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沈毅 《新闻爱好者》2011,(22):120-121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高度重视对经济形势的宣传和引导,诋毁中共土改运动,推卸经济恶化的责任,欺骗中外舆论,并搜集信息,分析、研判中共广播宣传工作。国民党的最终溃败证明,新闻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特使马歇尔使华消息传到中国,国共谈判面临新机遇。《中央日报》担负着宣传国民党政治主张的责任,在马歇尔抵华前后,积极为国民党宣传造势,诋毁中共政权及中共军队,片面解读美国政策,为国民党一党独裁政府辩护,从而争取马歇尔特使的支持,以巩固国民党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最重大、最迫切的任务是激起民众的革命热情,最大程度地发挥革命能量,而这一切都需要进行宣传和鼓动工作。在交通工具困难的革命年代,特别是国内外政治、革命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势下,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报刊、通讯社的宣传在时空上已不能完全满足形势需要,作为宣传鼓动的强有力武器——广播媒介,在民主革命时期被中共重视并加以利用。一方面它冲破了日伪与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抢占了新闻话语权,宣传了中共的政策与政治意愿,有利于其政治形象在这些地区的重塑;另一方面它也调动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发动了社会人力资源,有利于整合社会物质、精神资源进行革命,对民主革命的胜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在江浦西部地区成立的中共地下组织江和全工委,活动地域包括江浦、和县北部,全椒南部,在敌我力量非常悬殊的情况下,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地方武装,对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开展军事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江和全工委书记胡克诚曾潜入隐蔽在国民党江浦县政府机关报社,秘密从事宣传抗日、发展壮大中共组织、收集国民党情报等工作一年有余,后被国民党特工发现.在紧要关头,爱国人士不顾个人安危,冒险营救他脱离险境,侥幸躲过国民党特工组织的搜捕.  相似文献   

5.
于迎 《新闻传播》2013,(2):12-13
传播学发源伊始,就与战争、政治、宣传有密切关系。中国内战期间,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激烈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斗争中,也进行着激烈的宣传战役。为达成战争胜利,双方设置各自不同的宣传目的,采用各异的宣传手法,面向其宣传对象展开宣传攻势。本文考察了一本政治理论推荐书籍中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宣传策略,分析其思想来源、经验技巧、传播模式等,以期提供新媒体时期宣传政策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孟娜 《东南传播》2011,(1):90-92
1928年创刊于上海的《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机关报,是当时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主流媒体之一,曾经被称为"党国"第一大报。由于意识形态和内容的片面性等问题,长期得不到学者们重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媒体,在历史上的抗战宣传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传播史学研究价值。本文拟就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重庆版的《中央日报》为研究对象,对其抗战期间的宣传特点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1943年中国共产党运用国际统一战线展开的宣传反击战,是挫败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的重要原因之一。党中央通过判断国际形势与国共关系间的相互作用,制定了争取国际统一战线的宣传计划,以准确把握新闻规律,用好权威信源等策略,成功在国际舆论场上展开了对国民党的政治攻势。当前国际传播工作应利用多方利益攸关点,利用舆论场信源的角色,打好舆论工作主动仗。  相似文献   

8.
1938年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日照,6月,国民党五十七军一一二师中共地下工委派党员赵志刚、李欣、王国栋等人以“国民党五十七军日照抗日宣传队“的名义,到下元村一带开展抗日宣传,并成立中共下元特别支部,赵志刚任书记,李欣、王国栋任委员.……  相似文献   

9.
冯萌 《传媒》2024,(4):87-89
抗日战争时期,《太岳日报》作为中共太岳区党委创办的机关报,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根据地各项工作,是研究根据地建设史和党史的重要史料。本文通过梳理《太岳日报》有关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各体裁文章,从其议题设置、宣传动员策略、角色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总结《太岳日报》在经济建设上的宣传动员贡献,展现党在根据地经济建设中的工作经验的同时,丰富对党领导根据地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庾晋 《湖北档案》2003,(5):45-46
中共首次在国统区 获得的宣传陈地 《救亡日报》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所办,这是一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纸。1937年7月28日,在潘汉年及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简称“文协”),潘汉年与宋庆龄、蔡元培、胡愈之、张志让等83人被推选为理事。 “文协”成立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潘汉年即通过该会宣传部长、共产党员汪光焕向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提出出版《救亡日报》。但上  相似文献   

11.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党的宣传工作,通过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内容,广泛争取群众,从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污蔑,树立了红军形象,宣传了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了各阶层的开明分子,瓦解了敌军,扩大了革命的力量,统一了战士们的思想,增强了战斗力,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青年》周报创刊伊始,围绕中共的政治纲领确立了宣传主题,宣传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国民革命摇旗呐喊,在思想文化斗争中冲锋陷阵,为促进青年进步献计出力,引导大批有志青年走向中共倡导的革命洪流中.  相似文献   

13.
二、抗战时期中共党人主持的《新疆日报》的宣传内容 中共党人主持《新疆日报》后,根据办报指导思想,不断改进报纸的宣传内容。报社购置了收报机,建立了自己的电台,抄收国内外电讯。除继续选用国民党中央社的电讯稿外,广泛采用了我党的新华社电讯、《新华日报》的消息、《群众》杂志的文章以及苏联塔斯社的电讯和省内通讯员网络的稿件。突出了抗日救国的宣传重点。  相似文献   

14.
田松 《兰台世界》2023,(1):146-149
抗战时期,为争取国际援助,塑造党的正面形象,揭露国民党的反共分裂行径,中国共产党通过转变宣传理念、增设宣传机构、调整宣传方式等多种有效举措,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援助,重塑了党的国际形象,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探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宣传策略的调适,对当前讲好中国故事、党的故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1938年1月11日一1947年2月28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它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第一张且是唯一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同时它也是中共在国统区的喉舌。《新华日报》在揭露日寇暴行,报道抗战事迹,宣传抗战言论,宣传组织国统区的工人及青年运动,以及反击国民党方面组织的三次反共高潮等诸多方面功勋卓著。  相似文献   

16.
王飞 《中国出版》2022,(14):65-69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报纸出版宣传事业快速发展。报纸宣传始终聚焦日寇烧杀抢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暴行;鞭挞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妥协行径;颂扬边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效。边区报纸出版宣传不仅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民主、自由的政治主张,更成为我党进行抗战宣传、民众动员的强大工具。边区报纸阵地成为抗战时期唤醒民众民族国家意识的舆论场、构建民族国家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和话语舞台。  相似文献   

17.
马娟 《新闻窗》2012,(5):111-112
战争期间,公众舆论和宣传是最需要人们下大力气的。宣传是反对一个交战敌人的行动中除军事压力及经济压力之外的三大工具之一,它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来控制公众舆论和态度。‘隘抗日战争的宣传战中,《新华日报》作为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一张唯一的中央机关报,一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战胜利后,中共地下党以各种方式进入杭州的各种新闻机构,并努力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力量,以抗衡国民党政府对新闻媒体的控制。中共地下党员在各自的新闻媒体中,以各种合法的手段和巧妙的办法进行争民主反压迫宣传,透露解放区的信息,并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保护新闻机构的人员和财产,为杭州新闻机构的顺利接管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共在杭州的新闻界的工作实践,是中共在新闻战线与国民党斗争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宣传观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行动本身也是一种宣传。他把新闻工作者也看作是宣传人员。他认为,共产党宣传的成功,原因不是别的,首先在于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党的理论和政策,是为经济上贫困、政治上受压迫的广大人民群众谋解放的,因而他们"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毛泽东对宣传进行研究的结果,其代表作是《反对党八股》。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对广播宣传的管理,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抗战时局的变化.广播节目的演进,逐渐发展完善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在1928年8月建立了功率为500瓦特(南京)中央广播电台后.由于初创时期,人力有限.广播节目”无非主义之宣传,政令之传布.以及新闻报道.学识灌输.间以音乐戏剧等娱乐点缀其问而已”。每日播音时间四五个小时左右,听众仅限于电波所及的东南各省。“九一八”事变之后.国难空前,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广播节目开始发挥作用:“每日除新闻报道外.复增设日语广播.一面揭露敌寇阴谋.一面安定人心.对于鼓励士气.唤醒民众.尽力甚多”。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