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结晶与思想引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图档博的协同创新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3.
傅华 《中国记者》2023,(10):4-7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贯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深刻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持续加强对这一思想的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事业载入史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不平凡的一年.全行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电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生成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创新观点的集纳升华,着眼于回应现实的紧迫需要,植根于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坚实实践;从主要内容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从11个方面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从事业发展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我们以更加系统和联系的观点重新审视传媒业,要求作为“文化基础设施”的主流媒体更好地承担组织政党、整合社会、争夺话语、传承文化等基础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在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举办。这是全国出版发行战线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赓续?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如何发扬光大?带着这样的深邃思考,6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8.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遵义市,走进美丽的花茂村,叮嘱:一定要把土陶这一手工技艺传承下去。一坨软泥,经过匠人的巧手,变成一件件精美的生活容器、艺术摆件。土陶,吸引了游客,也让花茂美名走出黔北大山。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到花茂土陶制陶传人母先才的陶艺馆考察时,总书记特意叮嘱:一定要把土陶这一手工技艺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党媒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力量,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的重大成果,是党媒的重要职责使命。江西日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文化宣传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考察,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23,(14):6-7
<正>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广电行业的新作为,展现新气象,作出新贡献。要深化媒体融合,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强化头条意识,做强做优理论节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强调"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注重文化的引领。而档案是文化传承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来源和途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致贺信。在贺信中,总书记深刻阐述阅读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人的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从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高度,指明了阅读的重要意义,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的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主题出版作为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如何更好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其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意义重大。本文从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的时代要求、概念缘起、创新方法、根本旨归入手,讨论主题出版如何结合中华文明特性进行选题创新,厘清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要把握好的四个统一,进一步强化了主题出版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十分关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强调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出版是人类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文化积累和精神传承的根本途径。增强文化自信、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把握文化传承中的变与不变至关重要。出版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拥有真正的数字思维、数据思维、数据库思维,在内容攫取、路径选择、方式模式等方面跟上时代步伐,以增强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领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高翔  单青  禹亚宁 《青年记者》2017,(29):40-41
2016年2月19日及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事关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通过学习系列讲话、结合自身的新媒体工作,我们对讲话精神及对新闻工作的开展有了更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陈昌凤  虞鑫 《青年记者》2017,(25):66-6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与发展,各个学科领域都开始建构中国特色.特别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并列举了11个学科,其中就包括“新闻学”.当中国特色新闻学成为一个学科热词、建设热点的时候,我们看到遍地开花的研究里,还有些基本问题需要廓清.我们认为中国特色新闻学是一个广义的学科指称,它有着其学科的基本架构,是一个体系,它是具有历史传承性与明确的传统方向的,它植根于中国的新闻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发展方向;它是有时间和空间纬度的,是当代中国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张芸 《中国记者》2024,(4):27-29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并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相关联,信号鲜明、内涵丰富。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提出“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其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排在第一位。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半年时间,不同场合多次提及,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传承发展的新时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中外交流的日益扩大,当前社会的国际化融合进程加快,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一些外来文化吸引了很多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兴趣,这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2016年的这个春天,对于新闻舆论战线来说意义重大,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让广大新闻工作者振奋不已。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家中央新闻单位实地调研,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在当天举行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着眼党的工作全局,深刻阐明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历史地位、重大作用、职责使命、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