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党和政府加大信息化政策的推进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化政策文件,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可知,我国全面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不断促进信息领域消费,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持续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同时,我国强化了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加强了教育信息化的全面规划,突出了社区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基于国家信息化发展政策的视域,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思考社区教育信息化如何实现同步发展,社区教育信息化如何加强整体规划,城市如何引领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级各地教育部门着眼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智慧教育”的政策文件,推动教育信息化向2.0阶段升级。为此,开展区域“智慧教育”政策文本框架、政策内容及应然要求分析,对推进“智慧教育”工作、加快本地“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智慧教育”定义及教育政策理论,结合当前“智慧教育”政策内容,提出了“智慧教育”政策内容框架,结合调研发现问题并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14年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各省陆续采用等级赋分制进行高考计分,而等级赋分制直接影响选考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而影响新高考的改革质量。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21个省市的60份等级赋分制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各省市等级赋分制的相关政策文件在发布、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下述问题:政策调整不及时;高考改革政策数量繁多而缺乏等级赋分制专项政策;实践先于政策出台;政策工具使用单一。这些问题不利于等级赋分制的优化发展以及新高考的平稳推进。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及时调整并完善政策文件,尽快出台等级赋分制专项政策,对政策工具的使用进行优化组合,促进等级赋分制的合理完善,以推动新高考改革实践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教育”既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又是实现“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系变革的核心抓手,其不能被简单理解为互联网“+”教育,而应将“互联网+”作为整体场域持续赋能教育变革。文章从技术场域的视角分析“互联网+”及“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提炼出“互联网+”技术场域具有网络泛在化、服务即时化等六大特征及与此相对应的供给社会化、服务个性化等“互联网+教育”六大特征,同时对当前符合“互联网+教育”特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从加快技术赋能、变革教育方式、探索供给途径、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数字素养五大维度建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以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5.
依据我国教育政策文件中涉及“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问题所使用概念的演变轨迹,分析我国教育政策文件所使用的概念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的演变过程.使用“终身学习”的概念体现了我国教育政策导向的调整,主要体现在:落实理念,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搭建平台,构建终身学习的服务体系;立足个人,拓宽全民终身学习的形式;接轨国际,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背景及问题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入,信息化建设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提高教育管理、决策、服务能力的新推动力。《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政策制度的出台,表明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加强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纵观近十年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有以下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利 《职教通讯》2017,(25):17-21
分析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对于建设现代职教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文件计量分析、政策文本分析为分析框架,分析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内容。研究发现,国家对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加愈加重视,且层次逐步加深,但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社会功能的把握仍有待提升。各级部门应当严格把控政策的文件形式,各省信息化政策内容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理念及技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研究基于北京市“开放辅导”三年多的“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历程,从场域理论视角对其在线教育场域的生成、边界松动、重构扩容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和启示如下:(1)价值共识是“互联网+教育治理”顺利开展的观念性基础;(2)追求教育子场域自治是“互联网+教育治理”的实践演进方向;(3)面向多主体的教育资源建设是解决“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矛盾的关键;(4)教育治理主体行为的变化是“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场域”演进的内生动力;(5)优化数据技术应用能力是推动“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开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十二五”规划完成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已然到了转段升级的关键时期,即从教育信息化1.0阶段跃升至2.0阶段。借助于NVivo软件对近五年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的文本内容进行词频统计与编码分析,结果发现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关注焦点是教育,即人的发展;发展目标可分为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推进措施体现在资源建设、环境建设、教育治理、人才培养、网络扶智以及保障措施六个层面;主要特征表现为融合、创新、引领、智慧与开放。通过分析得出: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关注焦点虽然聚焦,但过于单一,应扩大教育信息化的关注面;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虽然呼应,但偏重对长远性目标的描述,应加大阶段性目标的建设力度;推进措施虽然全面,但对网络扶智层面的投入失衡,应积极开展网络扶智攻坚工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政策背景入手,分析了“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内容,重点阐述了“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展望:对社会而言,教育信息化政策是推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对学校而言,教育信息化政策可以创生出无限的教育空间;对教师而言,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对学生而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学习理念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整合校内提质增效、进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各省随即出台实施细则予以落实。基于政策工具与校外培训治理政策内容建立二维分析框架,梳理20个省市政策文件中涉及校外培训治理部分,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政策工具使用类型偏好权威性工具,需优化工具多样化组合应用;治理政策工具选择同质化,部分地区创新性有待提升;政策工具选择暗指运动式治理倾向,治理长效性堪忧。为提高治理有效性,应着力优化政策组合、减少权威性工具使用,应增强政策创新性、建立府际学习机制,遵循“公共治理范式”,建设良好校外培训治理生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政策背景入手,分析了“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内容,重点阐述了“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展望:对社会而言,教育信息化政策是推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对学校而言,教育信息化政策可以创生出无限的教育空间;对教师而言,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对学生而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学习理念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特殊学生评价体系是实现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Nvivo12软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特殊学生评价的政策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和内容编码,对政策发展进行阶段划分,以了解我国特殊学生评价政策的演进趋势。研究发现,我国特殊学生评价体系起步较晚,速度逐渐加快;评价指标逐渐丰富,彰显时代特征和本土特色;评价方式日益多元,指向高质量发展。建议未来出台的有关我国特殊学生的评价政策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优化评价内容与方式,积极探索信息化评价,增强评价法律法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毛艳  常玲玲 《成人教育》2022,42(1):71-79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层面出台的51份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民族中等职业教育扶贫、民族特色中等职业教育、民族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三大主题始终伴随民族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在推动民族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贫困文化、政策主体关注点差异、政策执行协同化差异导致政策效果出现偏差。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民族中等职业教育政策需要秉承多元和谐的政策价值取向、彰显特色与普适共融的政策理念、采取多方面协同增效的政策行动,为新时期民族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一部分,"5.12地震"灾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作者梳理了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宏观政策中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内容,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配套政策,旨在总结这些政策对灾区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为进一步研究灾区的教育信息化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民办教育政策是影响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一五”以来,北京市民办教育政策主要围绕“管理、规范”、“质量、特色”、“扶持、促进”及“安全、稳定”等关键词出台相关措施,并始终以确保安全稳定和内涵发展为政策目标,以维护学生利益和教师权益为政策基点,以年检评估和财政手段为主要政策工具,同时采取“捆绑式”政策执行模式来确保政策的有效推进.结合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未来北京市民办教育政策调整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包括科学规划民办教育发展空间,对教育的个人需求型与社会必要型进行权衡,政府财政资助时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还要均衡政府监管与学校自主发展的关系等,以便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民办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湘发[2007]18号)文件精神,长沙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为推动创业富民政策的落实,长沙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市推动创业富民的决定》(长发[2008]24号)等文件,并于2008年年底启动了“长沙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政策出台之前,教育政策必须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并且需要反复思考和修改,属于政策制定阶段。例如,“《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2003年2月拟订出的草案一稿到2004年2月的送审稿就有近50稿”。因此教育政策出台前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其中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即将出台的教育政策对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有多大针对性,这是政策是否有可能解决真正政策问题的核心影响因素:一是政策执行的可行性如何,这是政策能够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诠释的旨趣在于更好地理解与解释,将政策视为文本形成了政策研究方法论的诠释取向,探究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路径是发挥诠释学方法在政策研究中应用价值的必然要求。基于诠释学理论的演进历程提炼出“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诠释学分析要素,结合政策特质以“政策制定者”“政策文本”“政策受众”为三个支点建立教育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框架,并提出从教育政策制定者行动理解文本意义、从教育政策受众行动阐释文本意义的两条分析路径,进而选取我国《规划纲要》与“双减”等政策文件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将诠释学方法引入教育政策研究,不仅可以探明教育政策意义的传递逻辑,揭示阻碍教育政策共识达成的原因,还可以实现对教育政策意义的深入理解,促进教育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政策具有规范约束、调控分配、发挥目标导向等功能.有效地执行教育政策,对于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为分界点,梳理了近十年来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及积极影响,分析了它们在执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执行主体认知缺陷与利益冲突、配套制度和监督体系缺乏、区域基础性条件差异等各种偏差原因;并考察了国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优秀经验.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今后如何有效地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政策,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