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Pad、智能电视以及移动可穿戴设备等多个屏幕的出现,使得"多屏时代"早已成为了业界的共识。数据显示,50%以上的消费者同时接触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等多种屏幕,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网民的人口数量正在紧追电视人口。如何玩转多屏营销也成为了前些年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然而随着大数据的使用、普及以及一步步深入,"跨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络环境广泛普及的背景下,移动新闻传播呈现出高频化的特征。移动媒体的新闻生产和移动用户的新闻阅读均朝着高频化发展,移动新闻市场的用户规模不断增长,使得用户的新闻阅读行为显现出新的特性。本研究通过对13名移动新闻用户的访谈,探究移动新闻传播的高频化现状及该现状对移动新闻用户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频的移动新闻阅读已成为用户的生活常态,主要因用户的主动意愿而形成,对个体的正负面影响均衡,但受众认为该现象对新闻行业的影响以负面为主。  相似文献   

3.
梁艳玲 《出版广角》2021,(15):91-93
"场景五力"理论重视对用户行为、情感的分析和感知,以此为用户提供适应性服务.在数字图书馆智能阅读场景的构建中,需要应用移动设备、定位系统、大数据等技术,这几项技术也成为构建智能阅读场景的关键因素.在5G与AI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可以运用上述关键技术,构建智能阅读推荐、智能阅读导航、智能阅读咨询、智能阅读检索、智能阅读场景、智能预约座位等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13,(7):48
移动时代的到来,开启了跨屏整合营销新局面。在跨屏整合营销环境下,我们发现,移动成为了连接电视、个人电脑、户外传统屏幕的媒介触点,与此同时,移动也催生了用户与媒体关系的新变革,它实现了从用户跟随媒体到媒体跟随用户的革命性转变。因此,掌握了移动时代的媒体特性,便是掌握了跨屏整合营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龙源数字传媒集团(简称"龙源")主要以杂志社、出版社、新媒体、作者为正版授权内容来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形成个性化的知识服务产品,通过移动终端、PC终端和大屏智能硬件终端提供个性化、智能化优质内容服务和增值服务,其中增值服务主要指通过先进的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用户的阅读行为分析,借助移动终端、PC终端和大屏智能硬件终端形式(包括在全国建设数字书报亭、数字文化站、数字图书馆)获得广告、电商等.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普及度、技术能力还是使用习惯,移动设备都在发生飞速的变化。未来将是一个多屏融合的时代,聚合体验正一步步推动这一愿景实现。要想体验在不同设备间的完美跨越,其目标核心是搭建一个无缝连接的多屏体验。信息同步性、体验一致性以及屏幕共享性是跨屏幕体验中较为流行的三种模式。未来,必将会衍生出更多新的交互方式和服务,这一定能为用户带来更具互动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用户阅读利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阅读认知理论与阅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利用行为的框架。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的主要移动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主要移动阅读内容是新闻、娱乐等轻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形式是摘要、目录和综述,主要载体形式是文本+图和纯文本,主要出版形式是网页和图书;大部分用户阅读短篇内容更多;一半用户明确反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用户每次进行移动阅读的平均时长主要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平均时长主要在1小时以内;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地点)主要分布在交通途中、等候时、家中无聊时、睡觉前。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功能的发展,智能推荐信息阅读逐渐成为用户移动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邀请21位受访者参与半结构化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了167个初始概念,形成了28个基本范畴,最后归纳为8个主范畴并揭示了各主范畴之间的影响关系,即:智能推荐信息质量、智能推荐系统质量、阅读流体验、心理授权、用户偏好正向影响智能推荐信息阅读,时间约束、任务紧急度负向影响智能推荐信息阅读,智能推荐信息质量、智能推荐系统质量正向影响阅读流体验,智能推荐信息质量正向影响心理授权。同时,本研究还提出了搜索焦点缺失和任务紧急度两个新的基本范畴。研究结果丰富了智能推荐环境下用户阅读行为的研究,为智能推荐信息阅读的发展提供参考。图2。表6。参考文献46。  相似文献   

9.
继报网互动、媒介融合等概念被热炒之后.传媒领域的技术派又提出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屏媒体新闻,业界认为它打破了传统的网络媒体形式,通过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以屏媒体的方式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综合数字化内容服务。目前,桌面快报是各大网媒进军屏媒体领域的主要方法。据统计,截止2008年11月,我国有10余家新闻网开展桌面快报业务,如东北新闻网等。  相似文献   

10.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君 《编辑之友》2015,(9):62-64
文章首先从用户体验和用户行为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情绪情感、满意度和美感等因素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其次,阐述了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的主动性、社会性和体验性等特点.最后,根据对用户特点和使用行为的分析,提出智能编辑模式、差异化推送、个性化定制和重视社交体验等建议,以增加新闻客户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忠诚度和用户黏性.  相似文献   

11.
万晓华  范以锦 《传媒》2016,(24):47-49
目前新一轮的新闻客户端正在兴起,而与早前出现的新闻客户端很大不同的是,各类运营主体都在注意用户移动阅读的趋势,因此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新闻客户端.然而,使用者不可能在手机屏幕上设置过多的功能.面对众多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各类运营主体应明晰,究竟什么样的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受到用户青睐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唐玉璟 《今传媒》2022,30(2):9-11
本文对新闻移动客户端的智能语音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其智能语音发展的特点,发现新闻移动客户端存在智能生态不完善、场景不够贴合用户需求、语义模糊和缺乏"温度"的问题,进而提出当前新闻移动客户端智能语音功能完善措施,以期对新闻移动客户端智能语音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借鉴,促进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3.
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成功地将受众从“单屏时代”带进“多屏时代”.在“单屏时代”,电视媒体是我们接收信息和获得娱乐的唯一屏幕,可谓“一屏独大”.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电视媒体一统屏幕天下的局面,新的屏幕不断地被创造出来,PC屏、手机屏、移动电视屏、户外显示屏等层出不穷,多屏时代悄然来临.  相似文献   

14.
移动传播给新闻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内容、新挑战。移动传播时代的新闻写作需充分利用移动传播的条件,既应遵循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还要根据移动传播的屏幕阅读特点、语言文字特点,做好文字与其他视觉元素的融合,以及关键词的运用,同时掌握好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5.
碎片化的移动阅读背景下,用户移动阅读行为和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意愿以及使图书馆阅读服务更好嵌入用户阅读需求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锁定辽宁师范大学师生这一目标群体,从设施特征、用户阅读行为等方面揭示用户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意愿,提出图书馆可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保障图书馆移动服务稳定运行,提供移动阅读设备、提高用户移动阅读体验,对用户移动阅读行为进行有效引导,以及开展个性化阅读服务,确保图书馆阅读活动更良性开展。  相似文献   

16.
曾岑 《传媒》2018,(9):64-6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4G网速的提升以及移动终端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直播的形式越来越受到用户追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占网民总体的54.7%.而网络用户看直播的终端,则从最初的PC电脑,拓展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这些小屏媒体终端.笔者认为,所谓"小屏"就是指相对于电视、PC电脑等"大屏幕"可视设备而言的,屏幕较小的、可移动的、便携的、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可视终端.  相似文献   

17.
(续上期)电视屏幕文字有着显著的传播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在:视、听、读三位一体,电视新闻视听结合已经具备记忆优势,又加了阅读文字的感知通道,加深了记忆深度;在各类电视节目中随时插入屏幕文字新闻,保证了重大新闻的时效性;整屏文字新闻,形成受众既听又读的...  相似文献   

18.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原来新闻网站引以为傲的渠道优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加上微博、微信等平台的推广式传播,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的聚合式传播,使人们阅读的主要载体转向了移动终端。4月13日,2016年第二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发布的《2015年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2.96亿,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用户占到52.2%,是电脑阅读用户的两倍,手机成为用户数字阅读的首选载体;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的九成。以上种种原因,使新闻网站的影响力受到很大冲击。如何做好新闻,提高网站影响力,在激烈竞争的红海中赢得一席之地,已经成为摆在众多新闻网站面前的一道难题。个人以为,重视原创新闻,加快发稿速度;全力以赴做好本地新闻,注重互动;做好多个平台的内容推广,攻占微信朋友圈,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智能客户端的阅读影响了传统的阅读体验,作为新闻编辑适应当前社会移动阅读模式转变角色是大势所趋,如何让新闻更好的适应移动阅读模式,增强新闻传播广度和深度,打破传统的阅读角色限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官方应用,带动了移动传播、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转型融媒体的发展,新媒体传播迎来了大爆发的时代。对基层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将“大屏”的电视节目与“小屏”的短视频传播相融合,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新媒体属性、避免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降低的重要手段。公众的阅读倾向是新闻传播的风向标,移动媒体的发展已经将电视观众转化为网络用户,探索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电视新闻的短视频化方向,探索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