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雷 《军事记者》2001,(3):42-42
公元2001年1月1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太空。  相似文献   

2.
公元 2001年 1月 1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太空。   此次发射的“神舟二号”尽管没有载人,但飞船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的技术状态基本一致,是载人飞船应用系统第一次全系统执行在轨飞行试验任务,并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发射时,“长征二号 F”喷出强烈火焰,向上攀升,我不停地按动快门。火光映红了整个夜空,箭体吐着火舌,穿云破雾,直上云霄。我追着火光拍摄,直至火光消失在茫茫天际。这时,时针指向北京时间 1月 10…  相似文献   

3.
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升空,成功进行我同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到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航天员太空行走任务凯旋,历时9年.  相似文献   

4.
陈启立 《军事记者》2008,(12):42-43
到今年9月对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工程开放性报道为止,我国航天器(卫星、飞船)发射报道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第十次升空     
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顺利着陆,结束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神舟飞船的第十次升空,距离航天员杨利伟首飞太空正好十年。"十"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神舟十号自然被赋予了"十全十美"的美好期待,此次  相似文献   

6.
太空之吻     
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13分53秒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至此,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顺利送入太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其中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家乡在山西运城。此次任务是继景海鹏执行2008年“神舟七号”、2012年“神舟九号”、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后,时隔7年,第4次飞上太空。景海鹏也因此成为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山西运城日报社作为景海鹏家乡的主流媒体,早在2008年9月26日,景海鹏首次“飞天”时,在《运城日报》就刊发了消息《大“鹏”展翅飞天运城为之骄傲》和特写《家乡人的祝福》《正是大鹏展翅时》等,  相似文献   

8.
科技前沿     
载人航天获成功 下步建设空间站2 0 0 3年 1 0月 1 5日 9时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1 6日 6时 ,返回舱顺利降落。至此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载人航天的下一个里程碑 ,将是在“神舟”五号飞船和长征 2F运载火箭的基础上 ,建造中国的第一个空间站。在空间站上可以进行材料科学、生物学、天文学、资源、环境的研究 ,而且可以为将来登陆月球积累经验。到那时 ,我国在宇宙空间就拥有了一个长期进行各种科学研究的实验室 ,而“神舟”号飞船就真正成为地球与太空之间的摆渡神舟。标准化意义重大 可创造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四号”飞船正在静候升空。如果没有特别的变故,“神舟四号”发射的时间将不会迟于2003年初。“神舟四号”有望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标志,因为它可能是中国在探索载人航天技术道路上的最后一次试验。 2002年,“神舟”是一个热门词汇。3月25日夜,“神舟三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送入了太空,这是继“神舟二号”以来中国发射的第二艘正样无人飞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舱内,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踏上了飞天之旅。载人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许成功返回地面,圆了中国人期待了千年之久的飞天梦。  相似文献   

11.
<正>去年11月28日上午9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宣布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定于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首批航天员、神舟六号苏州籍航天员费俊龙将再次“问天”,并担任乘组指令长,在太空“出差”6个月,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新书目》2008,(19):26-26
在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翱翔太空的两年后,又有两位航天员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飞上太空,三年之后又有三位航天员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有一人实现太空行走。本书以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主线,全面介绍了相关知识和最新进展。本文系该书前言。"神箭"嘴飞,"神舟"远航。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单人升空遨游,到双人五天联袂飞行,再到三人上天一人出舱太空行走,不断取得突破性成就,创造了一个一个新的纪录。中国连续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成为屹立于世界高科技之林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3.
神六撼天     
2005年10月11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和长征二号F型火箭综合体驶出技术厂房。在模拟训练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飞船返回舱内进行训练。秦宪安工作人员在认真保养用于跟踪、捕获飞船返回舱的大型光学跟踪记录仪。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这是技术人员在开舱取出舱内物品。太空图像。张领/摄查春明/摄10月12日,搜索人员正在为磁记录仪定位。当日上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火箭残骸中最重要的磁记录仪在内蒙古鄂托克旗找到。陆军航空兵某部多架直升飞机组成的空中搜救分队担负…  相似文献   

14.
郑宇 《新闻实践》2003,(11):37-38
10月15日到16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人类航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面对这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杭城各家媒体大显身手,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密切关注,热情报道,向读者奉献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笔者考察了从10月9日到10月23日这段时间内,杭城几家主要报纸对"神舟"五号飞天的报道,从媒体面对重大事件,如何进行报道的角作一些评点和分析。迅速介入,密切关注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之一。"神舟"五号飞天早已成为杭城媒介关注的焦点,各家报纸介入迅速而及时,成为这次报道的一大亮点。飞船预定升天的时间是10月16号,但在之前几天的报纸上,读者已经可以发现关于"神舟"五号的报道。10月10日,钱江晚报借神舟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负责人之口权威宣布:我国将于10月15-17日择机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浙江日报也于10月11日刊发了对火箭和飞船设计者的两篇专访。10月9日到10月11日,距离飞船发射虽然还有好几天,但杭城各大报纸对这一重大事件的报道大战已拉开大幕。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11日下午4时22分,新华社播发授权公告:"新华社神六快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负责人通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2日上午发射."新华社发稿中心连通各地媒体的电话机铃声顿时此起彼伏.这条快讯,扣响了中国新闻界神六报道的发令枪,一场蓄势已久的新闻大赛由此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6.
范炬炜 《军事记者》2002,(5):10-10,9
2002年4月1 日,“神舟”三号飞船顺利返回地面。作为《解放军报》的一名记者,我再次在现场目击了我国太空试验飞船的发射过程,又激动了一回。想起我有幸3次参加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三号飞船发射的报道,还真留下一些有趣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目睹神舟飞船一飞冲天的场景,对我来说早不是第一次了。从1999年至今,我参与报道过“神舟”飞船的每一次飞行。但是10月15日凌晨到16日中午的30个小时,仍然成为我记者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之一。因为我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启航和凯旋。  相似文献   

18.
陶宏祥 《新闻三昧》2005,(11):14-15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搭载着我国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了。此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成立了报道组,开始进行前期采访,其中向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家乡派出了记。  相似文献   

19.
“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是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也是中央电视台今年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报道任务之一。从10月12日飞船发射到lO月17日飞船返回,6天时间里,CCTV—1和CCTV—新闻并机直播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环宇的全过程,第一时间向观众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CCTV—4、CCTV—9也对“神六”飞天作了全方位的直播。 “神舟六号”直播期间,这4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16.11%,比上一周提高了5个百分点,较“神州五号”直播期间的收视份额(14.02%)提高2.09个百分点。而在10月12日发射当天,中央电视台十五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到43.31%,仅次于今年2月8日除夕的收视份额(44.31%)。 直播:开创多个历史新纪录  相似文献   

20.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2,(23):12+14-15
焦点胡锦涛对话航天员6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在太空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进行实时视频通话。这是中国进行载人航天工程以来,首次实现地面与太空在轨飞行器的双向视频通话。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于6月16日顺利发射,并于24日在航天员的控制下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