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盛琳涵 《图书馆》2023,(6):86-91+111
文章首先论述了元宇宙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元宇宙图书馆。其次对元宇宙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共同特征(去中心化、沉浸式体验、社交属性)进行分析,认为元宇宙赋能下的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平等、去中心化的信息服务,带来智慧交互、感官互联的沉浸式阅读体验,社交网络也从扁平化体系过渡到立体网络体系,可利用元宇宙技术从书(优化馆藏资源、数字资源联盟共享、数字资产确权)、人(虚拟数字人)、用(文旅融合虚拟体验、交互创造空间、元宇宙IP文创产品)三个维度对图书馆阅读推广路径进行优化。最后,对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施要素(管理理念、馆员培育、法律法规)提出了可行性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NFT在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NFT对图书出版领域产生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NFT赋予电子图书的新特性:实现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等同的所有权、“智能合约+NFT”实现利益即时分配和转售、实现数字稀缺性等,结合这些新特性阐述了NFT在图书出版领域的现实和潜在应用:限量版NFT图书、具有差异的NFT图书、图书中艺术创作作品的NFT数字版、链接数字资产和实物资产、创建新的数字对象、图书数字衍生品NFT等,并探讨了NFT在图书出版领域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从可供性理论视角出发,认为NFT具有的信息可供性、连接可供性与行动可供性型构了数字出版领域中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环节。在元宇宙需求和我国文化数字化的战略导向下,NFT在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数字藏品是非同质化凭证(NFT)中国化的本土概念,也是元宇宙的重要切入场景,对其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在对NFT与数字藏品的发展脉络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NFT与数字藏品的区别,对数字藏品的概念界定、类型划分、运行机理与技术逻辑进行探索,总结归纳出中国特色数字藏品的4种研究模式,并对其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认为:区块链是NFT与数字藏品的技术基础,元宇宙是NFT与数字藏品的应用环境,NFT是数字藏品的产权凭证,数字藏品是NFT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与最典型应用;中国特色数字藏品研究主要包括文化赋能、精神传播、情感维系、数字赋能等4种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5.
论文在梳理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初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创新路径。图书馆应当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数字资源的生产方式,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资源的可信任式共享传播,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推进数字资源的深度阅读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元宇宙是图书馆在元宇宙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利用元宇宙属性特征,集成各类新兴技术,为大众提供新的服务与体验,是图书馆发展的新赛道。图书馆元宇宙建设包括空间虚实相融建设、数字资源资产管理与服务、用户交互和参与以及人文生态社区组织。参考元宇宙技术分层,图书馆元宇宙技术框架分为应用服务层、空间计算层、业务管理层(资源、人员、社区)、去中心化层以及基础设施层,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已有、可预见的各类应用场景,形成图书馆元宇宙应用标准规范及应用指南框架。  相似文献   

7.
元宇宙作为虚实融生的新一代互联网形态,为图书馆重塑数字阅读推广发展形态提供了技术保障。文章阐述了元宇宙的概念和优势特征,分析了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场景融入元宇宙技术的可行性,并构建了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场景及优化策略,以期提升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8.
虚拟数字人是元宇宙的核心数字资产和交互载体入口,已在泛娱乐、医疗、金融等诸多行业落地发展,图书馆界尽早研究和开展虚拟数字人服务,有助于推进图书馆元宇宙生态构建。文章在系统梳理虚拟数字人理论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分析虚拟数字人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提出虚拟宣讲、参考咨询、用户教育、沉浸阅读和“阅读疗愈”等五大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智慧服务场景,探讨虚拟数字人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应用障碍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非同质化通证(NFT)在我国被称为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的一种技术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数字藏品在GLAM机构的应用现状和典型案例进行简要介绍,讨论技术实现方式和应用模式可以发现,一个好的数字藏品项目除了技术之外,应该从藏品的独特性出发,注重价值挖掘和创意设计,并在营销方式上做足文章。长远来看,NFT技术带给图书馆等文化记忆机构的不仅仅是发行一些数字藏品,而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变革,在即将到来的元宇宙时代,在图书馆即将迈向3.0时代,NFT作为去中心化未来的基石和敲门砖,将有无限的应用潜力。图书馆等GLAM机构需应用该技术激活文化资源价值、激励文化创造、加速数智化转型、构建新型行业生态等,并合理规避可能发生的政策合规性问题以及法律和安全风险等。  相似文献   

10.
元宇宙的快速发展引发热议,作为元宇宙重要角色之一,虚拟数字人已在各领域得以应用,在图书馆应用中也具有无限潜能。年轻一代用户对现代技术与服务的期待以及元宇宙环境带来的挑战都要求图书馆及时采用新技术升级用户服务,而虚拟数字人可赋能智能问答、阅读推广、用户培训等多重图书馆用户服务场景。为推动虚拟数字人技术落地应用,图书馆要开展技术合作并及时制定技术标准、重视行业与社会虚拟数字人技术人才培养,重视相关法律规范研究制定实施,从而促进图书馆行业虚拟数字人技术应用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元宇宙是数字文明的高阶形态,公共图书馆要顺应数字文明的发展趋势,积极构建新的阅读体系,探寻元宇宙图书馆生存之道。文章从中华传统文化角度审视元宇宙,通过挖掘元宇宙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和谐共通之处,描绘元宇宙图书馆阅读服务场景,构建元宇宙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赋能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为了加快推进图书馆服务的变革与优化,对元宇宙及其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方法/过程]通过对元宇宙及其底层技术、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理论逻辑进行探讨,提出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未来前景。[结果/结论]元宇宙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是推进图书馆向全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元宇宙概念也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管理、阅读空间、文化推广、阅读体验、特殊用户服务等创造更多优势,实现智慧图书馆形态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正式将文化数字化战略布局为国家战略。文化数字化为图书馆数字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生态空间。在具体实践中,图书馆可以数字藏品为内容创新开端,以打造图书馆元宇宙为空间创新目标,实现数字资产、知识内容和交流空间的关系再塑,开拓生物人、数智人、机器人并行知识交流的场景。结合Web 30的发展,图书馆也需关注体制变革与治理问题,重视图书馆元宇宙的资源端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强调“虚实融合”的服务均等,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寻求体制创新和责权制约的平衡。最终,以特色资源、应用平台和制度创新的图书馆元宇宙体系,融入文化元宇宙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目标,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整体推进。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4.
智慧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物理世界和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世界之上进行“数实融合”的产物,而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也即“数实融合”;数实融合主要在于三元空间的交叉融通,从三元空间视角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本文首先从空间视角出发,解读元宇宙和智慧图书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阐述图书馆中智慧的起源以及智慧图书馆在元宇宙数实融合空间中体现出来的大成智慧;再次,分析元宇宙包含的三维、三元、三基,并通过数字经济的“四化”得以实现,以及元宇宙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技术实现;最后,探讨元宇宙环境中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空间的构建伦理与风险。通过元宇宙的技术体系,可以从网络连接、数据处理、确权认证、虚实交互和内容生产五个方面打造智慧图书馆的书、人、法,实现数实融合,但必须要遵循科技伦理,提升法律保障,同时还要避免隐私风险、产权风险和治理风险。图5。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速了社会虚拟化进程,虚实融合的元宇宙话题火爆出圈。基于“元宇宙”文献梳理,元宇宙与图书馆相关理论的缘起与内涵界定可知,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是图书馆生物人、数字人之间通过元宇宙技术对智慧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序化、分解等循环往复后,使知识在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融合的智慧环境下得以交换价值和能量流转,形成的一种动态、复杂、非线性的知识社交系统。其构建是因再造知识空间的需要、转变知识交流的需要、活化社会交互的需要,核心要素包括元宇宙图书馆资源、元宇宙图书馆人、元宇宙图书馆技术、元宇宙图书馆环境。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可为提升图书馆在动荡不确定因素下的数字化服务能级和完善图书馆服务体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起源于游戏又超脱于游戏,未来元宇宙将经历云游戏、数字孪生、虚实共生三个发展形态,应用规模和数量会快速扩大,产业规模会急剧扩张。当下元宇宙产业将主要在VR/AR/MR硬件设备、游戏、NFT、通信等领域,主要参与者有Meta、Roblox、英伟达、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  相似文献   

17.
文献资产元数据仓储建设是图书馆文献资产管理的基础,在文献资产元数据仓储建设中,文献资产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图书馆合理获得及使用文献元数据的权益保障问题及资产元数据组织规范问题的解决是关键。文章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igital Resource Acquisition Alliance of Chinese Academic Libraries,缩写为DRAA)采购方案样本中存档权、永久使用权、永久访问权、元数据获得权等与资产管理密切相关的条款的研究,探讨数字资产权益的保障程度;并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提出了基于教育部学科门类进行资源组织的思路,提出了文献判重标准和数字资产馆藏号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从元宇宙的视角研究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智慧图书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功能。[方法/过程]探讨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理论逻辑,明确智慧图书馆遇到的现实挑战,指出触手可及的阅读场景、数媒引领的资源数据、多种技术的集成等构建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优势。分析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技术架构、元宇宙核心技术集成方式,构建未来元宇宙图书馆五层次结构模型。探讨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加大元宇宙关键技术研发,增强智慧图书馆阅读沉浸感;构建立体式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沉浸式资源,促进用户沉浸式互动;拓展元宇宙图书馆服务,增强图书馆知识服务职能;加大元宇宙智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为沉浸式体验提供硬件保障;提升元宇宙智慧图书馆馆员的能力,提高沉浸式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阅读空间、阅读场景、阅读产品、阅读主体4个方面探讨元宇宙技术赋能阅读发展新样态,并提出元宇宙赋能下图书馆阅读服务发展路径,即完善馆藏资源建设与管理,宣传推广元宇宙阅读,加强元宇宙阅读人才队伍建设,合作开展元宇宙阅读服务,持续优化元宇宙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智慧图书馆学习空间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元宇宙时代智慧图书馆学习空间的构建原则做了科学归纳,提出元宇宙视域下智慧图书馆三元学习空间塔模型、九阶层次模型和四维要素关联模型,进而阐释了元宇宙视域下智慧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