同行们把这种会“两栖作战”的记者戏称作“双枪手”。  相似文献   

10.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既有新闻性又有娱乐性,既可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其愉悦精神之需求,因此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娱乐新闻总是十分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各大媒体也在娱乐新闻的报道方面下足了工夫,唯恐在娱乐新闻的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媒体。  相似文献   

11.
1、满足不同观众知情的需求。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市居民除收看电视剧外,最感兴趣的是新闻,特别是本地新闻。这就要求我们,要想办好新闻节目,就必须办好本地新闻。但不少省级台的主打新闻栏目中溶进了过多的内容,把国际、国内新闻一古脑都搬进来,追求“大而全”。殊不知,观众选择看省台新闻,就是想知道省内的最新消  相似文献   

12.
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把它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做到人乡随俗,生根开花,融为一体。著名的媒介经济学家Pieard说过,受众最欢迎的节目是本地化的节目,其次是临近地域文化的节目。本土化的节目切合了受众的接近性要求而受到青睐,方言新闻是新闻本土化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文化消费较早进入快速增长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热切呼唤更多高品位、高质量、多姿多彩的新闻出版产品,期盼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我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新闻出版业要推进新闻出版大省向新闻出版强省的跨越,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更大的努力,贡献更多的份额。  相似文献   

14.
吕丽 《视听纵横》2005,(5):29-31
作为社会化新闻的一个分支,娱乐新闻的出现及其繁荣,是人们在物质化生活日益发达的今天,对休闲化需求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它已经成为当前众多媒体完善媒介功能,参与竞争,争夺受众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轻松、活泼是现代娱乐新闻在众多题材的新闻中笑傲江湖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15.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就要求新闻宣传一定要办出亮点,要有创新,要给人以启迪,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在新闻宣传的实践中感到,电视的宣传亮点,取决于精心的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城市晚报对文化新闻的重视程度不断消减,大量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以及其他实用类民生资讯,在数量、篇幅、版面等压缩了文化新闻的空间。文化新闻在不少城市晚报逐渐遭到冷落,主要还是文化新闻自身缺乏创新的缘故。且看一些城市晚报的文化新闻,有的将“娱乐”、“星闻”资讯作为主要卖点,缺乏地方特色与品位;有的文化活动的报道,读起来像“温吞水”。读者对文化新闻需求的口味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文化新闻档次、重创晚报“文化品牌”,让这些文化新闻像其他许多主流新闻类别和资讯一样,广受读者的欢迎呢?从2004年至今,《宁波晚报》在这方面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张昭 《新闻传播》2004,(12):70-70
专题报道是一组具有共同指向的新闻的集合。同样的新闻事件,采用了专题报道形式推出,其新闻价值更容易得到强化,其传播效果更容易得到拓展,可以满足网民对新闻信息的深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产生的军事新闻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化形态。它的读不但在战争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他们同时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念和多种兴趣爱好的化主体,如果报道的内容与化主体不那么相干,近乎直面单纯的各种专业技术“角色”,其新闻价值就被战术、技术、环数、米数这些老套套掩盖了。因此,要认识高技术战争中的军事新闻价值,只有明确地把化视为服务的中介,把读视为完整的化主体,从思想、审美、情感、知识等多方面影响读,才能更好地为战争服务,满足读的需求,这就必须丰富军事新闻的化内涵,通过对化主体的影响来达到为军事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曹矿山 《视听界》2007,(5):76-77
《1860新闻眼》节目开播于2003年10月28日,最初的定位是民生新闻。随着社会的进步,民生之本,逐渐由原来对物质层次的追求,上升为对文化精神层次的追求。如果我们忽视了大众的情感需求,仅将新闻的视角锁定在他们的物质需求上,就很难走进观众心里。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1860新闻眼》率先在全国将民生新闻中的情感元素放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广播电视新闻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对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在观众需求的角度下如何促进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