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成军  周维国 《新闻知识》2023,(3):63-70+9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的对外宣传环境,既有国民党的封锁压制、污蔑诋毁等不利条件,又有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等有利条件。为塑造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中国共产党在制定外宣政策、规划外宣机制、运用外宣媒介和外宣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中国在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毅 《新闻爱好者》2011,(11):120-121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高度重视对经济形势的宣传和引导,诋毁中共土改运动,推卸经济恶化的责任,欺骗中外舆论,并搜集信息,分析、研判中共广播宣传工作。国民党的最终溃败证明,新闻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相似文献   

3.
沈毅 《新闻爱好者》2011,(22):120-121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高度重视对经济形势的宣传和引导,诋毁中共土改运动,推卸经济恶化的责任,欺骗中外舆论,并搜集信息,分析、研判中共广播宣传工作。国民党的最终溃败证明,新闻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传播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融接点何在?主流传统媒体如何引导舆论?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第一次以互联网为综合报道对象,以网络为信源渠道,利用网络培养、开发新闻信息,运用陈述、调查、核实、盘点、分析等手段迫近新闻真相。这个栏目打破信源相对封闭的状况,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网络丰富细节,既讲好了故事,又正面引导了舆论。借助新媒体宣传提高栏目品牌影响力,通过全媒体的分层运作,利用全媒体终端展示报道成果,最大限度发挥了整体传播效应。中国网事栏目的成功,关键是找准了融接点,以权威调查融接开放信源,以主流舆论融接网络舆论。这个栏目的探索和尝试,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典范,在全媒体时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竭力利用国民党报刊在国内外大造反动舆论。我党为了便于在国际上展开争取和平民主的舆论斗争,于1946年5月17日创办了英文《新华周刊》。这份十六开本的对外宣传刊物,是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筹办起来的,主编乔木(即乔冠华),编译关振群、孙一新,同情革命的法国商人密须里埃承担印刷,龚澎负责发行。编辑部设在上海法大马路(今金陵东路)二十三号。  相似文献   

6.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党的宣传工作,通过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内容,广泛争取群众,从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污蔑,树立了红军形象,宣传了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了各阶层的开明分子,瓦解了敌军,扩大了革命的力量,统一了战士们的思想,增强了战斗力,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新华日报》一直是中共中央联系群众、宣传政治主张的重要平台。在"重庆谈判"中,《新华日报》以独有的表现形式和操作方式,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华日报》冷静应对国民党党报的围攻,积极塑造和引导舆论,以突出的舆论引导艺术,即:实效性、权威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成为了国共双方舆论博弈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杨莉菊  伍婷 《报刊之友》2014,(10):38-39
《新华日报》一直是中共中央联系群众、宣传政治主张的重要平台。在"重庆谈判"中,《新华日报》以独有的表现形式和操作方式,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华日报》冷静应对国民党党报的围攻,积极塑造和引导舆论,以突出的舆论引导艺术,即:实效性、权威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成为了国共双方舆论博弈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9.
陈勇 《传媒》2021,(17):84-86
全媒体时代,高校治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都面临新的考验,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疫情防控,如何提升舆论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全媒体论述,探索构建全程化、全息化、全员化、全效化的舆论宣传工作路径,以增强高校舆论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展开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4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号召以后,新闻界对如何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许多人对什么是舆论以及舆论的引导问题的认识处在比较浅显的状态,特别是由于新闻媒介的多元化和是非判断的复杂化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由于在新闻与  相似文献   

11.
宣传与阵地     
7月中旬,在《湖北档案》宣传工作会上,省档案局鲁中才局长讲了两句语惊四座的话:"不重视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不善于利用舆论宣传工具指导工作的领导,不是高明的领导."他从领导科学的角度,高度概括了档案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阐明了档案部门运用舆论宣传阵地与有效推进工作的深层关系,言简意赅,高屋建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2.
全面抗战时期,加强对外宣传是中国共产党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新华日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深度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对外宣传,为改善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华日报》的对外宣传,注重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依托建构话语体系,以生动事实为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以"借口说话"为策略拓展传播渠道,以内外协同为原则强化议程设置,冲破了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把握了外宣舆论话语权。《新华日报》不仅开创了革命战争年代对外宣传的崭新局面,而且集中展示了"胸怀天下"这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也为当前的外宣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国际宣传处是国民党抗战时期对外宣传政策的执行机构。在历时八年的抗战中,它根据国民党当局所制定的对外宣传方针,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活动。本文试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档案为基本材料,对这一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以期对研究国民党战时对外宣传政策有所裨助。  相似文献   

14.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基于既有的舆论思想研究,围绕新时代的"舆论引导"观这一主题展开,分析了"舆论引导"观的基本范畴以及语境。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回溯历史,发现"舆论引导"经历了从动员、宣传到引导的变迁过程。最后,从"舆论引导"的主体、客体、载体与方法等层面,详细分析了新时代我国"舆论引导"观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迎接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宣传座谈会近日召开市委宣传常务副部长龙新民说,市委、市政府历来都很重视档案工作。希望各新闻单位都要高度重视今年迎接国际档案大会的宣传工作。档案宣传要做到长流水、不断线。为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京召开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2009,(9):1-1
6月26至28日,胡锦涛总书记来我省考察工作并作重要讲话,省直新闻媒体围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立位,多层次,立体化地迅速展开强大舆论宣传声势,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大功告成,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窃了去。袁一心要建立独裁专制统治和复辟帝制,于1912年指使无耻文人薛大可创办《亚细亚报》,为其做宣传舆论工作。他还采取各种手段,收买一切可供利用的报纸,左右它们的态度。1913年9月初,袁扑灭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同时镇压了一批国民党系的报纸。1914年他又公布《报纸条例》和《出版法》,对不利于己的报纸严加禁限。1915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作为支持袁  相似文献   

18.
马娟 《新闻窗》2012,(5):111-112
战争期间,公众舆论和宣传是最需要人们下大力气的。宣传是反对一个交战敌人的行动中除军事压力及经济压力之外的三大工具之一,它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来控制公众舆论和态度。‘隘抗日战争的宣传战中,《新华日报》作为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一张唯一的中央机关报,一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重大主题报道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要决策和社会热点,展开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规模化宣传。是否能圆满完成重大主题报道,是党委政府检视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但长期以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一直存在主题先行的现状,突出了宣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透过历史看西藏>专题节目为例,分析了在当今国际舆论环境和对外传播现实中影响世界舆论的几个具有特点的方式.文章认为事实、针对性、规模,信源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