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教师队伍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中坚力量,其数字素养是实现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然而,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工作跟进力度薄弱,主要表现为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实效性不足、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滞后性突出、农村教师对教育数字转型存在适应性冲突、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存在供需性矛盾。鉴于上述现实,需要全方位创新教师数字素养服务业态,优化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政策为导向,提升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实效性;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底座”,彰显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前瞻性;以数字化能力提升为核心,主动应对教育数字化的挑战;以有效培训为驱动,健全数字素养培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2.
数字素养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要。教师数字素养主要涉及数字化观念、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化教学、专业发展、数字伦理与责任等五方面内容。基于中小学校实际提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校本路径:一是促进区校优质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建设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二是开发具身式教师数字化研修课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三是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模型和评价体系,完善教师数字化学习考核与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3.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是乡村教育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就目前而言,我国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乡村教师数字化意识不足、数字化知识与技能欠缺、数字化应用能力偏低、数字社会责任履行不够充分、缺乏利用数字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等。大幅提高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有助于乡村教师将数字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实现因材施教;有利于强化乡村学生的数字能力,消弭城乡基础教育的“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同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加强对于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是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及实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必不可少的因素。明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向,包括强化乡村教师的数字化意识,使其树立理性的数字观;加强乡村教师的数字化教学实践与反思力度,提高其数字应用的能力;创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模式,实现乡村教师研修的数字化发展,进而推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培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前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数字化意识不够强,需进一步强化;二是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较为薄弱,需进一步丰富;三是数字化应用能力稍显不足,需进一步提升;四是数字社会责任较强,但仍需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文中从“夯实教学环境—建立监管制度—健全培训体系—完善考核评价”等四方面提出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促进教师教育治理成为一种必然。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教师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现教师教育治理中角色重塑、推动教师管理流程再造。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育治理遭遇现实困境,包括政府管理“缺位”和“越位”,以“管”代“治”现象突出;数字治理效率低下,多元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教师数字素养亟待提升,人机协作意识缺失。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教育治理的推进需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建设力度,实现从“管”向“治”转变;推进数据治理平台建设,构建数字化转型协同治理机制;加强数字化转型培育,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化治理水平,同时摆脱对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端正数字化治理的价值观,在治理活动中彰显人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赋能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改革,系统体现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时代诉求、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政治要求、评价教师数字素养现实渴求、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发展需求及强化数据分析服务价值追求,对于推动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系统解决教育多维现实问题具有多重实践意义和价值。改革突出数字化赋能,构建教师数字素养“数字驾驶仓”,赋能教师评价和教育治理;突出标准引领、精准诊断、正向激励等评价功能发挥,引导教师数字素养健康发展;可视化呈现评价结果,促进教师培训精准施策靶向提升;以评价力撬动教师主动创新变革教学,服务立德树人及创新人才培养。对91.7万名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数字画像”结果表明,被测区域在教师数字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同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从教师个人和管理层面共同改进提升。实践表明,开展好数字化赋能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改革,正确导向是前提,理论研究是基础,技术体系是支撑,政策支持是保障,组织实施是重点,数据分析是关键,新时代教育测量评价应是教育目的与方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刘文开 《教育评论》2023,(3):115-118
教师数字素养是赋能高职院校内生发展和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与能力的关键元素。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现实需要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可从培养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主体意识、创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平台、建立教师数字素养的多维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和创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8.
数字素养已成为未来教师的必备特质之一,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成为影响数字化转型成效的关键所在。该文选取东中西部9405名中小学教师作为测评样本,考察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现状与差异所在,找出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测试题科学有效;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整体水平较高;在数字社会责任维度上表现最佳,在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维度上表现最差;东西部地区教师显著高于中部,城乡教师数字素养没有明显差异,小学教师数字素养高于中学教师,男女教师数字素养没有明显差异。基于测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提升的突破路径: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政策引导;不断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体系;缩小教师数字鸿沟;重点提高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为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更好地落实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决定在本市城镇地区学校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城镇研修工作,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教师队伍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以研修模式的变革为着力点,线上、线下与工作现场“三O融合”的研修模式是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方向。如何构建“三O融合”研修模式以回应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诉求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针对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三难一新”的现实诉求,基于教师共同体理论、体验学习理论和设计学习理念构建了EDIR(体验-设计-实践-反思)“三O融合”的教师研修模式。两轮设计性研究结果表明,EDIR研修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知行融合和深度参与。研究建议,有效响应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诉求,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需要推动线上、线下与工作现场“三O融合”,并从研修路径、研修方式、研修角色和研修支持四个层面着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是技术赋能教学范式革新的关键角色。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国家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关切学生个体差异化,指向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重塑课堂教学生态;促进教研合作与交流,推动教师队伍数字转型。然而,目标导向不够明晰、职前教育缺乏重视、评价指标尚未成型等诸多实践误识与价值偏倚阻滞了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数字素养应以学科特征为起点,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动力,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目标,以社会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围绕学科、环境、资源、评价和育人五个维度构建其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关乎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北部X省和Y省464名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特别在"专业参与""教与学""评价"和"提升学习者数字素养"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受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提升教师对数字素养的价值认知,满足教师数字素养的个性化学习诉求,搭建智能教学空间,营造数字化教学氛围是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人的转型,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对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构建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数字素养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中小学生发展特征,构建包含“数字意识”“数字知识与技能”“计算思维”“数字化合作与交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6个一级指标与15个二级指标的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如下学生数字素养评价策略:素养导向,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关注过程,开展数据驱动的评价;技术赋能,理论与技术双向驱动。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者开展学生数字素养评价并制定针对性的培育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我国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时代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不仅包含认知、收集和获取数字信息的能力,而且包括数据分析、交流、沟通和评价的能力,在解决数字问题中保障数字安全的能力。高校教师提升数字素养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和变化,以数字变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面临“数字信息茧房”“数字意识形态风险”和“数字鸿沟”的现实挑战。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有赖于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推进数字技术与数字素养融合发展;优化数字资源配置,推进数字信息与数字素养协同发展;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进数字治理与数字素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有效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北京市启动了“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培训项目培训农村教师,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文针对“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的实际运转过程进行总结和思考,以求进一步研究、发展工作站的培训模式,更好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更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22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党的二十大也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步入快车道。教师作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力量,其数字素养的水平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从数字素养的提出及国内外发展布局出发,结合对2023年2月教育部正式对外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解读,从国家、学校、教师三个层面6个方面对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发展进行了策略探究,以期对数字时代教师能力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作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和根本依靠,教师数字风险素养已成为影响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学者尚未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为此,文章首先探讨了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内涵和出场语境,认为提升教师数字风险素养是构筑国家数字安全体系、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开展数字风险教育、构建高品质数字生活的现实诉求;然后,文章探讨了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逻辑框架,包括数字风险意识、数字风险知识、数字风险能力、数字风险道德四个维度;最后,文章从个体自觉、学校支持、专业引领、条件保障等角度,提出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模型构建、现实观照及其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教师的数字素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为切入点,剖析了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观念先行、系统培育、环境升级、体系保障四个方面明晰了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9.
吴砥  桂徐君  周驰  陈敏 《电化教育研究》2023,(8):108-114+128
我国正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无疑是这一转型进程中的关键要素。持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对建设数字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发布,如何准确测评和有效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数字素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比较分析国际典型指标框架,深入剖析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演进,详细解析《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主要内容,提出分层分类、数智驱动、持续监测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路径,为准确把握当前发展水平、科学谋划未来提升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注意力素养、数字参与力素养、数字链接力素养、数字协作力素养。文章在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数智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实践进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以及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微认证;构建全覆盖、多形式、分层次的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建设;完善教师数字素养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